風起潭洲:“會展+”如何改變一座城?
發布時間:2018-08-06 更新時間:2018-08-06 作者: 點擊次數:4337
剛舉辦完第十五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兩大專業展之后,建筑面積高達36萬平方米的潭洲國際會展中心(以下簡稱“潭洲會展中心”)二期工程正在收尾。
曾經的桑基魚塘,就在近二三年間,因潭洲會展中心的崛起,正在引領佛山——中國重要的制造大市發生令人驚喜的深刻變革。
如果用無人機俯瞰記錄會展中心的變遷,珠洽會、“互聯網+”博覽會、中陶會等知名展會蜂涌而來;德國的漢諾威機器人學院、弗勞恩霍夫協會搶駐;環顧周邊,萬科投入巨資建造“天空之城”冉冉升起,庫卡機器人等的創新加速推進,美的、碧桂園強勢進軍機器人產業……一個環潭洲灣的“會展+”智造產業生態圈日漸成型,潭洲會展中心周邊,短短兩年時間,這里已經成為佛山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新引擎。
值得關注的是,未來五年,佛山將培育壯大一批生產性服務業龍頭企業。其中以潭洲會展中心為龍頭,統籌全市會展資源,打響會展經濟品牌已寫入佛山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中。而在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的規劃中,潭洲會展中心所處的潭洲灣片區也將成為重要一核。
潭洲會展中心是如何改變佛山傳統制造業重鎮的產業和城市肌理?又將如何帶領佛山的會展經濟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競合?
化零為整
制造業大市打響“工業+會展”品牌
“國際陶瓷裝備與材料展、智慧家居與建材展、智能家電展……”對于舉辦過的展會活動,潭洲會展中心董事長何建東如數家珍。
他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潭洲會展中心的檔期排得很滿,全年將會舉辦超30場大型展會/活動。“這里已成為佛山展會聚集高地。”
然而,在提出建設潭洲會展中心概念之初,也曾有人對此表示觀望和懷疑:毗鄰廣州琶洲國際會展中心,佛山投入建設大型展館是否能“吃得飽”?身處廣州、東莞、深圳會展經濟城市包圍圈,佛山如何脫穎而出?
事實上,佛山發展會展業并非沒有基礎。改革開放以來,陶瓷、五金、家具、家電、機械、服裝等傳統支柱產業形成了“一鎮一品”大大小小的行業展會。但也正是星羅棋布的專業鎮會展格局,不可避免地存在小、散、亂等問題,成為佛山會展業長足發展的掣肘。以鎮級會展密布的順德為例,現有鎮一級展館展覽面積約在1萬—3萬平方米之間,檔次偏低,品牌不響,對優質企業和品牌展會難以形成很大的吸引力與輻射力。
佛山市貿促會副會長鄧向文曾表示,佛山一年大概有30個大型展會,陶瓷展、家具展、家電展、華南不銹鋼展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一定影響力,但一直以來苦于找不到合適的展覽場地。
潭洲會展中心的崛起,正彌補了這一空白。
從建設之初,潭洲會展中心就定位做國內專業工業會展的展館,所依托的不僅是順德深厚的制造業基礎,還有佛山超2萬億元工業產值的龐大產業叢林。結合佛山打造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的目標,以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為重要支撐,為大型工業展覽提供最佳的專業場所,為國內智能制造產品博覽會打造最好的專業展館。
高標準規劃、高水平建設,佛山又與國際會展巨頭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合作,從設計、建設到運營全過程,引入技術支持和咨詢服務的“最強大腦”,潭洲會展中心有了對標全球頂級會展的全新起點。
雖然工期僅有9個月時間,但展館全部按照國際一流專業展館建設:國內唯一地面承重10噸的設計、可吊起汽車的屋頂吊鉤,以及可供帆船出入高達9米的大門……從一紙概念到主體建筑拔地而起,佛山終于搭建起一個承載會展夢想起飛的大平臺。
兩年前的臺風“海馬”依然讓佛山的會展業人士印象深刻。當年,潭洲會展中心剛對外投用一個月內就憑借成功舉辦第二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第二屆中國(廣東)國際“互聯網+”博覽會打響頭炮。短短4天的展期,613家中外企業參展,吸引逾30萬人次入場,令國內外會展業驚嘆。
在珠洽會、互聯網+博覽會兩大省級展會的帶動下,家電、家具、陶瓷、建材、機械等佛山傳統優勢產業資源開始向潭洲會展中心聚攏,原本分散的各色行業展會紛至沓來,并涌現出被譽為“東方博洛尼亞陶瓷展”的中國(佛山)國際陶瓷與衛浴產品展覽會、中博會專業展等更高層次的品牌展會。
“在家門口辦展,本土企業更具競爭力和影響力。”常年在國內外參展的廣東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副總裁陳洪波坦言,通過舉辦一系列大型專業性工業展會,佛山在廣東乃至全國會展業的品牌效應正日益凸顯。
隨著“工業+會展”品牌的逐步打響,潭洲會展中心在市場化運作之路上也越走越順。
何建東介紹,過去會展中心主要以政府牽頭舉辦的展會為主,但目前商業展已經占總業務量的70%,場館利用率同比往年提升40%以上。而且還積極開拓非展覽業務,周邊一些大企業的年會、以及上僚村的村宴也會選擇在這里舉辦,實現了會展業與周邊發展的共建共享。
有本土政經觀察人士指出,“制造強服務弱”一直是佛山的短板,但借助會展平臺充分發揮生產性服務業對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的支撐服務功能,最終實現高端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良好格局。
筑巢引鳳
建智造生態圈引世界級項目搶駐
在潭洲會展中心1號館旁邊的會議中心,即便在展會的淡季,海內外來這里參觀、洽談、研討的人也總是絡繹不絕。
這里是中國首個機器人學院——佛山機器人學院,由德國漢諾威機器人學院與佛山合作共建,目標是要打造成華南地區、全中國乃至整個亞洲權威的集智能機器人展示、推廣、交流、培訓、招商等功能于一身的綜合平臺。
這是繼佛山與漢諾威在會展領域牽手后,又一重大合作成果。漢諾威機器人學院的合作伙伴庫卡、菲尼克斯、易格斯、倫茨、浩亭、IBG等20多家代表最高水平的系統集成商進駐,把國際先進制造的技術資源帶到佛山來。
以會促展,以展帶產。
在廣東會展組展企業協會會長劉松萍看來,通過舉辦專業的工業展會,能帶來最新的智能制造技術信息,促進本地制造企業水平提升,吸引更多專業展會和大型企業落戶,從而形成產業鏈集聚,帶動本地制造企業的快速轉型和智能升級,引領佛山智造走向國際。
而在距離潭洲會展中心的南側,智能制造的熱潮也正在涌動。本土千億集團美的打造的機器人產業基地如火如荼地推進中,年內首批“佛山造”的六軸機器人將下線,預計到2024年該基地產能達到每年7.5萬臺,將帶動成為繼家電、機械裝備之后佛山又一千億級產業集群。
庫卡是漢諾威機器人學院的合作伙伴,雖不能說庫卡完全是因此而來,但毫無疑問潭洲片區歷時兩年所締造良好的智造產業發展環境,是吸引庫卡前來落子的重要因素。
“佛山有望在機器人產業領域后來居上。”佛山知名機器人集成商、隆深機器人管理部副部長陳日騰坦言,在美的庫卡項目的帶動下,佛山有可能成為國內產能最大的機器人產業基地。
“庫卡進駐以后,佛山作為全球知名機器人品牌的制造基地,將會形成集聚效應,吸引更多機器人自動化企業匯聚。”佛山中德機器人學院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魏巍表示,佛山機器人學院與美的庫卡基地將會發揮1+1>2的品牌效應。
此外,圍繞著潭洲會展中心所在地的潭洲灣,一個規劃占地1萬畝的廣東省智能制造創新示范園正在加速崛起,弗勞恩霍夫協會、亞琛工大等最高水平機構競相搶駐,深圳大疆無人機跨越珠江的投資布局,一個智能制造產業生態圈日漸成型。
灣區競合
開放合作做大會展經濟“蛋糕”
當下,在珠江西岸,佛山的潭洲會展中心二期正加速推進,而在東岸,被譽為全球最大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也正拔地而起。
有業內人士預測,這兩個新近躍起的會展新星,將共同改變珠三角會展經濟的格局。不過,要在粵港澳大灣區會展城市群中占有一席之地,佛山未來仍有待進一步發力提升。
從全球會展經濟發展規律來看,每一座一流的會展城市,都有“現象級”的品牌展會支撐。而佛山顯然還需要更多全國、全球性的品牌展會,來證明并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中德工業服務區管委會會展局局長熊軍認為,如果佛山通過會展業在高端服務業上打開一個口子,那么將與世界有名的會展之都香港和知名會展城市廣州、深圳都有一個對話的平臺。“一個高水平的工業會展平臺,無疑將讓佛山與國內外會展城市的合作層次更加豐富。”
對于業界所關心的會展城市之間的競爭,比如與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建成后的挑戰,何建東坦言,潭洲會展中心更期待的是開放合作,而非競爭。“一方面,我們希望能夠積極融入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當中,特別是與香港、澳門、深圳這樣的展覽中心城市進行更緊密的合作。”
當然,廣佛兩座會展之城也有很大合作空間。“我們希望與琶洲會展圈形成協同分工,就像這兩年的中博會等大型的展會可以聯合舉辦,有一些展會琶洲會展圈可能檔期安排不了的,我們可以承接;而我們對接到的一些展會資源,但自身暫時負荷不了的,也可以推介給琶洲。”何建東說。
另一方面,潭洲會展中心將堅持差異化定位和立足本地產業的特色發展的路徑,集中精力練好內功,繼續提升市場化、專業化運作水平,打造國內一流的工業展館。
從硬件設施來看,潭洲會展中心一期雖然建設標準高,但展覽規模與國內一流展館尚有差距,無法完全滿足一些大型品牌展會的展出需求。此外,服務展館的商務、餐飲、酒店等配套設施仍有待進一步完善。
為此,正在建設的會展中心二期將進一步擴容,總用地面積約2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36萬平方米,為一期項目的兩倍,總投資約72億元。同步還推進展館配套建設,積極推動會展城TOD開發,密切配合會展城周邊軌道交通、綠化水網、商業配套建設,提升區域整體價值。
從行業聚集來看,何建東認為,要加強與各鎮街、行業協會及相關龍頭企業溝通互動,以更開放的姿態去尋求合作,避免內部競爭。
“佛山并非沒有會展業發展的基礎,只是一直以來格局過于分散。如果能夠把資源集中起來,處理好利益分配的關系,就會逐步打造出一些全國性的行業品牌展會,并逐步擴展佛山以外的珠三角區域,最終目的是共同將會展經濟的蛋糕做大。”何建東說。
佛山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中明確提出,未來五年,佛山將培育壯大一批生產性服務業龍頭企業,其中,以潭洲國際會展中心為龍頭,統籌全市會展資源,打響會展經濟品牌。
國際會展業有一個普遍共識,會展業拉動效益比為1∶9。從一片魚塘荒地到國內一流工業展館,從一個展館到一片智能制造產業再到一座會展城市的崛起,短短兩年間,佛山的產業和城市因會展業而蝶變。
可以想見,不久的將來,隨著潭洲會展中心二期的啟用,“會展+”的佛山經驗將越來越豐富。
案例
一個外籍CEO眼中的
潭洲國際化之路
“佛山的發展潛力和速度正在邁入國際化會展的新藍海。”雖然來到中國只有短短兩年時間,廣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的總經理喬伊·帕澤見證著整個潭洲國際會展中心的發展變遷。
喬伊來自南非,2年前,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通過全球海選,最終選定他作為潭洲會展中心的操盤手。在來佛山前,喬伊已有20年的國際化展館管理運營經驗,曾為一家荷蘭會展公司服務,先后在南非行政首都開普敦以及著名國際會議之都德班工作過。
在喬伊的手機里,至今仍保留著一張他在2016年7月第一次落腳佛山時拍攝的照片。照片中,潭洲會展中心一期工程還在緊張施工中;但當年9月,他第二次踏足佛山時,照片所在位置的空地已建起了一座嶄新的展廳,展廳的建設標準極高,對標了德國漢諾威工業展館的建設標準。
三個月的變化,讓喬伊感受到了順德速度與佛山潛力。雖然是第一次來華工作,但佛山合作伙伴的認真與付出,讓他堅定了在佛山的創業歷程。
有著豐富國際化會展工作經驗的喬伊明白自己的使命,在推動潭洲國際會展中心的發展上更是身先士卒。每天,通過在線聊天工具,他及時向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會展伙伴分享著他在佛山的生活以及潭洲會展中心的進步。
在喬伊的辦公室內,英文版《藍海戰略》一書擺在他的辦公桌上,打破現有產業的邊界,在一片全新的無人競爭的市場中進行開拓,這是《藍海戰略》一書的主要觀點。對于喬伊來說,他喜歡向同事和合作伙伴推薦這本書,因為堅定走國際化路徑的佛山會展也正在開創一片產業藍海,“在粵港澳大灣區中,佛山會展業的潛力此前被低估了。雖然佛山是二線城市,在全球的名氣上比不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但綠色開放、產業雄厚的潛在能量,讓佛山會展具備了更多的后發優勢。”
除了近兩年舉辦的互聯網+博覽會,今年新舉辦的家具展、中陶展、家電展均給喬伊留下深刻印象,這三大產業均是佛山的傳統支柱產業,也是他樂意代言的會展品牌。喬伊說,他回南非或出國考察會帶著佛山的陶具茶壺、電飯鍋作為首選的伴手禮,這些與佛山制造的商品也正以可靠的質量走向全球。
對于潭洲會展中心的國際化之路,喬伊信心滿滿。他告訴記者,目前已經引入德國漢諾威電子展(CeBIT)落戶潭洲會展中心,計劃通過三年合作,實現“互聯網+博覽會”與CeBIT優勢互補,融合發展,與全球資源進行系統對接,在展商數據庫、專業觀眾及買家數據庫方面進一步優化,提升博覽會的專業性和國際性。
除了歐洲以外,喬伊也十分關注亞太地區的會展動向。“比如說和俄羅斯、印度尼西亞等地,探討有哪些題材的展會比較適合中國市場,將放在佛山舉辦。”
潭洲大事記
●2015年11月
舉行潭洲國際會展中心奠基儀式,樁基開始施工。
●2016年2月
佛山新城開發公司正式引入漢諾威公司為潭洲國際會展中心項目的建設提供專業的咨詢服務。
●2016年9月
潭洲國際會展中心首期五個展館正式啟用。正式聘用國際會展行業的專業外籍人士喬伊·帕澤擔任CEO。
●2016年9月
潭洲國際會展中心承接正式啟用以來的首場展會——第二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
●2016年10月
第二屆中國(廣東)互聯網+博覽會在潭洲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2016年11月
加入國際展覽業協會(簡稱UFI),成為UFI的會員。
●2017年1月
廣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二期及配套項目正式動工。
●2017年10月
佛山機器人學院舉行正式啟用。漢諾威機器人學院與潭洲國際會展中心共同打造中國首個集產品展示、會議活動和操作培訓為一體機器人學院。
●2018年1月
潭洲國際會展中心二期項目已完成約50%的工程量。
●2018年6月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智慧家居與建材展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