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業品牌建設面臨哪些主要問題?——專訪全國城市工業品貿易中心聯合會會展工作委員會會長趙闖
發布時間:2019-01-07 更新時間:2019-01-07 作者: 點擊次數:76377
近日,首屆中國會展品牌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行,吸引了來自會展業內的國內外政府領導、行業專家、學者、企業高管等業內知名人士參會,打造會展業品牌成為與會嘉賓的共識。
會議期間,全國城市工業品貿易中心聯合會會展工作委員會會長趙闖接受了《國際商報》記者專訪,就當前會展行業的品牌現狀、面臨的問題,并對未來的發展趨勢做出了詳細的分析。他認為,當前會展行業發展較快,但品牌建設相對滯后,需要盡快制定標準,發揮政府、協會和企業的合力,加速推動中國會展品牌建設。
記者:中國的會展行業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本次大會的主題確定為《中國會展品牌發展大會》,您認為目前中國會展品牌現狀是怎樣的?
趙闖:目前會展行業發展速度比較快,無論是規模、數量還是類型都已經達到或接近國際水平,但在行業的標準制定及行規的自律等方面還存在許多的問題,特別是在展覽會的品牌建設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極大的距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目前會展品牌管理并不規范,一些會展業的評價機構,用付費來確定評價標準,導致整個行業缺乏對展會進行評估的行業標準,這種品牌亂相,影響行業發展。需要盡快提出行業標準,制定認證標準,只有出臺規范的標準后,才能創造出品牌。
記者:中國會展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品牌建設時代真正來臨。目前,我國會展業品牌建設面臨哪些主要問題?
趙闖:首先,目前會展行業沒有會展認證體系,大多數政府還依靠國外的認證體系來對國內會展進行評估和獎勵,這樣做不僅對中國會展行業發展有極大的制約力而且對中國的行業發展有一定的阻礙作用。
其次,會展行業缺少相關的行業自律機構,這為行業自律和標準建設都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政府應當從宏觀上對會展行業的品牌建設進行規范和引導,政府主管部門要在頂層上制定一套具有導向性的體制、體系。
行業專家不能誤導行業。比如在智能化展館的認定上,要從需求的角度,不能只是有一些硬件的配置,就認為是智能化的展館。
很多細節決定了會展的水準,但目前的展會普遍缺乏標準化,品牌化的發展意識,需要向系統化、標準化的方向努力。
記者:據了解,在這次品牌會展大會期間,全國城市工業品貿易中心聯合會會展工作委員會同時進行了第三批會展業專家委員會換屆及委員增補的工作,本屆委員會有哪些人員組成?
趙闖:是的,會展業專家委員會的前身是中國國內會展業專家委員會,2008年由商務部批準成立的行業專家組織,歷經十年兩屆眾多會展專家的共同努力,在行業統計管理、標準規劃實施,國際交流合作等各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2018年初根據專委會組織章程相關規定,經全體委員協商決定,正式更名為會展業專家委員會。第三屆會展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由:任興洲擔任,副主任委員:楚玉峰、郭牧擔任,委員由儲祥銀、俞華等會展業資深人士、各大商協會、會展、會議中心負責人、會展院校負責人組成。
記者:作為全國城市工業品貿易中心聯合會會展工作委員會又是如何推動行業品牌建設,有哪些具體措施?
趙闖:主要采取三個方面的措施,推動行業品牌建設。
首先是充分發揮會展業專家工作委員會的作用,組織會展行業專家制定行業標準和自律守則;其次是建立中國自己的會展認證體系,目前已經取得積極進展;最后是聯合各個會展組展單位、會展中心、會展服務商共同打造品牌聯盟參與品牌建設。
記者:未來會展行業將呈現什么樣的發展趨勢,主要受到哪些因素影響?
趙闖:2018年,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中美貿易摩擦雖然暫時停戰,卻依然存在變數。中國經濟近幾個月的經濟指標依然面臨壓力,而會展行業與經濟發展趨勢密切相關。行業未來主要會受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中美貿易戰將深刻影響全球貿易格局,中國制造業將繼續發揮獨特優勢,對服務貿易的會展行業而言,2019年乃至未來幾年里,中國會展行業將持續出現一些行業會展項目合并、收購等現象,中國會展走品牌化路線是勢在必行,從而更加適應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