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龍:也談新會展模式如何落地
發布時間:2019-02-11 更新時間:2019-02-11 作者:道同共創(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 周景龍 點擊次數:75230
進入新會展時代,什么樣的模式才屬于新會展呢?可能每一個會展人給出的答案都不一樣。筆者在上一期文章中提到了新會展模式的幾個特點:概括起來就是誠信會展,智能會展,體驗會展和生態會展。 以往傳統會展項目基本上屬于資源驅動型,即以行業資源,政府資源為核心,以品牌化、國際化、專業化為方針,從小到大不斷發展壯大。
而進入新會展時代的新會展項目,則是更加注重優質的內容、極致的體驗、科技的應用、裂變式傳播。剛剛過去的2018年,會展業對智慧會展非常重視和關注,然而在展覽現場卻很難見到讓人耳目一新、腦洞大開的場景。反倒是互聯網領域的淘寶造物節、云棲大會、騰訊合作伙伴大會等,成為了會展創新智能的典型案例。令會展業界憂慮的是,這些案例卻是會展業很難效仿的。
如此,新會展模式的轉型應該是怎樣的?又該如何落地呢?以下是筆者的幾點思考:
首先,只有會展企業決策層親自抓才能促進新會展模式的實質性創新。新會展的核心是用新的數據智能技術重構會展業務流程及組織架構,拓展新的會展業商業模式。建立會展新生態,讓整個團隊協作起來,同時還要對接好外部資源,形成整個商業生態的良性發展,這些都會涉及到原有業務部門壁壘的打破,原有資源配比的重構。這些都是某一個部門領導和員工很難實現的,因此需要最高決策層進行果斷而強有力的推動與執行。只有業務流程實現數字化轉型,建立新會展模式才會成功。
其次,要加強團隊的學習,不斷提升團隊能力以符合這個智慧時代的需求。團隊要具備跨界思維,互聯網思維,認知不足會限制團隊人員的想象力。筆者去年參加了萬耀企龍的年會,今年參加了廈門鳳凰會展的年會,他們雖是背景和規模不太一樣的兩家會展企業,但都有不錯的會展項目。共同的特點是他們都非常注重團隊學習能力的提升,重視企業文化建設。
再次,要組建創新團隊,在新的事物或新的項目上,采用創新的方法。當然,任何創新都是有風險的,并不是所有的創新方法都能成功,因此對于目前發展還不錯的業務,不應輕易就進行變革,也不應奢求老員工完全使用顛覆式的新方法開展業務。 應該利用年輕群體敢于創新的思維、形成創新小組,在新項目進行測試,形成案例后再快速的應用到其它項目當中去。另外,會展業的智能化升級沒有什么太高門檻,因此沒有必要花太多的時間和投入進行試錯,找到相同業務場景的成功案例,快速引入使用起來是最快捷的方法,而不用花大量的時間成本或投入去開發所謂的創新技術。
最后,提升開放空間,通過開放達到業務規模及客戶的裂變。互聯網模式的一大特點就是開放和協作。而傳統會展團隊往往會認為良性發展的展會,手中掌握的數據資源為什么要開放出去?如果競爭對手掌握該數據,對既有業務一定會造成巨大損害。其實這種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要想開放,就要具備技術的控制能力,開放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業務機會和擴大影響力。目前傳統會展業在技術能力和模式認知上都還不具備開放的控制能力。微信是一個開放平臺,但也不是無條件的開放的,微信、淘寶、今日頭條、抖音之間也存在壁壘的。然而新會展模式開放共享是提升參會者體驗的必然要素,讓大家獲得最需要的信息是未來會展活動必須做到的。同時,開放和共享能產生影響力的裂變,也是未來展會品牌提升的關鍵。
綜上所述,新會展并不僅僅是會展項目上采取新科技的應用,而是要在商業模式創新以及組織架構上要統籌考慮,還要加強團隊內容策劃以及網絡協作的能力。
顯而易見,2019年,將是智能科技全面融入會展行業的一年。在科技的推動下,新會展的發展必將會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