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展資本如何助力本土企業新一輪高質量發展?2019 UFI中國會員年會暨資本圓桌會議于6月19日上海舉辦,在專題討論會中,會展業與資本界嘉賓圍繞著該主題展開了深入研討,共商資本與會展產業的協同發展。
沙怡文在會前表示,我國會展業資本在中國市場上的表現依舊還是在用外國的資本運用方式開拓市場。我國會展業亟待整合出一個有統治地位的“產業艦隊”,以及擁有走出去的勇氣。這一次的討論會也將圍繞“資本對會展行業的認識”、“中國會展業資本如何切入市場”等話題展開討論。
鄭智生:資本助推會展業發展
鄭智生先是梳理了從2001年開始勵展進入到中國市場,到之后的整個的市場開拓環節。他通過具體的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上海國際汽車制造技術和裝備及材料展的具體案例進行闡釋,認為行業并購和資本運營都對會展業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會展業是一群心系會展業,熱愛會展業的人,在為這個行業的發展為展商、為觀眾的ROI、回報天天去打拼的這樣的一個服務行業,有了這樣的一個共同的出發點,不管是未來的市場的投資也好,資本運營也好,都會有一個非常好的基礎。
蔣承文:堅持自我理念,創造客戶價值
蔣承文提出,新進入合資的新公司、新企業尤其是好多民營企業容易受到不公對待,一些民營展覽會可能很難跟政府主辦的展覽會相提并論。但是蔣承文同時又提出如果真正想做這一件事,則需要要真正的深入探討,不要盲目聽從。有很多時候國外的思路方法其實并不適合中國國情,所以一些新興企業應該堅持自己的理念,堅持自己的東西,學習先進的思想。做展覽會這一行業,首當其沖的是要盈利,而盈利則先要創造客戶價值,服務好客戶資金就會不斷流入。
陳輝峰:中國展覽市場上外資的攻城略地
陳輝峰對于目前中國展覽市場上外資不斷的攻城略地現象提出了三個方面的看法。首先,它本身就是一個商業行為,從宏觀上講,外資企業大規模并購國內展覽企業的20年,正是中國工業化快速推進的20年,也是群眾精神生活追求快速提升的20年。在這一個大背景底下,任何一個國際公司都不能忽略中國這么一個大的市場,從商業角度來看,外資企業的到來,對我們中國會展業的推動是顯而易見的。其次,中國大規模的人口奠定了我們作為展覽業的最好基礎。我們國家的很多行業,市場集中度不是很高的,所以可以催生大量的展商和大量不同題材的展會出現。但同時,當本土企業再想創造更多的題材的時候,幾乎所有的題材在中國,都已經飽和,這是很大的一個壓力。
邱國躍:展覽的天時地利人和,共商資本進入策略
邱國躍以所在城市廈門為例,從天時地利人和三點要素分析了世界500強企業對展覽業產生興趣的原因。市委政府的重視與支持為國有資本以及大型企業提供了良好的投資環境并使得其參與到整個廈門會展業發展的進程當中。
同時對于資本進入策略,邱國躍同樣也是提出了三點建議。第一個建議就是要對整個場館進行投資和建設;第二個建議則是要打造一個會展的集聚區或生態圈;最后,我們也同時要謀劃要設立廈門的會展產業基金。
章勁松:小行業大連接,資本方角度看會展
章勁松表示當資本方進入到一家公司首先關注到的是企業的盈利能力,以及是否獲得了政府的優惠認證。資本是逐利的,獲得利潤尤其是它未來的可期利潤,比它現在或者說過去取得的盈利狀況來得更加重要。
章勁松認為會展業是一個小行業大鏈接,它雖然是小行業,但其實鏈接了幾乎所有的產業,同時也鏈接了產業的上下游,它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節點。同時資本方也會關注一個企業的創業團隊或者領軍者是否有比較恰如其分的戰略眼光,在整個的戰略布局上有一個清晰的規劃,或者是在戰術的這些安排上,比如是否有能夠圍繞客戶、圍繞市場隨機而變的能力。現在的中國會展行業投資價值簡要概括,可以定義為是價值投資中的趨勢投資,趨勢投資中的價值投資。
李川:資本領域跨界談展覽行業
李川從跨界資本案例給到了許多借鑒參考。他指出資本一方面是看成長,看將來的利潤,但最重要的是背后的所講的價值的創造。現在,中國已經進入到了所謂的工業4.0階段,會展在這里面是非常重要的這一塊。資本方通常會關注到市場是否足夠大,以及被投企業在前幾才能拿到比較大的市場份額,這個是所有的投資者最感興趣的方面。李川指出會展行業本身可能看起來不是那么大,但是隨著整個技術、產業上下游以及跨行業這方面的延伸,商業模式的創新,不論是機會還是價值都是不容小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