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寫了一篇文章,《思考商業會議公司的轉型》,更多是思考和探索。不少業界朋友私信探討他們已經在轉型之中,而轉型方向或模式也有很多嘗試,如,商業社群化、媒體化、咨詢化等等。也有朋友希望提供具體轉型的案例,或者具體方法,那么今天就發一個IQPC轉型的具體案例,再加上后面提出的數字6化模式的構想,以饗同仁:
先看看IQPC的數字化轉型案例
先看看作為知名商業會議公司IQPC的轉型,他把自己的轉型定位為——數字化學習平臺,即Digital eLearning,其實我覺得應該是在線商業學習與交流社區。(按照阿里王堅的說法,就是用戶一定要有登錄賬戶才算是在線化)
IQPC全稱是International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Center,其實是一家商業會議公司。十幾年前就略有耳聞,那時候這家公司每年也在上海舉辦一些商業會議,但主要業務領域還是以境外為主。該公司的商業會議主要是切入企業經營之中的具體問題,具體而言就是為服務需求方和服務提供方之間搭建一個商業解決方案的交流平臺。通過舉辦系列各行各業的會議來實現價值交流。
(IQBC的行業會議類別以及舉辦地點,來源自官網翻譯)
十年之后,再看IQPC,發現他已經完全擁抱數字化:IQPC自稱每年在全球范圍內提供約2,000個會議以及網絡研討會,在線活動和相關在線課程。其行業和地區分布之廣,確實令人驚嘆。
在數字化時代,面臨競爭日益激烈,商業會議公司年復一年重復原來的模式,越來越難以為繼。各類自媒體、微學習、甚至免費學習層出不窮,知識和信息的壟斷大門已經打開,甚至已經趨于免費。傳統商業會議模式必須順應變革。
IQBC的做法是完全擁抱數字化,所謂的數字化就是內容的數字化(在線課程),服務交付數字化(在線學習)、關系的數字化(在線社區),關鍵問題是直接免費在線內容……
(IQPC數字化自我顛覆,來自官網介紹)
IQPC的目標是要為用戶增加價值,即通過在線社區,為用戶提供優質免費內容,并創建與與其他志同道合的職場人士建立聯系,以幫助彼此解決問題,分享最佳實踐并全年保持聯系。
咋一看,以下的行業會議列表與其他商業會議公司沒什么兩樣,以為每一個圖標就是一個行業會議的信息——即,點進去是會議的主頁,會議介紹、演講人、注冊報名……
(以上截圖來自:https://www.iqpc.com/online-communities)
但是,點開任何一個圖標,比如第一個是關于AI的,點開后顯示的是以下內容(如下圖):可以看出,這個板塊有獨立的域名,獨立的內容門戶,是一個在線社區而不是商業會議網站。比較齊全的導航欄,一應俱全:activity, content, AI solutions, Evets, My Network, About, Sign in。
(來源:https://www.aiia.net/)
點擊Content欄目,有如下二級目錄(如下圖):articles, interviews, news, videos, webinars, whitepapers, podcast, state of the market report,即:文章、采訪、新聞、視頻、網絡研討會、白皮書、音頻、最新市場報告 。這些內容均實現了數字化。
IQPC的其他行業也基本上按照這個套路來的(在線社區),通過以上解析,可以推斷基本完成了在線學習社區的構建。至于社區的連接度如何,不清楚。但應該包括注冊登錄入口,還應該有添加好友以及會話功能。
對其他商業會議和展覽主辦的啟示
IQPC的轉型我認為是主動而為,不管是否達到期望,但是至少是積極謀動的方向,我的理解是,商業會議和展覽企業必須謀變,因為我們的時代已經變了:
移動化永久在在線是常態
已經全面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對終身學習提出了需求
人是尋求意義的動物(柏拉圖),新生代需要更好玩的東西
全球知名會展企業如英富曼早就定位為為商業信息公司
社群化(類協會化)、媒體化是會展公司轉型升級的必然
全面進入過剩經濟,而單一會展產品的增長見頂,需要開拓新的來源
……
每一個展覽企業都應該重新定義新的價值使命:即,面向xxxx行業領域精英人士(粉絲)的商業信息與交流平臺。圍繞這個新的轉變,具體而言是六化模式:
1. 全面徹底的內容數字化:
演講視頻、速記稿、PPT、現場照片實現歸類、可檢索
演講人數據庫(簡歷,照片,PPT,參加過的活動)
講師庫、培訓師庫
專業人士數據庫,在線化(有自主登錄賬號)
展商(賣家)檔案,名錄(分類,有賬號)
專業觀眾(買家)數據庫在線化
買賣品類目錄在線化
PGC專業內容數字化
建立線上網絡研討會
2. 徹底走向媒體化:
展會期間的Show daily
微信行業深度觀察(不僅僅是新聞)
網站升級,實現非注冊付費功能的永久可登錄狀態
每日E-news/EDM作為輔助營銷渠道
Linkedin門戶網站
行業媒體、國際協會監測名單,定點監測和翻譯當期文獻
能實現原創新聞、采訪采編深度報道能力
每個領域頭部百強的監測
收購或自創一份電子刊物
3. 漸進走向咨詢化:
展會期間發布的年度趨勢、年度報告
一份自主產權的行業供應商年度排名
每年不少于100份第三方行業各類報告搜集、分類檢索
3-5年成立本行業的研究院/學院(研究或培訓學習)
5-10年建立指數系統(供應商或采購商)
5-10年,認證體系建立
行業的風向標
4.扎實做好品牌化:
注冊:xxx行業會展周/會議周 **** Week
注冊:中國xxxxx大會
時機成熟,考慮一個年度創新大獎、大賞
5.養好自己的社群化:
用戶即會員,有賬號的才是會員
會員計劃
忠誠度計劃(展覽、會議、培訓等)
會員間能建立在線關系
支持在線查找、詢價
創新的孵化器
6.最終要實現國際化:
國際展商比例
國際代表比例,國際觀眾比例
國際媒體報道
國際演講人比例每年提升
2-3年自主新聞英文版(網站)
原創本土英文新聞生產能力
總之,有賬號,有內容,有交流、有學習、可分享、可交流,永遠在線的才是數字化!6化之中以哪一個為切入點,因企業而異。
最后提供一組轉型后的在線類B2B電商平臺化的案例:
制造裝備商協會辦展數字化的案例:
玩具協會推出了在線平臺shoptoys365,即shoptoys365.com
UBM的www.shopthefloor.com/與上述類似,下面這個看不出是展覽企業的網站了吧?
Live Love Spa每年舉辦18個展覽,也在轉向數字化交易平臺轉型。
LiveLoveSpa365于2015年成功推出。如今,他們已發展成為真正的數字服務提供商 - 為其成員提供先進的數字功能,包括社交網絡和電子商務。會員可以自由探索品牌,訪問最新的定價和供應商聯系信息,并在線創建采購訂單 - 全天候。
國內呢,博華也在嘗試會員即展商模式,類B2B在線交易模式:如,制藥在線、家居在線、燈飾在線等。
德魯克說過去十年成功的經驗也許恰恰是未來十年失敗的根源,那么企業必須順勢而變。究竟是在線學習平臺還是在線交易平臺,因行業因具體企業而異,IQPC選擇在線學習平臺是因為其服務客戶的需求點是為商業提供解決方案,屬于知識密集型,所以以學習促交易轉化,以內容帶動線下交流參會。
玩具行業,更直觀,屬于交易型,所以數字化的路線不一樣,在此不再一一解釋,留個大家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