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汽車消費的持續升溫,作為汽車產業鏈條中重要一環的汽車零部件行業也在近幾年快速崛起。
高點起步打造品牌展會
雖然還只是展覽市場的新生兒,但憑借高起點和獨特的市場定位,中國國際汽車零部件博覽會一亮相,就顯得與眾不同。根據大會組委會的數據,本次博覽會總展覽面積達
據了解,本屆展會專業性強,定位面向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市場和售后服務市場,展品不僅有汽車零部件,還有部分民族汽車品牌的整車。同時,展會的國際化色彩也很鮮明。來自德、美、英、法、意、日、韓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9個汽車行業協會,大眾、通用等8家國際汽車整車集團,以及博世、德爾福等世界前4大汽車零部件集團都出現在展會上,表明展會成為國際化交流的舞臺。
眾多國際企業和客商的光顧,對于本土企業來說意味著不可多得的市場良機。記者看到,包括上汽、一汽、東風、北汽、長安、南汽、奇瑞、江淮汽車、重汽、宇通、陜汽、廣汽等觀眾耳熟能詳的各大汽車企業的自主品牌整車集體亮相,展示其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尋求與國內外專業觀眾、采購商進行貿易洽談的商機。展會上更龐大的群體是零部件生產企業,國內、國際的零部件生產商都帶來了有競爭力的產品,產品跨度大,技術含量高,體現出當前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的最新進展。
記者從博覽會上了解到,為了規范參展企業,確保展會的質量和水平,本次展會為國內參展企業設定了兩道門檻:一是2006年國內銷售額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或出口額100萬美元以上;二是無知識產權侵權等違法行為。此外,展會組委會還在現場設立了保護知識產權辦公室,隨時有人值班,解決可能出現的知識產權糾紛,以維護參展企業的合法權益。在目前同類展會已經頗為擁擠的情況下,此次中國國際汽車零部件博覽會在諸多方面高規格、高標準,顯示了組織者著意打造一個國家級國際汽車零部件及后市場品牌展會的決心。
以點代面局部突破零部件產業在汽車產業的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有關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零部件產業在整個汽車工業中的比重逐年增加。2005年,國內汽車零部件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838億元,占整個汽車工業總產值的35%。據“十一五”中國汽車零部件專項發展規劃,我國汽車零部件產值目標是,到2010年汽車零部件總產值1.3萬億元,出口總值400億美元。
汽車產業在我國還是一個朝陽產業,城市中奔馳的車流,不斷加劇的交通擁堵,正是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現實寫照。汽車市場的日益擴大,帶動和促進了國內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繁榮。隨著汽車業巨頭在低成本國家的零部件采購額持續增加,我國汽車零部件市場顯示出可喜的發展前景。數據顯示,2007年上半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出口接近131億美元,業界預計這種增長勢頭今后還將繼續得以延續。
業界人士分析,目前我國轎車主要總成和關鍵部件的核心技術仍被外方控制,國內零部件企業獨立研發能力較弱,普遍缺乏研發設施。我國汽車產業乃至零部件要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實現汽車工業從大國向強國轉變,需要強化開發創新能力,增強競爭力。在現階段整體上與國際水平有差距的情況下,可以謀求在局部突破,以點帶面,帶動行業水平的提升。
在湖北三環車橋有限公司的展位前,圍攏著不少中外客商和觀眾,詢問、了解產品的特點和性能。據介紹,該公司是一家生產汽車前軸和車橋總成的專業化企業,產品主要為東汽集團、一汽集團、北汽福田等大中型汽車廠、專業車廠、客車廠配套服務。在此次展覽上,展出了包括汽車前軸、后視鏡、前照燈、換檔手柄、電喇叭等眾多產品。
該公司趙紅先經理告訴記者,參加這樣真正國際化的展覽,對于像三環車橋這樣的企業來說非常有價值。因為經過多年的發展,企業對國內客戶基本上都已經掌握,主要是想通過這種高規格、專業化的展示平臺,結識和尋找國外客戶,尤其是終端客戶和大的經銷商,開拓國際市場。
他表示,與國際企業相比,目前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在機械制造方面的差距在迅速縮小,但在電子產品、控制系統方面仍有一定距離。盡管如此,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也有一些企業在個別產品上取得了突破,像三環車橋此次展出的汽車用電喇叭,就代表了亞洲同類產品的最高水平,產品已經出口到汽車生產強國日本。
他坦言,現在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有相當難度。“單就汽車零部件市場而言,國內市場比較開放,汽車企業采購零部件主要看產品質量、價格和售后服務,但國外企業則有保護,日本汽車企業97%以上的零部件都來自本國企業產品。”
記者在此次展會上發現,一些企業的宣傳資料多是英文的,中文宣傳資料很少,或者有的企業干脆就沒有中文資料。一家企業參展人士直言不諱地表示,現在國內市場同類企業太多,競爭很激烈,他們來參加展會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盯準國外客戶。“這個展會外商很多,希望能夠認識更多國際客戶,與他們建立聯系,爭取下一步開拓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