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成為無可否認的汽車生產大國。而從各個車展展館內人頭攢動的場面中,也不難看出,汽車已經深刻地影響著國人的生活。到車展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少,準備買車的人越來越多。車展市場興盛繁榮,而最具代表性的車展當屬北京、上海、廣州、長春、成都車展,他們情況又將如何?
隨著近幾年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蓬勃發展,國際車展無疑成為了眾多汽車品牌展示品牌實力與核心技術的最佳平臺。國際汽車巨頭欲借助這個舞臺,讓中國消費者對于品牌的認知更加清晰。而作為本土的汽車品牌,則是通過車展展現民族工業的飛速進步。
一時間,全國各地車展遍地開花,好一個繁榮景象。對于這種各大城市紛紛搞國際車展的現象,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小虞認為:中國這么大,面積相當于整個歐洲,而歐洲舉辦的有國際影響的著名車展就有日內瓦、法蘭克福、巴黎等好多個,所以在中國,一些經濟發達、汽車工業發展較好的城市舉辦一些各具特色的汽車展會,這是完全正常的。
看來只要廠商、經銷商愿意參加,老百姓愿意看,車展之熱還將繼續。據不完全的統計,全國各地大約有50余個以各種名目舉辦的車展。在這些大大小小的車展,尤以北京、上海、廣州、長春、成都車展引人注目。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他們的步伐走得又如何?
北京國際車展:站穩國內老大地位
春江水暖鴨先知,當德國大眾把亞洲最重要車展的標簽從東京車展頭上挪到北京車展時,北京車展就完成了一次蛻變,從一個地區性的車展轉向了世界級的車展。
北京車展是迄今為止國內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展品最新、品牌最全的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汽車工業展覽會。經過多年發展,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已躋身于世界七大車展行列,成為國際名牌車展。
從第一屆北京車展啟動以來至2006年,北京車展展館規模已接近或超過國際名牌車展不少于10萬平方米的要求,全球汽車業界知名廠商幾乎全部參展,國內外各大汽車廠商都比較認同北京國際車展的影響力,福特、戴姆勒-克萊斯勒等國際汽車巨頭,更將北京車展與法蘭克福車展、巴黎車展、東京車展、日內瓦車展和底特律車展等國際頂級車展同樣看待,投入巨額資金,排出強大陣容參加北京車展。
將北京國際車展稱為國際名牌車展并不為過,但它還算不上是國際頂級車展。在硬件方面,北京車展與頂級國際車展相比也有明顯的差距。不過,第十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將移師到北京新國際展覽中心舉辦,這一舉措使得北京國際車展就更有條件成為國際一流水平的車展。一個車展里,如果能稱之為“世界級”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展品以新產品為主,能代表汽車行業的潮流趨勢,對市場產生廣泛影響;二是要有本地化企業的原創自主設計能力。這兩方面都將在北京國際車展體現的淋漓盡致,與2006年不同,2008年北京國際車展將繼續汽車綜合展示的理念,除乘用車、商用車之外,還將設立零部件專門展區,另開辟一個豪華車展區,以適應我國汽車制造與銷售新形勢的需要。展覽面積也達到創記錄的16萬平方米,其中室內10萬多平方米,室外6萬多平方米,車展觀眾流量將達到70萬以上人次。另外,北京車展從有新車但首發不多、缺乏自主創新設計國產品牌已經發展到國內品牌都有作品亮相,甚至不乏很吸引人眼球的概念車。
北京國際車展層次不低,較之國內其他城市車展,北京國際車展國內老大地位不可動搖。
上海車展:徘徊于一二流之間
作為2007年國內第一個被稱為“A級車展”,并一度成為國內車界關注熱點的上海國際車展已落幕。當如潮的人流各奔東西,回歸正常的生活中時,車展上讓人眼花繚亂的香車和嫵媚動人的美女也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腦海。此次上海車展期間,各種媒體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A級車展”之說。而早在2003年上海車展舉辦時,上海國際展覽公司總裁陳先進說,“要力爭把上海國際車展辦成一個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的國際性車展。從上海車展確立的這個目標來看,它已經被媒體譽為世界第六大國際車展的北京車展公開叫板。”
但是否真如媒體宣傳的已經達到“A級車展”,已經跨入世界一流車展的行列?實際上,上海車展在規模上達到了國際的標準,展館面積大幅增加,展館設施也堪稱國內一流,這些與國外的一些車展相比,可以說是已經不分上下。第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于1985年召開,距今已有近20年的歷史。2003年的上海國際車展,有730多家中外廠商參與,展出面積達
但在其他方面要達到國際一流車展的要求好像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例如,在2007上海車展,雖然也有全球首發車型,但與那些車展相比卻少得可憐。
雖然,上海車展較之世界四大車展還稱不上是“A級車展”。但在上海車展上,各大廠家都爭先恐后地推出自己的首發最新車型和先進的相關技術產品,一些汽車專家和業內人士也借此機會很好地了解世界先進汽車技術及其發展潮流,更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記者也是蜂擁而至,不能不說,這是上海車展的努力的成就。
上海車展強調國內化,或者說是全國化,打造一個給所有的中國企業展示自己實力的平臺。但不乏有業內人士認為:上海車展更貼近市民,走的是平民化之路。這個定位也頗為別扭,盡管上海是個大城市,雖然汽車保有量卻遠不及北京,不過汽車工業基礎卻遠勝于北京。
上海車展為實現國際化的目標就需要面向全世界招商,讓國際上的汽車品牌都來參展,不僅包含那些在國內立足的海外品牌,還包括國人熟悉但少有接觸的稀有品牌,以及各國代表性的汽車企業。于是,國際化,國內化,本地化,三者的關系成了上海車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廣州車展:定位珠三角、國內第三
源于珠三角潛力巨大的銷售市場,以及廣州集中的汽車生產廠家,廣州車展越來越受到追捧。從一定程度上說,其規模和檔次已經超越長春和成都車展,向國內一流車展靠攏。中國貿促會汽車行業分會副會長王俠說,“與北京、上海兩地由于地緣優勢帶動車展不同,廣州車展的成功在于有極大的銷售市場和強大的制造實力,以廣州、深圳為中心的廣東市場一直是國內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汽車銷售量約占全國的1/4。”
廣州車展所具備的產業和市場優勢在國內來說,幾乎沒有哪個城市可比擬。
“廣州車展在國內第三的位置不可動搖,由于北京和上海車展隔年舉辦,廣州車展在當年度車展的位置可以坐穩第二。”不止一位汽車界老總在參觀完2007廣州車展后發出這樣的感慨,這為沸沸揚揚的國內“第三大車展”之爭畫上一個句號。
從廣州車展本身來看,進步非常快,盡管只有短短五年的時間,但從展出面積來看,已經從第一屆的
雖然規模上廣州車展已有與北京車展和上海車展比肩的趨勢,但此次車展上暴露出來的軟件與服務上的差距讓廣州國際車展的“國際”減色不少。廣州車展要脫穎而出,成為真正能影響汽車產業的盛會,廣州車展在軟硬件方面還要不斷的提升。
長春車展:目前狀況有點亂
早在2004年長春汽博會的發布會上,長春市市長祝業精說,“長春作為全國著名的汽車城,舉辦車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雖然只辦了三屆,但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特別是去年的第三屆汽博會,吸引了24個國家和地區1000余家國內外企業參展,展出面積達10萬平方米,參觀人數超過百萬。”但祝業精也承認,從整體上講,長春汽博會與國內外一些知名車展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如果按照一個省會城市來要求長春車展,那么,長春車展的場地已經算是不錯了,但離舉辦大型車展還有一定的距離。整個展場A館和F館都有一定的規模,但B、C、D、E的場地面積都偏小。
從第五屆長春車展的效果看,長春車展已經離“老三”的位置愈來愈遠。相對于世界四大車展明確定位,如:以汽車新科技為主題,以新車發布為主題,但無一例外的是緊緊圍繞著一個“新”字做文章。經過多年的發展,北京和上海兩地的車展也已經吸引大量的廠商來推出新車,有些還是全球首次發布。然而,記者發現:從2007年長春車展現場情況來看,130多個汽車品牌、700多輛汽車,展會面積也達到了14萬平方米。但與這些數字不和諧的則是參展商的低調,以及國際高檔品牌的缺席。除了為數不多的汽車生產商場面浩大外,其余大多數品牌的活動均是由當地經銷商組織,甚至很像是一個經銷商賣車大會。
一方面是長春車展大張旗鼓改良展會,另一方面面對市場的沖擊,長春車展在改革中隱隱作痛。幾年前,長春、廣州都曾是北京、上海之外的“第三大車展”的有力競爭者。為了爭得“第三大車展”的桂冠,長春幾乎全市動員,市長親自拜會各大汽車企業所在地政府,邀請主管市長出席,還加入了焰火、航空滑翔表演、模特大賽等元素。雖然號稱有多大的展覽面積,就有多少企業參加展出,但實際上是一汽的獨角戲,參展的外國品牌車幾乎都來自當地的銷售商。但在經歷了之前舉辦的繁榮之后,更多的廠商選擇了保守的政策,也許付出與回報并不像當初設想的那樣理想吧,有些廠商只是匆匆應付了事。
長春地區汽車市場太小,打動不了汽車企業。雖然有旺盛的人氣,但效果看長春車展已經離“老三”的位置愈來愈遠。
成都車展:向“A級車展”靠攏
不知不覺中,舉辦已經10年的成都車展開始成為挑戰廣州車展成為中國第三大車展的重要地方車展。經過不懈努力,成都車展已經成為業內公認的中國第四車展,甚至有人士認為,與排位第三的廣州車展相比,成長起來的成都車展有過之而無不及。
成都車展自1998年創辦至今已經連續舉辦十屆,第一屆時,該展規模不到
那么,是什么使廠家對成都車展趨之若鶩?答案幾乎大家都知道:成都的消費能力長年名列全國前三甲,并輻射整個西南地區,它目前已是中國四大汽車銷售主力市場之一。大眾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大眾進口車公司董事長蘇偉銘進一步佐證說,中國是大眾品牌的豪華轎車輝騰的第二大市場,而成都則是輝騰在中國的最大市場。
種種跡象表明,成都車展已從一個區域性的車展成長為全國性的大展,而它的下一步發展目標是國際A級車展。業內公認的一流國際車展的標準有幾個:世界級廠商參展;有一流的新車或概念車首次亮相;場館面積和配套設施一流;主辦方服務質量一流;有大量來自各國的媒體和參觀者。比照這個標準,記者從組委會獲悉,成都國際車展明年將繼續加大對新品牌的引進,薩博、沃爾沃、歐寶等均在計劃之中,并將繼續籌劃新車發布,爭取引入概念車。
當然,成都車展地位再提高除了挑戰廣州車展外,還不能與北京和上海的國際車展抗衡。北京和上海的車展瞄準的是中國第一的國際車展;而廣州和成都的車展則是要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展銷大會。
成都車展已經從國內眾多車展中脫穎而出,并向“A級車展”靠攏,成為國內最具人氣和影響力的汽車盛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