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歲末,又到了盤點一年收獲的時候。記者日前從長春市會展辦公室了解到,即將過去的2007年,長春市圍繞產業優勢和區位優勢,進一步發展會展經濟,會展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品質和水準逐步提升,會展業初具雛形。
據長春市會展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張風林介紹,2007年,長春市會展業延續了近年來的高增長態勢,全年舉辦各種會展活動192項,其中,展覽78項,實現會展業直接收入9.98億元,帶動其他行業相關收入92.5億。會展業收入占全市國民經濟4.7個百分點。根據相關統計,在全國各大城市中,長春市的展會數量排名第十位,展覽數量排名第八,在16個副省級中分別排名第六和第五,會展業發展成效顯著,對經濟的帶動作用也日益增強。
企業主體作用增強長春市具有發展會展經濟的得天獨厚的條件。長春市地處東北,是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與日、韓、朝、俄等國毗鄰,經濟發展的輻射作用明顯。作為我國老工業基地之一,長春制造業基礎雄厚,工業體系完整,農業條件較好,這些為會展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據了解,近年來,長春市政府重視會展業的發展,將會展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給予重點扶持。早在2005年長春市委十屆七次會議上,就將會展業確定為重點發展的十大產業之一,并且不斷加大對會展業的支持力度,出臺了一系列的管理和激勵政策,對會展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長春市還不斷加大對會展基礎設施的投入,1996年投入上億元改造建成了長春市國際展覽中心。2001年,又投資7億元,建設了現代化、國際化、標準化水準的長春國際會展中心,極大地改善了會展業發展的硬件條件。
這幾年,長春的會展業規模和總量年均以25%左右的幅度遞增。據統計,過去5年,長春市共舉辦各類會展活動550多項,累計實現會展業直接收入36.6億元,帶動相關產業收入330億元。現在,會展業已經成為長春經濟發展中一個新的增長點。
據張風林介紹,2007年,長春市會展業發展出現新的特點,一是會展項目的規模和層次呈上升趨勢。冰雪節、汽博會、汽車節、消夏節等傳統的項目以及一些新開發的項目都注重層次和品位的提升。在招商方面,對參展商的要求逐步提高,注重引進大企業和知名品牌;在形象展示方面,參展商特裝修的比例明顯提高;展會的國際化水平也提高了,像汽車博覽會,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國際新款車型。
二是企業主體作用增強。長春市過去舉辦的展會多為政府部門主辦和組織,尤其是有些大型展會,在舉辦期間要許多政府部門投入大量的人力,影響了正常的工作,會議辦完之后,許多政府工作人員都累倒了。在近幾年的發展中,開始注重培養企業,2007年長春市新創建的展覽公司就有8家。為了培育長春會展業的主體,進一步做大專業會展企業,作為長春市會展業的主管部門,長春市貿促會將長春的5家公司進行資源整合,組建了會展業集團,長春會展業的第一艘“航母”———長春百瑞國際會展集團即將浮出水面,近期就將掛牌成立,這將大大增強本地會展企業的競爭力。
三是新項目開發勢頭不減少。在鞏固做好原有項目的基礎上,長春市還努力拓展新的項目,培育新的增長點。2007年長春市舉辦的192個項目中,新開發項目就有26個,各方面的積極性非常高。
在重點產業上做文章“明年,長春會展業將圍繞市政府確定的10個重點產業做文章,突出會展業的區位特色,打造一批在國際上有影響、在國內或者區域內知名的品牌展會,實現產業優勢與會展優勢的結合,推動會展業再上層次。”張風林表示。
他分析,從展會數量上來看,目前長春的展會已經具有相當規模,下一步就是提高質量,培育品牌和提升品牌。長春目前已經有汽博會、農博會、電影節、教育展、雕塑展、冰雪旅游節等10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知名展會,今后這些展會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將進行創新,豐富內涵,3年內都要上升一個檔次,其中要有5個成為國際上有名的品牌,其余的在國內或者區域內要有一定的知名度,提高層次。“展會有一個培育期,將現有的展會擴大規模,提升一個檔次,投入比較少,成效也比較大。”
此外,還要挖掘辦展資源,加大開發新項目的力度。長春市政府確定了未來經濟發展的兩大支柱產業、三大主導產業、五大重點產業。按照有關要求,這些產業都要有新的會展項目,因此,2008年將依托這些重點產業,拓展新的展會,做大展會業。
與作為全國聞名的汽車城、電影城一樣,長春的農產品加工也具有明顯優勢。據介紹,在全國各大城市中,長春的糧食總產量、出口量、人均占有量多年來一直居首位,糧食深加工有雄厚的資源,農副產品深加工搞得有聲有色,對農博會形成了有利支撐。此外,由于自然條件,長春的雪質比其他城市好,長春市在雪上做文章,每年的冰雪旅游節都吸引大批國內外的游人,近幾年還引進了瓦薩國際滑雪節,使冰雪節日益火爆。
盡管和北京、上海、廣州這些國內會展業的第一集團相比,長春的會展業還有一定差距,但近年來的高成長使張風林對長春會展業的未來充滿信心:“長春展覽業今后的發展將緊緊圍繞優勢產業和區位特點做文章,打造自己的特色,做全國會展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