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朝陽產業的會展經濟正在以年均20%至30%的速度飛快增長。會展經濟已成為我國服務業中增長快、潛力大、前景好的行業之一,成為許多城市經濟發展的主戰略。抓住機遇、時不我待,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下、在市貿促會的積極運作下,發展“富有太原特色的會展業”正蓄勢待發……
我省是連接我國中西部與沿海地區的紐帶,基礎工業雄厚,礦產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博大精深。太原作為省會城市,自然具有強大的市場投資潛力,具有發展會展經濟的優越條件。
先天雖足,但由于后期發展遲滯,我市會展經濟的現狀不容樂觀:在展館建設、配套服務、品牌展會等方面與上海、廣州等城市之間還有很大差距。如何能讓太原的會展經濟迎頭趕上,點石成金,成了市委、市政府以及牽頭單位—— 市貿促會的工作重點和探索方向。
“要讓我們的經濟有特色,文化也有特色,會展業將會是一個最大的亮點和最有力的支撐。”
——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申維辰
會展經濟的潛力無限。僅2006年就有4000余個不同行業的展會亮相我國各大城市,并涌現出北京、上海、廣州、大連等一批優秀的會展城市。近10年來,我國通過會展實現外貿出口成交340多億美元,內貿交易120多億元人民幣。
雖起步稍晚,但我市要做大做好會展經濟這塊蛋糕的決心卻是前所未有的堅定。市貿促會是運作和發展會展業的主要部門,他們通過多方考察研究發現:會展不可能讓每一個城市都成為會展中心,必須加強城市間的合作與交流,實現會展資源共享整合,才能使我市會展業持續穩定地發展——
2004年8月,沈陽、長春、哈爾濱、大連、吉林5城市會展管理部門共同發起成立了 “中國東北中心城市會展聯盟”;
2005年初,廈門4家會展企業與大連北展等展覽公司結成“展覽聯盟”;
去年12月參與長三角會展聯盟的機構遠遠超出長三角城市群,有來自蘇、浙、滬、皖、贛四省一市的20個城市參加。
城市間的合作增強了整體競爭力,拉動了規模效益,提升了會展的檔次和水平。市貿促會把目光聚焦到了與我們相鄰的中部六省。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申維辰參加了這次會議,并對我市通過成立“中部六省聯盟”推進會展經濟發展充滿了信心。他說,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發展會展業。會展經濟不僅是生產服務性活動,而且是生活服務性活動;要辦好會展,切入點要準,要讓我們的經濟有特色,文化也有特色,會展業將會是一個最大的亮點和最有力的支撐!
“我市作為我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 市貿促會會長、市會展工作辦公室主任劉晉萍
2007年6月,市貿促會成立“太原市會展工作辦公室”;
2007年9月初,第五屆全國會展工作年會暨首屆中國太原城市會展經濟合作論壇在并召開,來自全國近80個城市的200余名會展業專家參會,共同研討城市會展經濟合作發展方向;
2007年9月,“中國中部城市貿促聯盟”在我市成立;
2007年10月,市會展辦起草了 《關于加快太原市會展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太原市會展業發展規劃》等文件,引導我市會展業走上健康有序的快速發展軌道;
2008年年初,市會展工作領導小組正在緊張籌備中……
意志力決定行動力,在短短的一年中,我市的會展經濟在積極、健康的軌道上飛速發展著。
“我市作為我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我們可以在很多方面辦出相當成功的會展,比如:車展、房展、能源化工、重工機器等等。”說起我市的會展前景,劉晉萍會長打開了話匣子,“此外,我市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將是具有太原特色會展經濟的品牌!從近幾年舉辦的平遙國際攝影節、太原面食節,以及閉幕不久的煤博會上,我們可以切身感受到一個立意新穎、策劃周密、富有文化底蘊的會展是多么受歡迎,對區域政治、經濟、文化的帶動性是多么深遠。所以,我們會繼續深化和開拓特色會展的道路,借此提升我市的文化品位”。聽了劉晉萍會長的介紹,精神為之一振。看來只要用心發掘,太原的會展內容哪里是貧乏,而是太豐富多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