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進入了三九嚴冬。寒風中,中國美術館門前卻是一派的“大興土木”的壯觀景象,館內也隨處可見工人的忙碌身影。作為中國美術館2008年的開年大展,“盛事和光——敦煌藝術大展”
有史以來的最大規模
11尊彩塑復制品,120幅壁畫臨本,9尊彩塑真品,10件敦煌花磚,10件藏經洞出土文獻真跡,10個敦煌洞窟,將從幾千里之外的西北黃土地“復制”到北京的繁華鬧市,復制到中國美術館。難怪敦煌研究所所長、敦煌學專家樊錦詩女士都承認,這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敦煌藝術展。
這些到京的展品,大多是魏晉南北朝到元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莫高窟第45窟是第一次在敦煌以外的中國大陸其他地區展出;莫高窟第220窟、榆林窟第29窟則是第一次離開敦煌展出;按照4:5比例復制的著名的158窟巨型涅槃臥佛也將安臥在美術館的圓廳,足以讓觀展的人驚嘆不已。
此外,首次離“家”的敦煌石窟壁畫臨摹品《帝王圖》、《張騫出使西域》、《千手千眼觀音》等鴻篇巨制,都是長達數米的完整的壁畫臨品。
來京的10件藏經洞出土文獻真跡中就有8件屬于國家一級文物,其中一份北宋年間手書的“酒賬單”,反映了敦煌當時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多方面的情況,具有重要價值。這些作品不僅是歷史實物,也是中國古代書法的重要遺存。
巨資包裝“復制”原貌
據館方透露,在中國美術館建館歷史上,此次敦煌藝術大展是首次以巨大的投入對建筑外觀進行大規模的藝術化設計包裝,將中國美術館的實體外立面和敦煌莫高窟外景的噴繪外立面做了一次極具藝術性的完美結合。在展廳內部設計上,最大的變化是將美術館現有的空間改造置換成敦煌洞窟的立方形空間,提取了敦煌的沙子、石材等作設計元素,整個方廳鋪設了莫高窟的八瓣蓮花磚,又在展館的前庭院搭建了等尺寸的敦煌莫高窟牌樓。設計師的大膽構思,使實體與幻像巧妙結合起來,讓人產生身臨烹莫高窟其境之感,境隨景生,景變情生,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其實,中國美術館和敦煌的淵源由來已久。作為新中國成立10周年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其建筑本身就是在建筑大
民族傳統文化的開年“盛宴”
“盛世和光——敦煌藝術大展”作為中國美術館2008年的開年大展,館里還專門策劃了兩個分展,其中,匯集了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自1944年建所以來,包括常書鴻、段文杰、董希文等幾代敦煌美術家們的75幅創作,吳作人、關山月、葉淺予等知名人士赴敦煌寫生、以敦煌為主題目的70多件作品,更增添了敦煌這筆“豐厚遺產”的不凡價值。
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