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看似全民總動員的展會卻不受業內認可
2008年初春,一場創意產業精英品牌設計展暨COSPLAY動漫人物造型創意大賽在人流密集的解放碑CBD拉開帷幕。在為期3天的展示中,展會中的眼球戲COSPLAY(動漫角色扮演)引來了無數好奇的目光,而設計展中的主角———以家裝、房地產、攝影為主的公司忙得不亦樂乎。一場看似創意產業全民總動員的展會中,業內人士卻發出了質疑:這真的是一場創意產業會展嗎?
一個事實不容回避,在創意產業的發展已經得到來自政府層面的高度重視時,它在民間的影響力則遠未達到理想的狀態,甚至存在片面的誤解。而應當充當起產業與生活間橋梁紐帶作用的創意產業展會,又到底應當以怎樣的面目、以何種姿態來展示自我、吸引關注呢?
創意的靈魂在哪里?
3月9日,星期天,解放碑的天空中飄蕩著朦朧的細雨。臺上的COSPLAY扮演者穿著制作精良的服裝和道具,一絲不茍地擺著造型,重現著他們心目中的藝術形象。駐足的觀眾不少,但無人喝彩,冷清得寂寞。
馮海波對這樣的冷清和冷漠已經習以為常。“從COSPLAY組織者的觀點看,我們的每一次展會在動漫界都能引起相當大的反響。但放到生活中,”這位多年來組織了多屆重慶動漫展的專業人士聳聳肩膀,“我們的表現僅僅只能停留在show的階段,人們看稀奇,看熱鬧,卻沒有看到一個產業展會的氣氛。”
在馮海波的理解里,COSPLAY只是虛擬動漫的一種現實表達形式,它能吸引眼球,但不能把它同動漫甚至整個動漫產業畫上等號。“COSPLAY不是動漫的全部,更不是創意產業的全部。”
馮海波說話時,舞臺上的COSPLAY繼續在雨中進行,舞臺之下,各個家裝、房地產、攝影公司在不遺余力地推銷著自己的產品,散發傳單,推銷業務,穿著職業套裝的銷售小姐和舞臺上衣著華麗的COSPLAY扮演者就像身處兩個不同的世界。
“應該說,家裝、房地產、攝影中也有創意的成分,但會展應該重在交流設計理念和作品為主。”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過于濃烈的商業味讓這場創意產業精英會展形象大打折扣,“你告訴我,這樣的場面和普通的商業展覽到底有什么區別?創意產業的靈魂———思維、意識和文化,到底在哪里?”
普通民眾的選擇或許更能說明問題。在這個細雨紛飛的周日,大多數懷著購物目的來到解放碑的人只對這場被冠名“創意產業精英品牌設計展”的展會投去匆匆一瞥,然后離開。
展會缺失產業結合點
這畢竟不是創意業界所期望的狀態。不僅民眾無法從中窺探到創意產業的耀眼光芒,產業本身的從業者也難以從類似的展會中獲得應有的社會影響和宣傳效果。
作為本市最大的動漫生產企業,視美動畫并不清楚自己算不算是展會上的贏家。隨著《麻辣小冤家》在青少頻道、移動衛視上的熱播,視美動畫在本土觀眾心中早已小有名氣。雖然對于展會的效果有些疑慮,但公司最終還是派人參加了展會。用視美動畫總經理劉興的話說:“去去也好,至少展位是免費的。”
“很多人知道《麻辣小冤家》,卻不知道視美動畫,更不知道本土動漫企業也在為動漫產業發展做一些事。”視美動畫活動經紀部主管任榮告訴記者,對于像視美這樣在重慶已算大規模的動畫公司也有著宣傳不力的尷尬。
這次展會中,視美借力《麻辣小冤家》人氣,力推衍生產品、動漫培訓班、打造動漫明星聲優的系列活動。前來咨詢的行人一度讓展臺工作人員應接不暇,另外也有商家慕名前來洽談衍生產品業務。
盡管如此,展會宣傳的力度仍然不能讓任榮滿意。相比,她更青睞于專業性更強的全國性創意產業會展,如中國動漫業中王牌會展:Chinajoy、杭州動漫節。她認為,只有專業性強的會展才能吸引固定的消費人群,才能使企業找到真正進入產業的軌道。這個結合點是一般非專業會展不能提供的。
和任榮持同樣觀點的還有重慶大大小小的動漫公司和工作室。因為展會本身缺乏專業性,目標人群混亂,大多數真正的創意產業企業并不愿意參展。這也是這次展會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邀請到5家動漫公司的主要原因之一。
馮海波的紅時企業形象策劃有限公司是重慶動漫展覽界的主要操盤手,對于這樣的局面,馮海波認為,創意會展的現狀是只想借助創意產業熱的由頭,為展會貼金以確保每個展位的“身價”,這種所謂的“創意”展會太多,參展花費和人員投入對小規模的動漫工作室來說已形成負擔,使它們更沒有興趣來參加會展擴大宣傳。
版權交易才是核心
“創意產業的屬性決定它是一個以版權為核心的產業,所以在創意展會上不可缺少的是版權交易。”馮海波表示。而這恰恰是現在重慶創意展會中缺少的重要部分。
“現在的創意會展缺什么?拿發展得最為紅火的動漫行業舉例。動漫產業內有一種常用的比喻,把目前呈現出的行業現狀稱為‘U’字型特點。‘U’的底部是大量進行動畫原創或者加工外包的基礎,而兩極中,一邊代表策劃包裝,另一邊代表市場推銷。由于中國動漫不像日本、美國動漫一樣從小說、繪本發展而來,沒有強大的群眾基礎。國內,又好看又有群眾基礎的版權太少了,因此特別需要策劃包裝和市場推銷,然而這兩極恰恰是行業和創意展會中相當缺乏的環節。”但遺憾的是,重慶的創意產業展會還沒能起到這樣的作用。
馮海波還表示,中國的創意產業多數是一家公司將創作、銷售、策劃、渠道等分工明細的領域全部自己來做,缺乏足夠的分流意識。其實銷售和宣傳環節,恰恰應該是創意展會具備的功能,但現在的展會比較混亂,秩序不清晰。他在描述創意展會應有的狀態時打了個生動的比喻,“要像一個鏈條把所有部門集中起來,它的重要性有如一個網站的首頁,包羅萬象但又要精彩絕倫,才能使內頁的內容受到關注和重視。”
細分領域才有大空間
針對現在部分展會認為單純加入動漫元素便可直接和創意產業展會劃等號的現象,馮海波直言不諱地表示:有失偏頗。勘察設計協會市場管理部主任高級工程師羅宗義對這點也表示認同,“比如建筑設計領域。我們認為這恰恰是最富有創意的領域。每一棟房子,每一棟建筑,都是設計師創意靈魂的閃現,但看看我們的創意展會中,有關這方面的內容還太少。”
從市建委和勘察設計協會角度來說,每年都要進行大量的評優活動,例如重慶市十佳建筑師和十佳建筑設計,等等,盡管堅持下來卻沒有獲得應有的社會影響。“一個交研院,每年在交通和基建設計領域制造的產值就是幾個億,但大眾對他們卻缺乏認識,使得建筑設計一度沒有被化為大眾心目中的創意領域。”被人們所忽視的創意產業內容還不僅僅是建筑設計門類,包括藝術設計、圖書出版、時尚生活創意等領域。
“創意產業包含的種類太多,難以面面俱到,不如劃分屬性,縮小范圍,比如文化創意會展,動漫創意會展。”馮海波建議。市政勘察設計協會也有同樣想法,具體考慮把建筑設計的評優活動和展會結合起來,不僅要評選優秀作品、建筑大師,還要舉辦一系列相關的講座、論壇等等。
“當然,創意展會之初,重在培育營造氛圍,可以先考慮公益性的宣傳、擴大影響,行業內可以互相學習,逐漸再形成借創意產生商業效益,形成創意之間的資產轉換。”羅宗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