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不僅旅游資源豐富,而且夏季氣候涼爽宜人。今年夏天我在西寧度過,每天都關注天氣情況,整個夏天,西寧的最高溫度沒有超過30攝氏度,最低溫度10攝氏度左右,夏天晚上蓋棉被睡覺,感覺真好啊!所以,我經常給內地的朋友推薦到被譽為‘中國夏都’的西寧來開會、避暑、旅游。今年,我們提出要大力發展西寧的會議經濟,使西寧成為夏季會議中心。”——2007年9月29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強衛在接受香港《大公報》記者的采訪時如是說。
打造會議中心的優勢何在
“會議活動是一個包括食、住、行、游、購、娛、會議等要素在內的綜合性文化經濟活動,因此,要求會議旅游業也應是一個完善的旅游產業體系,這就必須形成以會議旅游服務為重點的綜合服務體系,才能充分發揮出夏季會議中心的功能和作用。西寧市公交線路發達,餐飲企業包括川、魯、粵、湘等地方菜系,大型購物商場和特色旅游用品商店星羅棋布,星級賓館數量逐年增加,為我們打造會議旅游城市提供了保障。”青海省裕青會議公司劉經理自信地說。
那么,作為我省會議接待首選地之一的青海賓館和勝利賓館怎樣呢?營運部經理白濤介紹說:“青海賓館作為我省第一家涉外賓館,每年接待的團隊主要以會議服務為主。目前,青海賓館接待會議游客的硬件設施,包括客房450間,大、小會議室10間,以及總公司旗下的夏都旅行社,充分滿足了與會游客吃、住、游及參會的需要。另外,我們采取一會一議的方式,奉行‘會議團隊到店,周到服務到點’的理念,免費為客人提供策劃以及西寧市范圍內機場、火車站免費接送服務。通過這些措施,去年我們贏得了數以萬計的來青參會客人的稱贊。”
青海勝利賓館前廳營銷部經理劉芳告訴記者:“會議旅游產業,不僅要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還要依托賓館設施等其他相關條件。因此,我們購進10個品種1000多棵植物及3000多盆花卉,打造勝利賓館的園林景觀氛圍。另外,會議中心也有一定規模,可供近萬人參會。每個會議,我們都有兩名專人負責協調,保證順利實施。”
會議服務配套項目有待完善
思考一:誰來攻克語言翻譯關
2007年8月,福建省的智先生來我省開會。其間,出現了讓智先生意想不到的尷尬——會場沒有外語翻譯。當時,智先生參加的會議有來自韓國的客商,需要韓語翻譯,但只有英語和日語翻譯。他說:“雖然我們沒有事先通知協辦單位,需要韓語翻譯,但是這么大的會議中心,每間會議室的同聲翻譯設備也健全,難道都是在做樣子?就在我們發愁時,工作人員臨時從青海民族學院找來了兩名韓國留學生,因為這兩名留學生的客串,我們順利與韓國客商簽訂了合同。也許這不是什么大問題,但是,直到現在,我們來這邊開會都需要提前找好翻譯人員,這種情況沒有什么大的改觀。”
思考二:服務專業性有待強化
來自河南鄭州的楚女士對青海會議服務也有自己的看法,她說:“我覺得這里的會議服務更像旅游接待。我們入住的賓館有自己的旅行社,也基本是通過旅行社的工作人員協調各項會議流程,但他們并不內行。所有的會前準備,包括會議需要的平面、立體和文字資料打印等工作,都需要我們自己準備,沒有服務人員事先過問我們是否有這樣、那樣的需要;會議開始時,基本沒有專業外語翻譯、攝像、禮儀公關和文秘等服務。這邊會議服務的重點,似乎僅僅集中在住宿和參會代表的會后旅游考察上,讓我感到自己僅僅是游客。我希望賓館、酒店和旅行社能夠提供會議方面的專項服務,讓我們感受會議和旅游不同的服務。”
對此,青海大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資深會議承辦人秦海生深有感觸,他說:“會議旅游實際上是借助舉辦各種類型的會議,包括展覽會、博覽會、交易會、招商會、文化體育、科技交流等活動,吸引游客前來洽談貿易,觀光旅游,進行技術合作、信息溝通和文化交流,并帶動交通、旅游、商貿等多項相關產業發展的一種旅游活動。盡管會議和旅游是兩個獨立的產業部門,但是他們卻具有很強的產業關聯性。目前,我省發展會議旅游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會展業與旅游業的關系非常松散,多數的會議活動缺少專業指導,這必然引發與會者感覺旅游味道重,會議味道輕,顧此失彼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