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造會展集聚區,提升影響力重點發展“三區一帶”:即新博會展服務業集聚區、陸家嘴綜合會展區、世博會(浦東)配套博覽區和世紀大道綜合會展帶,做到鞏固規模化、突出國際化、實現品牌化。
(2)加強設施配套建設,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新國際博覽中心、世博會址、上海國際會議中心、上海科技館等主要會展場館周邊地區業態和功能配套;配套建設賓館、會議中心、商務樓、餐飲以及相關休閑娛樂業態;探索建立與浦東作為中國及亞太會展中心城區定位想適應的配套區域化管理辦法,以及會展旅游商標注冊、品牌認證體系、安全保障機制、評價會展旅游服務質量標準、會展行業統計標準體系和會展項目后置管理社會化的分工責任主體。
(3)引進培育專業公司、人才,打造浦東會展品牌。重點招商引進專業會議服務公司(PCO)、目的地管理公司(DMC)、國際知名展覽公司、國際組織和機構以及廣告及文化策劃公司等;建立浦東會展產業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品牌會展的培育和引進,引進國際會展品牌;培育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展覽品牌;爭取更多會展企業及會展品牌通過UFI及ICCA認證;鼓勵國內會展企業以融資方式直接整合國外展覽品牌資源,聯合打造中外合作的展覽品牌;借鑒德國等會展發達國家和地區經驗,培養一個新區主導的實力強的會展公司。
(4)加強形象宣傳,形成聯動機制。建立包括浦東國際機場為基地的航空公司、上海國際會議中心、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等會展相關單位的會展行業協作聯動網絡;培養一支隊伍,參與國際會展大市場;以世博為契機,開展會前、會中和會后會展目的地形象營銷推廣,在主要會展客源市場樹立與中國及亞太國際會展中心城區相適應的會展業目的地形象。
(5)強化政府引導,創新政府管理服務模式。建立完善新區會展聯席會議機制,推進浦東會展體制創新和市場進一步開放,在國際會展審批改革、會展展品及禮品的入關保稅、會展參會人員的落地簽證制度等方面爭取取得突破。
(6)建設信息溝通平臺,優化會展配套軟環境。建立并完善浦東會展業網絡平臺;推進浦東旅游吸引點建設以及與會展的聯動;強化社會參與,提升會展人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