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畢加索百余幅作品,價值逾百億美元,多幅作品是第一次與世人見面,在華巡展7個月,即將成為國內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大師級藝術家個展……”“畢加索2008中國巡展”一開始就吊足了人們的胃口,雖然一直有人質疑如此大規模的展覽能否如期舉行,但這絲毫不妨礙鋪天蓋地的媒體宣傳繼續沖擊著人們的眼球和神經。
非常蹊蹺的是,原定于7月5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與觀眾見面的“畢加索2008中國巡展”并未如期舉辦。當天一早趕到上海展覽中心的市民發現,展廳一片寂靜,畢加索名畫毫無蹤影。7月17日,該展被宣布正式取消,這場舉世矚目的“國際文化交流盛事”不辦了!這個消息頗有虎頭蛇尾的況味,這場轟轟烈烈登場、熱熱鬧鬧唱戲的大展怎么會突然“人間蒸發”了?
正當畢加索的擁躉各自猶疑揣度之際,7月22日,“畢加索2008中國巡展”承辦方北京時代藝軒公司董事長安太、投資方之一澳門中信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強在上海報案,稱受到該展合作方丹麥聯合會展公司的欺騙,墜入商業圈套,損失投資近2000萬元人民幣。更為離奇的是,此前,早在7月11日,丹麥聯合會展公司就向中方發出律師函,提起訴訟,索賠141.7萬歐元。
“先是碰到騙子,后來碰到強盜”
在這場看似無厘頭的官司里,對簿雙方都認為對方涉嫌欺詐,理由言之鑿鑿。北京時代藝軒公司表示,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他們共向丹麥聯合會展公司匯出8筆款項連定金約為96萬歐元,并且,時代藝軒已先期投入數百萬元人民幣的畫展籌備經費,而在畫展開幕前一個月,在各方為迎接展品做準備并開始布置展館的時候,丹麥聯合會展公司突然表示不能提供畫展的全部作品,甚至連最基本的畫展資料收款單、租畫單、保險單及可供印刷的膠片都不提供,致使時代藝軒連一張宣傳海報都印不出來。經多次催促均無效,導致畫展無法如期舉辦,給承辦方帶來巨大經濟和商譽損失,亦對承辦方社會公信造成負面影響。
丹麥聯合會展公司卻有另一番說法。該公司CEO對媒體表示,由于北京時代藝軒公司對展覽涉及的龐大事務工作不具有職業化操作經驗,導致展覽在法律、運輸、宣傳方面的問題層出不窮,丹麥聯合會展公司已為促成展覽竭盡全力。況且,時代藝軒匯出的費用僅為展覽所需費用的1/3,丹麥聯合會展公司表示,中方單方面違約是合作失敗的主要原因。面對如此說法,高強有些欲哭無淚:“先是碰到騙子,后來碰到強盜。”
是商業陷阱還是一場兒戲?
在多家媒體出現的關于“畢加索2008中國巡展”的報道中,都充斥著激動人心的字句“參展作品由丹麥和法國兩國政府、會展業巨頭、畢加索家族提供,將有12件從未公開展出過的畢加索家族收藏的作品首次與世人見面……”按照預展計劃,丹麥聯合會展公司將向法國畢加索博物館、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橘園美術館、里爾現代藝術博物館、圣太田現代藝術博物館、畢加索家族租借畢加索真跡。
丹麥聯合會展公司對取消展覽給出的理由是,蓬皮杜中心取消租借,法國橘園美術館只同意向北京的展覽出租畫作,里爾博物館取消租借。丹麥聯合會展公司認為,遲遲沒有中方知名博物館的承諾,看上去像是商業秀,沒有官方和政府支持,才導致法國公共博物館拒絕租借,致使丹麥聯合會展公司四處碰壁、名譽受損,中方須對此給予賠償。
讓人疑竇叢生的是,近日高強委托法國的一些朋友調查丹麥公司的展覽籌備狀況,發現巴黎畢加索博物館近兩年根本不對外租借畢加索作品,安提布畢加索博物館對外租借畢加索作品需提前一年預約,巴塞羅那畢加索博物館和安提布畢加索博物館均不知此事,表示“從未聽說畢加索作品要到中國巡展”。時代藝軒因此認為,種種跡象表明,丹麥聯合會展公司從未真誠地籌備過畢加索作品巡展。
“起初以為是法國的頂級藝術機構對展覽安全工作存在顧慮,中方為此一直和丹麥聯合會展公司進行溝通協調,現在看來,這純粹是一個信用問題。”該展組委會委員廖傳法對記者表示。
按照時代藝軒的說法,他們在離展覽開幕還剩一個月時突然發覺有詐,而丹麥聯合會展公司卻在起訴上得了先手。“這件事情太荒謬了!”上海的畢加索“粉絲”李偉認為,在丹麥聯合會展公司和北京時代藝軒公司互相攻訐之際,那些滿懷期待看畫展的觀眾被不折不扣地“涮”了一把,他們看著這場大戲拉開序幕,宣傳攻勢緊鑼密鼓,剛剛進入劇情大幕卻陡然落下,唱戲者自己也亂成一團。“真荒唐!作為一個如此大規模展覽的承辦方,北京時代藝軒公司首先應該弄清對方的資質,最起碼應該核實事情的真偽,要是連簡單的騙術都無法識別,還把責任都推托為對方給自己下套,這個展覽還是從一開始就別籌備為好。”李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