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市場與會展經濟相得益彰,義烏小商品交易博覽會創辦于1995年,海寧皮革博覽連續舉行15屆、以及永康科技五金博覽會等一批專業市場展會亮點紛呈。
10月21日,2008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再拉帷幕。這個創辦于1995年的國際性展會已經走到了第14個年頭。去年的義博會,展覽交易成交額共108.9億元,一年一屆的小商品博覽會已成為浙江義烏擴大對外交流、接軌國際市場、促進產業升級、提升市場品位、拉動經濟增長的“助推器”。
會展經濟興起
依托市場舉辦會展,義烏有其獨有的優勢。
經過30年的發展,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已經成為擁有經營面積260萬平方米,經營商位5.8萬多個,從業人員20多萬,日客流量20多萬人次的世界性商貿市場。
隨著市場集聚和輻射功能的增強,義烏市委、市政府因勢利導,積極培育以中國小商品博覽會為龍頭的會展經濟,并投巨資建造了面積達4.6萬平方米、設有1500個國際標準展位、配備先進網絡終端的大型會展中心和設施一流的中國義烏國際商貿城。
會展經濟的蓬勃發展,不但使本地的企業和經營戶收益良多,一些國內外的知名企業也紛至沓來,把參加義博會看成是打開產品銷路的“金鑰匙”。如今,一年一度的小商品博覽會、春秋兩季的全國印刷包裝機械展銷會、每年一屆的國際襪子內衣工業設備展和國際模具塑膠工業設備展及汽車展等展會,已撐起了義烏會展經濟的半壁江山。
不僅是義烏,浙江其他地區也積極推進會展經濟。目前,已經形成了杭州、寧波、溫州、義烏、紹興、余姚、臺州等會展經濟城市群。有數據顯示,浙江省的會展面積居全國前三,注冊會展活動主體已達300多家,每年主辦的冠有“國際”或“中國”名稱的各類展會100場左右。
依托市場辦展會
浙江發展會展經濟,還有兩大優勢,一是塊狀經濟的助力,二是專業市場的支撐。
在浙江,塊狀經濟是會展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前提、基礎,而會展業則是塊狀經濟發展的催化劑、加速器,兩者互為促進。浙江紡織、服裝、輕工、工藝、皮革制造產業發達,總體規模優勢明顯,市場占有率高,許多產品產量居全國第一,并在世界商品市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嵊州領帶產量占世界1/5,海寧皮革產量占全國1/4,諸暨大唐織襪產量占全國的一半以上,占世界產量的1/3強,蕭山羽絨及制品產量占全國1/3,海寧經編產業用布占全國總產量的一半以上……
塊狀產業經濟的發展,提高了浙江產品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浙江會展業發展的空間很大,同樣也會促進塊狀經濟發展。
同時,伴隨著塊狀經濟的發展,浙江在全國確立了“市場大省”兩大優勢:一是專業市場門類全、專業性強;二是專業市場規模大、輻射力強。義烏中國小商品市場、寧波服裝市場、紹興中國輕紡市場、溫州制鞋市場、杭州絲綢、茶業、陶瓷品市場、諸暨襪業和珍珠業市場、紹興黃酒市場、余姚塑料市場、永康五金市場、海寧皮革市場、嵊州領帶市場、南潯建材市場、浙東名茶市場等在全國乃至世界負有盛名。這些特色鮮明、極具規模的專業市場是會展經濟賴以形成和發展的良好基礎。
義博會的規模一年比一年大,檔次一屆比一屆高。如今義烏已聲名鵲起,成為中國區域會展城市的典范。而義烏10萬經銷商和20萬流動客商構成了龐大的賣家群體和買家群體,是義烏在全國會展業中異軍突起的重要原因。紹興中國輕紡城于1988年開業,市場規模僅次于義烏的中國小商品城。紹興世貿中心正推動中國輕紡城向國際紡織品貿易中心邁進,成為繼義烏區域國際會展城市又一個國際性品牌。
會展催生新觀念
據專家測算,國際上展覽業的產業帶動系數大約為1∶9,即展覽場館的收入如果是1,相關的社會收入為9。
連續成功舉辦了13屆小商品博覽會的義烏人,對會展經濟有著獨特的認識。會展業不但實實在在地促進了義烏產業的升級、市場品位的提升,而且通過會展傳播信息和現代知識,可以轉換人的思想觀念,提高市民素質。
目前義烏全年舉辦的有影響力的展會多達二三十個,每次展會都是萬商云集。其中培育了十幾個年頭的義博會早已提升了規格,冠上了“中國國際展會”的頭銜,成了全國最有影響力的會展之一。義烏會展經濟的興起,極大地聚集了人氣,搭建的客商交流的大平臺,為生意人節省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
浙江每年上百次各種類型的會展活動,使得會展經濟對浙江的傳統專業市場帶來了強有力的沖擊,正在成為浙江工業化、市場化和社會轉型進程中的最為重要的社會經濟現象之一。而依托專業市場的會展經濟無疑更具生命力和競爭力,成為浙江經濟集聚的經典保險,也是浙江經濟增長的動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