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博會”極力營銷湘米品牌
近日,在上海召開的2008中國會展行業年會(論壇)暨“中國會展之星”首屆中國會展品牌榜頒獎盛典上,湖南(國際)農博會榮獲“2007-2008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農業)品牌展會”稱號,成為農業類唯一獲此殊榮的展會。
“農博會已成為湖南與兄弟省市交流、合作、促進農產品流通的一塊金字招牌。”農博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捧回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時,喜悅之情洋溢于臉上。
每年11月18日到24日定期舉辦的農博會,由湖南省政府主辦,長沙市政府和雨花區政府承辦,省農辦等省直相關部門協辦,長沙紅星實業集團和紅星國際會展中心具體運作。按照“綠色與品牌”這一特有的、固定的辦會主題,農博會堅持以安全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為主體,對所有參展單位嚴格實行“三證”準入制度,切實保證參展商品的質量、參展商家的檔次和供需雙方的權益。
湖南自1999年以來成功舉辦了九屆農博會,九屆農博會的規模一屆比一屆大,人氣一屆比一屆旺,交易一屆比一屆多,影響一屆比一屆大。據不完全統計,累計合同成交額達815.3億元,現金成交額達125.16億元之多,參展企業達45500家,其中外省涉農龍頭企業占30%左右。每屆展示交易范圍共十大類十萬余個品種,累計參觀人數達1085萬人/次。
展會期間,農博會舉辦知名農產品的現場推介會等多種會議,吸引來自美國、越南、澳大利亞、泰國、日本、韓國、東南亞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客商前來觀摩、參展、采購,實現產銷對接,讓參展商能通過展會宣傳自己產品品牌的同時,實現銷售上的新突破。
時間追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湖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一個重大戰略決策:湖南要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挺進。正在這種大背景下,搭起流通舞臺、打造品牌的“巨作”——湖南農博會應運而生。
據組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自2002年開始,農博會成功融入“中國”和“國際”兩個概念,參展商由以省內企業為主,擴大到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并且吸引了眾多的國際客商,同時數百條“農”字號蛟龍借會出海,一批涉農企業沖出國門,挺進國際市場。前四屆農博會,主要以展銷為主,從第五屆開始,專門推出了“名優產品招商推介會”這一主題活動,致力為供需雙方搭建一個產銷對接、洽談合作的平臺,使農博會真正辦成為市民的節日、商家的舞臺、開放的窗口、品牌的搖籃。
同時這位負責人還透露,200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30周年,也是長株潭“兩型社會”探索元年,同時還是湖南農博會十周年大慶之年,今年即將舉辦的第十屆農博會將是真正意義上的立足中部、輻射全國、走向世界的一次盛會,屆時中部省份將組織特色優秀涉農企業來湘參展,臺灣、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企業也將參展。屆時農博會對外輻射能力更強,影響更大。
此外,第十屆農博會緊貼農博且有創新,十大農博巨子、十大農博之星、“最”字農博等評選活動既有新聞炒作點,又有可操作性,且企業也很感興趣。將全國的新奇特農產品組織來參評吉尼斯,這在國內尚屬首次也無疑是一個極大的轟動效應。
“十屆農博是對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偉大成就的最好慶祝。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農博會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是湖南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取得的重要成果。”原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第十屆農博會組委會顧問龐道沐說, 十年的實踐表明,農博會的成功舉辦,有利于整合和利用農業資源,有利于打造農產品品牌,有利于促進農業“走出去”,有利于幫助農民增收。第十屆農博會將是對改革開放三十年發展市場農業、精品農業、品牌農業的最好詮釋,是對三十年農業農村發展偉大成就的最好慶祝。
龐道沐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湖南成功地舉辦了九屆農博會,一屆比一屆辦得好,已經成為很有影響力的品牌。在新的形勢下,珍惜湖南農博這個品牌,辦好第十屆農博會意義更加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