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整合行業資源,延伸會展業產業鏈——莊河擬建國際展覽基地
作為經濟的“晴雨表”,會展業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最為直接。在2月17日舉行的“大連市會展業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座談會”上,大連市副市長戴玉林說,政府部門、場館、企業應抱團取暖、體現活力。
節假日興辦消費會展
大連市是國內最早提出會展經濟、會展產業的城市。戴玉林說,會展業的第一要義是有效開拓國際市場,促進供需銜接。當前要進一步發揮會展業的市場開拓和貿易促進功能,加強供需雙方直接對接。
戴玉林認為,大連要積極促進投資類展會。在國家“十一五”提出的裝備制造業16個重大攻關項目中,大連占了一半,而且已經實現了風電設備的本土化。戴玉林說,在全國加大擴大內需投資力度的關鍵時刻,大連市要積極組織辦好工業類、軟件信息類、環保類、專利類、海事類展會,為“大連制造”向“大連創造”搭建更廣闊的平臺。
同時,戴玉林說,還應大力促進消費類展會。大力促進節假日和會展消費。今年將利用以銷售消費產品為主的出口企業加大內需市場的開拓的有利時機,積極組織辦好汽車展、食品展、房屋展、教育展、服裝展、旅游展、水產展、外貿企業出口商品展等展會,以更市場化、更專業化的水平吸引消費者。
莊河擬建“國際展覽基地”
戴玉林說,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單個企業的能力變得薄弱,整合行業資源就顯得尤為重要。會展企業此時不能墨守成規、單打獨斗,應通過與行業協會、會展企業有機配合,通過優勢互補、資源整合等方式共同應對危機。
“我發現在國內的大部分展會上,參展企業搭建展臺的材料都是‘一次性’的。”戴玉林說,展會結束,展臺就成了廢棄物,既不環保,也造成很大浪費。而國際許多大型展會上,展臺像積木一樣,可以拆卸、重新組合。這種展臺的設計、生產和管理就是一個廣闊的新市場。戴玉林透露,大連正醞釀在莊河打造“國際展覽基地”,延伸會展業的產業鏈條,令其不再具備單一的“中介”功能。
會展業要帶動服務消費
國際會議市場的競爭點正在發生變化,曾經一度作為競爭優勢的硬件環境和軟件環節,已經變為舉辦國際會議的必備條件。戴玉林說,大連應盡快成立專業的會議推廣機構,加快政府相關部門職能的轉變,從單一“管理”會議業,轉為多層“服務”會議業、“幫助”會議業,采取國際通行做法向會議業提供政策支持和稅收優惠,并組織專業協會、酒店、會議中心、航空公司、旅行社、主題公園等,共同出擊。
戴玉林還強調,大連市要充分利用會展業產業關聯度大、產業鏈條長的特點,以展會為平臺,帶動住宿、餐飲等服務消費,有效引導產業結構調整和相關行業發展方式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