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房展開幕首日的情況,卻與今年春季房展的盛況相去甚遠。一些品牌開發商如保利、萬通等攜旗下旅游地產參展,展臺前卻異常冷清。據北京四季房展組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北京市夏季房展會首日成交僅415套,與春季房展首日824套的成交量相比,縮水近一半。
據了解,北京夏季房展會在2007年和2008年兩年曾暫停舉辦,主辦方此次恢復夏季房展,一是看好當前旅游地產的良好發展前景,二是基于對目前房地產市場總體持續回暖的判斷。對于人氣欠佳,組委會相關人員解釋道,一是由于當天并非周末,二是由于此次展會主推“旅游休閑地產”,而這些項目的消費主體還只是針對少數消費者而非普通老百姓。
外地度假項目扎堆 噱頭各有不同
據組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本次展會,外省市參展項目共60余個,占了71.8%。其中山東項目最多,約20個,主力項目價位在3000元/平方米至5500元/平方米,價格較為便宜。海南、天津、秦皇島的項目要貴一些,主力項目價位在5000元/平方米至8000元/平方米。
此次參展的外地旅游地產項目絕大多數都主打“海景房”,但各自的銷售噱頭卻各不一樣。
海南的項目多打“熱帶風情”牌,山東的項目多說“濱海生態”,而天津的項目卻更多地拋開環境海景不說,而專揀天津的“藍印戶口”說事。在某些項目的售樓書中,還對“藍印戶口”所享有的教育、醫療等配套進行了詳細的比較說明。某樓盤銷售人員表示,雖然他們賣的是濱海度假產品,但說起“藍印戶口”,比什么都管用。
異地置業 北京人還需再適應
雖然近年來,“第二居所”這樣的名詞并不新鮮,而異地置業的小氣候也在小范圍內形成,但大多數北京人以及居住在北京的外地人對“異地置業”還是有所顧慮。
筆者隨機了解了現場的看房人對“異地置業”的看法。有些人表示,雖然很多外地的項目在環境上有很大的優勢,但教育、醫療等方面的配套與北京本地項目相比,還有差距;有的看房人表示,“異地置業”在貸款等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限制,不太方便等等。
筆者也發現,雖然此次北京本地的“休閑度假類”產品很少,但是人氣卻比外地項目高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