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荒草叢生的城區“處女地”到大會展經濟圈逐漸浮出水面,廣州琶洲僅用了七八年的時間來進行跨越式發展。接下來,同樣以會展商務作為“墾荒啟動項目”的珠海十字門商務區,擬將這個時間縮短為3-4年。
記者日前從珠海“十字門”一級土地開發商華發集團獲悉,該項目開工在即,目前,會展商務組團的寫字樓已與仲量聯行簽訂顧問管理協議,會議展覽館將于近期與國際著名管理集團簽訂合作合同,酒店已與一國際酒店管理品牌簽訂初步合作協議。
這一開發模式與廣州琶洲的保利世貿中心、廣州國際采購中心、南豐會展地王等項目頗為相似,都是在CEPA架構下,依托會展帶動酒店業、寫字樓公寓、飲食娛樂等其他行業發展。耐人尋味的是,珠海十字門建設會否動了廣州琶洲會展經濟的奶酪?抑或,新興的會展地產投資熱潮將撬動整個泛珠三角會展業發展,催生亞洲第一個區域會展平臺?
“墾荒”概念
珠海擬用3-4年時間將城郊“處女地”十字門,開發建設成流金淌銀的投資熱土。
記者日前從珠海“十字門”一級土地開發商華發集團獲悉,十字門將于今年年中全面動工,以會展商務組團作為啟動項目,規劃會展商務團占地面積約2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55 .6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包括珠海國際會議中心、珠海國際展覽中心、國際標準甲級寫字樓、國際五星級酒店、超五星級酒店及相關配套設施。
這一開發模式的要點在于,依托會展帶動酒店業、寫字樓公寓、住宅等行業發展,打造城市新商圈。“其背后代表的是地方政府城市營銷、地皮營銷的意志。因為墾荒需要資金的注入,投資者的跟進。而會展是用來包裝墾荒的不錯概念。”
廣州會展產業研究所所長劉松萍告訴記者,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每年的大型會展不少于15萬個,僅國際會議就有7萬多個。重大的會展可以引來國內外政要、經濟巨頭、文化名人,可以提高城市的國際知名度。城市會展的產業化水平,是衡量城市國際化和旅游業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
而且,成功典范很多。比如,“會展一哥”廣交會強勢入駐廣州琶洲,迅速撬動琶洲地價、房價,僅用了七八年的時間,琶洲就實現跨越式發展。而眼下,記者了解到,隨著上海世博園的興建,該地塊房價已經推升至3萬元/平方米左右。
“在最短的時間、最小的空間里,用最少的成本做最大的生意。”這是會展經濟的魅力所在。英聯邦展覽業聯合會調查顯示,會展業是成本低廉的營銷中介,利潤率常超過25%。
地產商扎堆
吸金嗅覺敏銳的地產開發商緊跟政府“推動城市化進程”的步伐,迅速涌進會議展館建設熱潮。
有關統計數字顯示,近3-5年內要興建、擴建的大型會展中心就有20多個,平均每個場館的建筑面積達到12700多平方米。僅廣州琶洲,廣交會琶洲展館建筑面積就為80萬平方米,凈展館面積為34.5萬平方米,而其周邊正在大興土木的會展項目還有保利國際會展中心、保利世貿中心、廣州國際采購中心、中洲國際商務展示中心、南豐地王會展項目等,五家展館加起來總建筑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
十字門目標
記者了解到,珠海十字門商務會展組團預計3-4年后建成投入使用。就會議、展覽設施來說,珠海國際會議中心建筑面積約為2.5萬平方米,珠海國際展覽中心建筑面積約8.5萬平方米,室外展覽面積約2萬平方米。
僅從體量上來看,十字門的會展設施規模還抵不上琶洲一個保利世貿中心。但是,港珠澳大橋通車后,珠海將是內地唯一一個陸路直通港澳的城市。按照2009年8月國務院正式批復的《橫琴總體發展規劃》,橫琴島成為繼上海浦東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的第三個國家級新區,橫琴新區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意味著,隸屬橫琴島開發的十字門會展商務組團將在通關制度、生產要素進出等方面享有國務院賦予的先行先試權利。
更吸引人的是,全國政協委員馬經在今年兩會上提交了《關于支持橫琴新區建立粵港澳金融共同市場試驗區》的提案,建議允許在橫琴新區內人民幣與港幣、澳幣自由兌換,跨境貨物貿易、跨境服務貿易以及投融資等業務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
在橫琴島開發的宏大背景下,負責十字門會展商務組團各項工作的華發員工告訴記者,十字門會展商務組團的定位是,建設成珠三角會展業一個全新的對外窗口和連接國際的紐帶,將積極從澳門和香港引進國際會展管理經驗和著名會展品牌。同時,大力發揮會展商務組團作為澳門會展業“后花園”和產業輻射“橋頭堡”的角色。
“目前,會展商務組團的寫字樓已與仲量聯行簽訂顧問管理協議,會議展覽館將于近期與國際著名管理集團簽訂合作合同,酒店已與一國際酒店管理品牌簽訂初步合作協議。”該負責人向記者透露。
競合琶洲
這些舉措觸動了廣州會展業人士的敏感神經,他們擔心,十字門會展國際化的大格局打造,尤其是在會展軟件建設方面的發力,或將動了琶洲會展經濟的奶酪。
相比之下,“廣州會展業是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產生的‘廣交會’帶動下發展起來的,因此它的商業服務性質一直被抽象和模糊化,變成一種政府功能的服務工具。”琶洲一會展項目負責人陳先生告訴記者,發展會展業的關鍵在于“以展帶會,以會帶展”,在會議論壇舉辦方面,國際會展管理公司明顯要比中國各類機構更有經驗和資源。
談到這一點,澳門威尼斯人酒店副總裁狄沃夫不無擔憂地對媒體說,“廣州很多的展覽中心本身都想變成展覽的組織者。同時,由于沒有相應管理,在同一個城市有許多相似的展會。即使一個城市有很多的展會中心,也不能同時展示一個主題。這樣很多的展覽都在同時競爭相同的展覽客戶和消費者,這意味著展覽組織者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吸引消費者參觀他們的展覽。”
而珠海十字門會展商務組團的推出,“必將加劇這種資源爭奪戰,互相挖人才、挖客戶等等無序競爭不可避免。”劉松萍說。
不過,華發方面則持相反觀點,珠海和琶洲不但不會形成正面競爭,還可以在CEPA架構下協同作戰。理由是:一方面,廣州的強項是做市場做展覽。而十字門的目標優勢是“打造國際一流的會議中心”,因此除了強大的會議功能建設之外,十字門還將建設專業歌劇院和音樂廳,滿足多元化的會議需求。另一方面,廣州是以做“廣交會”等大型綜合展、貿易展為主,而十字門的定位是做航展、打印耗材展、海洋文化展、電子信息展、燈具燈飾展及紡織化纖展等,兩者服務的產業和面對的市場不一樣。
投資用意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這股會展地產投資熱潮中,背后的推動者基本都是地產開發商,而不是展覽公司。這就意味著,“會展熱的開發盈利重心在地產,而不是會展項目。”沛森房地產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德強認為,表面看,未來3年,廣東展館供應量會大幅度推高,實際上,展館的有效供應沒有想象中那么高。
楊德強告訴記者,地產開發商投建會展項目的用意在于長線投資,即借助“配套”酒店、寫字樓、娛樂、購物等項目的推出,炒高會展項目的物業價值。這樣一來,“地產公司可以憑借手中持有的會展固定資產抵押銀行貸款,而且,銀行給予的貸款額度是跟隨物業價值的高低做出動態調整的。所以,在中國可能產生一種‘怪現象’,即酒店、寫字樓等配套設施快快地建,而作為主業的展覽館則會慢慢地建。”
從這個角度看,“新興的會展地產投資熱潮能否撬動整個泛珠三角會展業發展,還是個未知數。畢竟,支撐會展業發展的下游產業是物流、創意廣告等等現代服務行業,硬件配套反而不是那么重要。”廣州光亞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忠順告訴記者,目前,德國杜賽爾多夫、漢諾威、法蘭克福三個會展城市已達至點、線、面一體,成為歐洲地區重要的會展基地。但在廣東,整個會展業的產業鏈搭建還很不完善,服務配套跟不上,很難催生另一個國際化的區域會展平臺。
1. 國際展覽業的產值約占全球各國GDP總和的1%,加上其他行業的獲利,展覽業對全球經濟貢獻約為8%。劉松萍說,會展業界人士公認,會展業對其他行業的帶動作用是1∶9。
2. 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吸引7000萬中外客商,經過測算,7000萬客商將拉動上海消費數百億,光是對酒店業的貢獻就達到120億。
3. 據中國貿促會的研究數據顯示,未來5至15年內,中國會展業年均增長率將保持在15%至20%左右。預計到2010年,會展業總收入將超過200億元,帶動相關行業經濟效益達2000億元;2020年,我國會展業總收入將超過1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