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北京奧運物流一樣,世博物流“蛋糕”雖大,但是多數資源被國外物流企業所占有。與國外物流企業相比,國內企業的確實力懸殊。但企業只要突出經營特色,并發揮得當,也一定能在世博物流中占據一席之地。
世博物流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物流工程,涵蓋了幾乎所有的物流運輸方式,包括海運、空運、陸運、倉儲、冷鏈物流等。2010年上海世博會因客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和信息流而形成的“五流”匯聚局面,在上海鑄造出一條輻射全國、連接世界的現代物流服務供應鏈。面對巨大的世博物流商機,本土企業準備好了嗎?
重塑物流新格局
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徐金記日前透露,作為世博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盛會,上海世博會的展品物流量預計將達17.2萬標箱(一個標箱最大可以裝35噸的貨物),用于展館建設的進境貨物流量近25萬立方米。按184天計算,預計世博會期間將會有7000萬人次客流總量。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為了將世博會的物流工作準備到位,上海市在“十五”期間便進入了備戰狀態,編制了物流業發展規劃,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以大通關為主的平臺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并完成了大的交通樞紐網絡節點建設。
有專家表示,長三角地區的經濟活動已經產業成鏈,長三角經濟區域經濟發展已由工業化中期向后期跨越,消費結構轉型和消費層次提升為服務業發展創造了更大的空間,物流配送、交通樞紐中心正在逐漸形成,為服務好上海世博物流打下了基礎。世博會的籌備將成為推動上海及其周邊長三角地區的一股強勁力量,促進該區域的經濟、物流發展進入新的格局。
此外,航運和航空市場,也因世博會的召開而變得紅火起來。長三角地區的航運業人士認為,航運實力強勁,是長三角地區的一大特點。世博物流將為長三角區域航運物流經濟創造更多增量,同時,也有望成為催化劑和推進器,為長三角經濟的航運物流轉型升級進一步加碼,為區域經濟的一體化協調發展提供動力。而為了迎接世博會,各大航空公司也提早進入了備戰狀態,以爭取更多的市場資源。
在世博會的物流商機中,會展物流是其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將會在世博會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利潤可達30%~40%,而一般的物流業只有10%左右的利潤空間。目前我國從事會展物流的企業主要是UPS、DHL等外資公司和中遠、中展運等國內實力較強的物流公司。國內眾多的物流公司一般只能為這些企業提供分包服務,提供的會展物流服務只能達到會展運輸商的水平,而不具備會展物流服務商的功能。由此可見,中國會展物流目前狀況與市場需求尚有一段距離。
談及上海對世博物流的重視,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物流不僅影響到游客對世博會的體驗,對改變上海市整體物流格局也將發揮重要作用。屆時,上海的出租車、客車租賃、地鐵以及物流貨運等地面交通運輸業都將受益。
本土企業差距大
4月2日,世博物流車輛保障合作簽約儀式在世博園區內舉行。安暢汽車牽引有限公司、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泛聯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海程邦達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與上海世博局物流中心相關負責人共同簽署了世博物流車輛保障合作協議。
據上海世博局物流中心負責人介紹,世博會期間每天將有約500車次的物流專用車輛進出世博園區,整個會期184天,共將有約10萬輛車輛保障世博物流運輸服務。世博物流運輸的通暢與否直接關系到參展者與參觀者的參展和參觀質量,因此,如何保障這10萬輛物流車輛在園區內外的順暢通行就顯得尤為重要。
記者了解到,此次簽約的4家企業中,除上海安暢和中國外運是本土企業外,泛聯和海程邦達都是外資物流巨頭。而在上海世博會選中的3家世博會指定物流服務商中,只有中國外運是本土物流項目贊助商。
業內專家指出,世博物流的難點在于,其并非完全是常態下的物流需求,而是有很強的動態性,考驗著企業的應急能力。而且世博物流對配送、運輸的時間要求嚴格,參與企業必須做到準確無誤。對此,泛聯國際貨運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世博會開展期間,每天都需要在很短時間內完成所有規定的配送工作,所以,需要人員的配備及所配備的人員都能達到最高的運作效率。如果造成延誤或錯誤,再行補救的時間幾乎沒有,這就將嚴重影響到配送任務的完成。
另有專家指出,與北京奧運物流一樣,物流“蛋糕”雖大,但是多數資源被國外物流企業所占有,國內物流企業只能打擦邊球。此番世博物流的商機同樣誘人,國內物流企業如何深入參與,仍值得深思。對此,有物流企業表示,與國外物流企業相比,國內企業的確實力懸殊。但企業只要突出經營特色,并發揮得當,也一定能在世博物流中占據一席之地。而與外資物流合作,也是國內企業參與世博物流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