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著實風風光光的火了一把。2009年中國汽車工業的優異成績讓中國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的關注度得到大步提升,2010年伊始行業資深專家表示,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將在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而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潛力也不容小覷。據官方統計,2010中國汽車零部件產值將達到7000億,令所有行業人士對行業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展會作為汽配專業人士溝通交流的最佳途徑,在行業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2010上半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展會在全國各地隆重舉行。從各個展會的舉辦情況來看,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目前的情況則可以用喜憂參半來概括。
2010年青島全國汽車配件交易會
2010年4月16日,由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摩托車配件用品業商會和青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易通全聯(北京)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和青島市會展業發展辦公室承辦的“全國汽車配件交易會暨全國汽車配件采購交易會”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來自全國的1800個參展企業,在擁有2700個展位規模的展會上,與約50000名來自國內外的客商交流洽談,親身體驗八方賓客相聚的熱烈氣氛。在這個不可替代的行業平臺上,參展企業將參加此次全國汽車配件交易會視為提升企業形象、品牌推廣營銷、拓展市場空間的高效平臺。
點評:全國汽配會是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舉辦時間比較久的一個行業展會,在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享有盛名。根據本次展會現場的舉辦情況來看,人流量稍比去年下降,但所有參展的企業和觀眾都比以往更為專業,對行業的發展目標更為清晰。
2010北京車展-零部件展
2010年4月23日,2010年北京國際車展正式開幕,北京車展是第一次實行“一個展會,兩個場地同期舉行”,新館集中展示整車、舊館集中展示零部件。縱觀本屆北京車展,與喧鬧的整車展區相比,零部件展要遜色許多。雖然參展企業數量、規模都較2008年時有所增長,但亮點不多。此次參展的零部件企業特裝展位的數量大大增加,在品牌形象塑造上有了較大進步。但與參展外國公司展示的產品相比,本土零部件的總體水平依然偏低,只在變速器等領域有些亮點。
點評:展會期間,多家外國零部件公司已在國內推出了自己的液力緩速器,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在技術方面競爭力還比較弱。與大集團或大零部件企業相比,國內中小零部件企業并沒有在車展上展示太多新產品。就展品技術含量而言,外國零部件公司要明顯強于國內企業。參展的國內中小零部件企業仍以勞動力密集型的產品為主,沒有一家公司展出混合動力系統等科技含量高的產品或樣機。在本屆車展上,國內各自主品牌乘用車企業均展示了其最新研發的發動機和自動變速器。與2008年相比,技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部分產品已進入量產準備階段。另外,自主品牌的另一個生力軍江淮汽車此次展出的4款汽油發動機和1款柴油發動機也普遍應用VVT和渦輪增壓技術。
第十二屆(上海)國際摩擦密封材料技術交流暨產品展示會
2010年5月7日,由中國摩擦密封材料協會主辦的“第十二屆(上海)國際摩擦密封材料技術交流暨產品展示會”及“第三屆國際汽車摩托車零部件專利新產品技術交流展示會”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盛大召開。
據組委會透露,本屆展覽會展示面積達到6000多平方米,吸引了來自海內外200余家企業踴躍參展,有來自3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代表出席,到場參觀的專業人士達到數千人。“第十二屆(上海)國際摩擦密封材料技術交流暨產品展示會”成為摩擦密封材料行業里真正意義上最具規模、最具吸引力的國際盛會。
點評:摩擦密封材料技術會是主要針對摩擦材料企業所舉辦的一場專業展會,參加展會的所有參展商和觀眾都屬同一領域,是目前國內少見的單一產品專業展會,已經成為全球摩擦密封材料領域最具規模、最具權威性的國際盛會。從展會參展企業和觀眾人數來看,發展勢頭非常好,為摩擦密封材料的從業人士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展示交流平臺。
2010上海國際汽車零部件展
2010上海國際汽車零部件展于6月21日正式拉開帷幕,上海國際展覽中心一二層展廳內,國內外專業觀眾和買家并不多,展覽氣氛顯得有些沉悶。問起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出口前景,一些參展商直言:不容樂觀。
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參展商表示:就眼下中國汽車零部件生產檔次而言,絕大多數還是低檔貨,想賣個好價錢還真難。兩年前,一個車輪鋼圈還能賣44美元,如今只能賣40美元。盡管金融危機爆發后,國家幾次提高出口退稅率,譬如車輪鋼圈出口退稅率已達到最高的17%,而退稅得到的好處已全部被精明的外商拿去了。
浙江某民營企業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外銷員說,人民幣升值,企業出口利潤率必然越來越低,現在我們公司出口毛利率不到10%,凈利率不足4%,如果利潤再被壓低甚至無利可圖,將逼迫企業學會放棄,譬如一些低檔次的產品只能不出口了。也就是說,將逼得企業轉變發展方式,不然就只能關門走人。
點評:近幾年,歐盟對中國的反傾銷力度越來越大。目的就是要阻止中國汽車零部件產品以低價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這樣一來對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因為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一直是以低價來贏取市場。要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源是企業一定要加強高端的產品研發,不斷突破技術開發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擺脫被別人制約的現狀。從另一方面來看,歐盟反傾銷事件將會促使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不斷促使自己,改善自身品質和應變能力從而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