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 薛婷婷 編譯
新一輪的展館建設改造熱潮
全球展覽舞臺變化活躍,堪稱世界展覽大國的德國更需要努力工作,使之保留其世界范圍的領先地位。2004年法蘭克福博覽中心在營業(yè)額的增長方面取得明顯改觀。慕尼黑博覽中心獲得歷史上第二好的成果。紐倫堡博覽中心總銷售額同比增長7% ,超過1.08億歐元。斯圖加特博覽中心銷售額飛躍發(fā)展,稅前利潤同比增長50%達2590萬歐元。然而明顯的業(yè)績未能使這些展覽企業(yè)輕松下來,他們反而加大了投資。從漢堡到弗萊堡都在建設或翻新場館。在科隆,雖然有腐敗嫌疑的負面新聞頻發(fā),還是出現了一個堪稱歐洲最具吸引力的新展覽中心。紐倫堡展覽中心擴建了一個新的4號館。斯圖加特也在建一個新的展覽中心,這個矚目已久的建筑物建在斯圖加特飛機場旁邊,展館面積10萬平方米,同時擁有一個現代化的會議中心,2007年將交付使用。
新一輪的展覽企業(yè)生產能力的競爭
德國展覽會是否出現危機?當然談不上。過去五年發(fā)生了許多變化,不變的是德國博覽會產業(yè)依然保留了領先的位置。良好的理念、信守承諾的服務、滿足不同領域需求的靈活的展覽設施、卓有成效的后勤保障,所有一切加起來構成了一個成功產業(yè)的基本條件。
新的趨勢是什么?是德國展覽主辦方之間的競爭。場地的競爭隨之而來的就是展覽企業(yè)集團間的競爭。兩年前慕尼黑博覽中心老板曼弗雷德.烏茨霍夫曾警告:“不能允許發(fā)生博覽會負成本的運作”。紐倫堡博覽會的貝爾德.狄德利希批評說:“我不喜歡殘酷竊取,價格是關鍵,爭奪的結果是勞民傷財,因為博覽會的經濟效益成問題,畢竟不能從新的展覽會中期待有高成本的付出,展覽公司改善服務是需要花錢的。參加展覽會的企業(yè)期望的是展覽主辦方給一個合理的價格,但每個人都知道對激烈競爭作出的反應是不能降價”。2005年7月在AUMA的結算新聞發(fā)布會上,AUMA的獨立董事
德國各大展覽公司的競爭緊鑼密鼓展開:科隆和柏林的展覽公司很難誘使“游戲大會”——歐洲第一個綜合性互動娛樂、信息娛樂、教育娛樂博覽會放在他們自己的地盤舉辦。四年前這個由萊比錫博覽會主辦的展覽受到輕視,當時幾乎每人都不給它一個機會。如今該展會被視為游戲迷的麥加,每年超過13萬4千名名觀眾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