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會展業在過去五年走得扎實穩健,“十二五”期間的南京會展業有何規劃和目標?在日前舉辦的首屆中國會展業年會上,南京市政府會展業辦主任尹文接受了中國經濟網記者的專訪。
中國經濟網:“十一五”期間南京會展業快速發展,從數量和規模上看具體有怎樣的增長?
尹文:“十一五”以前的會展,在南京市發展的比較少,但近年來是蓬勃發展。“十一五”期間,我們會展發展的特點,從量上來講是“急劇擴張”。這五年是南京會展數量的擴展,可能和北京上海不好比,應該和成都差不多。我們統計下來連續四年每年都是按照30%的速度增長。由于會展業的發展,也促進了地方稅收的增長。據統計,“十一五”期間會議、展覽和節慶與過去相比按照3倍的增長速度在發展,所以南京市委市政府把2009年定為全市會展年,2010年我們仍然將會展作為一個特色產業重點發展。
中國經濟網:您剛才是從“量”這一方面談南京會展業“十一五”發展情況,那么從“質”這方面,南京會展業又取得了哪些成績?
尹文:“十一五”期間,南京會展業在“質”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地方品牌的增長速度非常快,我們在2007年召開的以市政府名義首次召開會展產業大會上表彰了8個地方優秀品牌,到2009年市政府表彰了19個地方品牌,我們現在正準備明年年初的第三次市政府會展產業大會,會上預計將有30多個自主品牌受到表彰。
第二個方面就是大型會展和國字頭的展會在南京舉辦數量急劇的上升。我們定位1000個攤位以上的叫大展,2009年是18個,今年到11月統計是26個,以40%的速度在發展,這些大型展會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機床數控展,這個展以前是北京一年上海一年,首次在南京舉辦時當時主辦機構也有擔心,結果辦下來以后,他們認為創造了三個第一,第一是參展企業數量第一;第二是來參加會議的專業觀眾創造了第一;第三是簽約的訂單創造了第一。這個展覽也創造了南京的一個里程碑。
第三個方面就是國際性的大展和會議越來越多落戶南京。像聯合國這幾年在南京舉辦的南京肉類大會、世界城市論壇,這都是非常有知名度的大會,這些國際性的大會都給南京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
中國經濟網:如今迅速發展的會展業,在人才培養方面卻仍未完全匹配,不少業內人士都感嘆會展業嚴重缺乏人才,南京在這方面的情況如何?
尹文:會展人才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這幾年和人事局聯合辦會展設計、會展師的培訓,已經拿到會展師中級、初級職稱的已有260多個人,這個職稱是和長三角會展聯盟互認的,是和人事局聯合發的,有上崗優先權。
中國經濟網:明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請您談談南京會展業在“十二五”期間有哪些規劃?
尹文:我們的目標就是在“十二五”期間,仍然按照每年25%的速度發展,具體有八條措施。
第一就是市場運作、政府引導。市場和政府是互為依存、互為促進、互為發展的一個關系。我們極力推薦進行服務外包、交給專業公司去承辦,專業公司舉辦一些成功展會,我們積極推薦政府介入,給它一種政策上的信任度。我們在做兩方面的促合,我覺得比較成功的就是政府參與、專業團隊承辦,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模式。像我們今年辦了第一屆國際船舶展,我們請了中國貿促會和省政府作為主辦單位,意大利展覽公司和韓國展覽公司聯合舉辦,第一屆就有19個國家來參加了這個展會,而且這19個國家有3個國家是按照國家的團隊組團來參加展會。所以我覺得在政府參與的程度上,是非常好的。
第二就是準確定位。我們的定位是國內的會展名城、國際會展之都。
第三就是產業圍繞產業,江蘇省是一個大省、長三角是一個產業基地、圍繞產業做會展應該是一個非常好的話題。
第四是軟硬并舉,以軟為主。我們的軟件開發要服務人才。
第五是要差異發展、塑造品牌。我們找出自身優勢,緊緊抓住自身的特色,創造我們自己的品牌。
第六是擴大影響、國際合作。國際合作是我們今后的平臺。
第七就是合理規劃,聚集發展。南京正在提出服務業發展要有聚集區,我們會展業提出聚集區的概念。
第八是提升服務、完善措施。我們的服務還要進一步的提升、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使我們的會展更進一步的發展,創辦我們一直倡導的六個“一流”,創造一流的會展環境、一流的會展品牌、一流的會展設施、一流的會展人才、一流的會展企業,使南京會展在“十二五”要有質和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