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沈陽國際展覽中心傳來喜訊:歷經5天,第十屆制博會——城市軌道交通技術及裝備展碩果累累。國內11個城市的大紅條幅在沈陽國際展覽中心展廳高懸,包括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83家軌道交通領域企業、設計施工單位共曬輝煌成果。12家地鐵業主代表團觀摩了地鐵裝備制造設備,并與信號系統、電梯、工程機械、自動售票機、地鐵檢票系統、軌道監控系統、測量儀器及盾構機等多個地鐵裝備企業開展貿易洽談。
9月4日下午,一位建設單位代表從大連風塵仆仆趕來,在展廳內轉了三圈,兩個小時,他搜集的資料把大紙袋都脹破了。“以前選設備,基本上都是集團給配啥咱就用啥?,F在,我們可以在國內軌道交通最高水平的展覽會上捕捉最前沿的技術和設備,為我所用。”這位總工程師的臉上寫著對沈陽地鐵老大哥的謝意。
毫無疑問,沈陽作為東北地區首個擁有地鐵的城市,每一次“舉手投足”都會影響東北地區的地鐵建設。大連、哈爾濱、長春地鐵業主代表們不斷來沈陽學習考察,尋找建設當地地鐵的捷徑,一批批南方軌道交通企業或地鐵上下游產業鏈的企業都極力在沈陽地鐵尋找“鏈接點”。
9月3日,深圳市一家高科技公司北京辦事處市場部總監朱子急匆匆邁進北方重工集團展廳,落腳在泥水式盾構機的刀盤前。“如果這個刀盤出問題,我們有省時省力的方案。幾千萬元的盾構機在地下近
其實,在10萬名參觀者中,朱子僅是一個輕盈而短促的落腳者。很多人拿著筆記本或各種高端手機、錄像器材記錄沈陽地鐵的發展,一些外國友人對沈陽地鐵行業的崛起也艷羨不已。
有人說:一個成功的展會,將展示行業品牌和城市影響力。作為首次參展的沈陽多家地鐵單位,其駕馭地鐵產業的自信力足以傳播得更遠。
展會現場,北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盾構機分公司副總經理高凡清認真地接待每一名參觀者,不厭其煩地解答各種問題。他說,宣傳沈陽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是公司應盡的職責,這不僅僅包括來沈洽談貿易的國內外合作者,對心存渴望的市民,也應該傳遞這樣的信息:北方重工的盾構機發展離不開家鄉地鐵土壤的滋養。
至今,北方重工集團生產的盾結機先后有5臺效力家鄉地鐵,包括普遍使用的土壓平衡式盾構機,還包括成功穿越渾河的泥水式盾構機,他們承擔并攻下多項最困難的施工區間及被列為重點風險源的關鍵標段。
自豪與榮耀寫滿沈陽首屆軌道交通技術及裝備展史冊。展廳內,國內頂尖軌道設備甚至高精端技術打上了“沈陽”的標簽:沈鼓的通風系統、新松機器人的自動售檢票系統及安全門控制系統、東軟的地鐵通信系統……
2005年沈陽地鐵開工,秉持建設經濟型地鐵的理念,沈陽地鐵邁出了一條盡最大可能提高地鐵國產化比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在地鐵建設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同時,一號線設備系統節省建設投資近6億元。在地鐵一號線設備系統中,沈陽市23家企業供貨設備合同金額達11億元,一號線地產化率45.8%,國產化率76.62%。在地鐵二號線設備系統中,沈陽市24家企業供貨設備合同金額達11.9億元,二號線地產化率53%,國產化率85.8%。
不足6年的時間,沈陽地鐵企業闊步走向全國,牽引全國地鐵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