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了6.2%,雖然與7月份相比略有下滑,但依然處于上漲態勢。
自去年以來,物價的持續上漲影響到今年東北亞博覽會。近日,記者從部分參展商了解到,與去年相比,今年的人工成本以及商品的制造成本都在不同程度地上漲。以往,展會最后一兩天時,大部分參展商為了減少成本壓力,都會將展品進行甩賣處理。但是今年部分參展商明確告訴記者,展會結束后,他們不會把展品甩賣,一是選擇打包郵寄回去,或者打包參加下一個展會。“像去年那樣大甩賣的情況是不可能了。”
在全球性通脹壓力下,一些參展商表示,如果物價持續上漲,不排除明年商品漲價的可能。
麻糬成本高了一成多
去年在臺灣館購買過麻糬的人會發現,今年麻糬的價格還是20元一盒,買5盒贈1盒。但對于參展商大連臺寶達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綰莛來講,他們是少賺錢了。
“我們食品的制作成本要比去年高10%~15%。”李綰莛說,雖然今年他們通過控制管理成本等手段,沒有上漲價格,但是并不意味著明年參展時不漲價。“如果物價持續上漲,明年可能就不是這個價了。”
吉林省一家清真食品公司的技術副總裁胡鐵軍告訴記者,今年飼料等成本增加,養牛成本至少每公斤漲兩元錢,一頭牛每公斤收購價由去年的12~14元/公斤漲到今年的16~17元/公斤,“這種漲幅在牛養殖以及生產加工行業都是很少見的。”他說。
匯率變化讓利潤變小
在對外貿易中,匯率上升意味著企業產品出口競爭力降低。人民幣對臺幣匯率變化,也同樣意味著臺商商品進入大陸價格競爭優勢的削弱。
火晶工作坊經理張新告訴記者,今年他們來長春參展,在吃、住等方面并沒有感覺特別的上漲,但是人民幣對臺幣的匯率變化,讓他們的產品成本相對漲價。
“去年人民幣對臺幣匯率是1:4.9,今年臺幣相對人民幣升值,匯率變化為1:4.4。去年我賣500元人民幣的飾品,今年相當于只賣到449元錢,少賣51元錢。”他說,匯率變化,讓今年他們銷售的產品成本至少增加了15%左右。”他表示。
雇工成本增加五成
在今年推升商品價格不斷上漲的因素中,人工成本的上漲成為第二大重要因素。
今年臺商在雇人成本中,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困境。
“今年我們雇了8個人,去年每個人每天是60元,今年變成90元,我聽說有的展位雇工一天要100多元。”臺灣一家食品有限公司李經理不無擔心的表示,如果明年人工成本再上漲,他們的產品價格可能也會跟著漲了。
運費成本增加10%
今年的運輸費明顯漲價了。臺灣三叔公食品展商李女士說,今年為了參展,公司特意準備了比去年多1/3的商品,但是沒想到參展才3天就賣光了。為了補貨,她臨時從大連港調運了200件麻糬,還有100件臺灣月餅,但是,運費也比往年貴一些,只一個晚上從大連發貨到長春就花去了1600元。運費成本增加10%左右,利潤沒有去年高了。
記者走訪中發現,今年許多歷屆參展的老展商都沒有調價。“不排除企業通過其他手段降低成本的可能”。一位臺灣展商表示,但也有部分參展商表示,參展成本低,利潤高,也是他們不漲價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