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明報報道,爭議多年的香港灣仔會展第3期擴建工程至今未有定案,負責會展中心日常營運及會場租務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總經理梅李玉霞直言,會展中心的規模已從開初亞洲第二變成現在中華地區20名不入,旺季期間場地供不應求,再不擴建遲早“爆煲”,平白流失展覽客戶,影響香港經濟發展。
梅李玉霞表示,現時會展中心的實際展覽場地面積為6.6萬平方米,早已應付不到展覽旺季時的需求。“去年我們有14個檔期是全場爆滿,要連會議廳、宴會廳等地方都用來作展覽場。”她指出若將其它地方加在一起,展覽場地總面積可達到9.15萬平方米,但像擠牙膏般擠出來。例如2006年中庭改建時,會展中心曾將一個7000平方米的停車場暫時改裝成展覽場,原意于擴建后回復原貌,但現時情況根本不可能。
場地供不應求的代價,就是客人流失。梅李玉霞透露,近年來有不少國際性會議放棄在會展舉行,某程度上正是因為會議廳被挪用作展覽場;同時,排得密密麻麻的檔期,也令管理公司尋找新客戶時面對極大掣肘;令她更憂心是,現時每年在會展舉行的展覽,不少都有愈辦愈大型的趨勢,若不再增添地方,恐怕遲早留不住他們。
“以前會展中心是全亞洲第二大,僅次日本。去年只跟大中華區比較,會展面積只排26位。現時我們靠的是經驗、配套、服務水平,但長遠發展而言,擴建始終必須。”梅李玉霞說。令她欣慰是,雖受地方不足所限,但今年仍爭取到5個新展覽于會展舉辦。
梅李玉霞希望可以將實際展覽場地面積增加到10萬平方米,料能應付5至8年需求,三期選址最理想是在原址附近,然而她直言,擴建計劃連時間表都沒有,但愿可以盡快向新一屆特區政府爭取定案。
事實上,會展曾于2003年提出三期工程但不果,唯有于2006年中庭改建騰出更多空間應付需求,但在外界一直對興建第三期爭議不休時,上海去年底已動工興建一個世界上最大,展覽面積達50萬平方米的“中國博覽會會展中心”,預計2014年投入服務。
面對上海“巨無霸”即將到來的挑戰,會展中心“業主”香港貿易發展局表示,一直密切注視香港展覽設施是否足以應付需求,早前亦已把三期擴建計劃提交政府,正等待政府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