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經濟形勢令人擔憂,發達經濟體復蘇乏力、歐州主權債務危機撲朔迷離。中國經濟受國際市場市需求持續低迷影響,增速放緩。會展經濟作為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全球經濟和貿易的萎縮使得整個會展經濟受到沖擊,中國會展業發展速度隨之放緩,寧波會展業也一時難以走出“高原期”,寧波會展中心將面臨前所末有的經營壓力。
寧波會展中心高層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研判中國會展業發展的趨勢以及寧波會展業的走向,根據公司“一業為主,多元發展”經營思路,提出現階段“內外并重,多元并舉,延伸服務,推進覆蓋”的展館營銷策略,從容應對市場新變化,博擊市場新機會,努力達到穩中求進的目標。按照內外展覽市場的特點,采取相應的營銷措施。對于外埠市場,重點抓好全國巡回展的引進工作,繼續采取拜訪協會、跟蹤展會傳遞信息、聯絡感情增進友誼等富有成效的做法。對于本土市場,力求深耕會展資源,既要做好短平快的活動引進的短線項目,又要涉及周期長的扶持培育主體的長線服務項目,使營銷工作不斷延伸服務鏈,提高覆蓋率。
展館營銷的生命力在于不斷的創新,在總結完善過去行之有效的營銷做法的基礎上,突破傳統思維和框架,創新銷售辦法和路徑,形成具有寧波特色的展館銷售新模式,寧波會展中心從今年年初開始,廣泛征求員工創新建議,集聚員工的智慧,梳理形成展館營銷新思路,在不同層面上絡繹試水展館營銷新思路,不斷探索展館營銷新路徑
路徑之一:借梯登高。嘗試展館營銷服務外包。把長期以來公司難啃的大項目(國家級巡回展)發包給會展資源豐富的公司去運作。這是展館營銷的新概念,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只能摸著石子過河。公司在選擇展館營銷外包公司時慎而又慎,寧少勿濫。項目委托由公司決定,針對少數長期以來依靠公司資源和營銷手段難以引進的全國巡回展。試圖借助和調動社會資源,去完成公司想要完成的目標。現在已與一家公司簽訂了外包委托合同,一個展會項目已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另外與二家公司的外包合作正在洽談。
路徑之二:遍地撒網。公司組織營銷團隊主動出擊遍訪相關機構。根椐客戶數據庫的信息,營銷團隊按計劃分期分批拜訪協會等社會團體。拜訪中了解需求,宣傳展館經營范圍及發展方向,啟發客戶對會展業的關注度,激活行業協會的辦展引展資源,介紹相關專業展覽公司與協會對接,共同開發展覽資源。充分考慮協會參與會展業的利益,為會展中心長期發展提供不竭源泉。
路徑之三:合作開發。突破原有的思維定勢,尋求與協會建立互利共贏的營銷合作新模式。會展中心利用場地優勢和大型活動運作經驗,行業協會則利用自身的行業資源和策劃優勢,為中小企業策劃量身定做的新品發布、技術比武、培訓開發等活動,目前會展中心將此思路與服裝、模具等協會進行了探討。其中,服裝協會把會展中心作為服裝新品發布基地的合作洽談接近尾聲,強強聯合一定能綻放異彩。
路徑之四:孵化推手。會展中心充分利用展館的會展資源網絡和信息優勢,為本土的辦展機構孵化新展牽線搭橋,做好孵化新展的推手。年初公司獲悉一家國家級協會有意在寧波培育休閑類題材新展的信息,向當地一家展覽公司提供相關信息,積極促成兩家機構對接洽談,形成了明顯的合作意向。公司還為東創展覽公司推薦新題材展會項目,得到展覽公司論證響應后,公司還為展覽公司新展策劃出思路、出點子,并聯絡新展運作需要的相關媒體和協會與之接對,促成更多新展組織要素的集合。會展中心將這項工作逐步推進,爭取擴大戰果。
路徑之五:動員加盟。積極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加盟會展業。公司管理層在經營中體會到,會展中心的業務發展制約于寧波展覽市場的容量,集中表現在本地的辦展主體的數量和實力有限。公司利用國展中心稅收的優惠條件,吸引周邊城市的辦展主體落戶寧波。公司高層還在不同場合,動員有實力有會展淵源的公司和人才加盟會展業,其中寧波一家旅游公司和上海一家專業媒體已涉足寧波的會展業,并著手在熟悉的領域里開發新展。
路徑之六:借腦謀劃。借助專業會展機構的智慧,為辦展機構服務。公司與一些中小展覽公司交流中發現,由于這些展覽公司人員的緊缺,疲于展會運作,忽略或缺專業人員對新題材選擇的前期調研和策劃,針對這些情況,公司嘗試委托寧波會展經濟研究所專業人員,調研寧波優勢產業分布路線圖,匯集新展策劃基本素材與思路,為這些展覽公司謀劃新展提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