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以來,作為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系列活動之一的第二屆中國高嶺國際陶瓷藝術大賽展報名已啟動。該展是目前中國規格最高、參與面最廣的國際化、權威性陶瓷藝術展示評獎活動,單項最高獎額達20000美元,來自世界各國的陶藝家、專業人士紛紛響應報名。為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瓷博會相關工作人員忙得“走路帶風”。
如今的陶瓷會展,早已不是單純的陶瓷展銷。如何以長遠的眼光、綜合的衡量來充分發揮陶瓷會展的文化效益與品牌效益,跳出純粹追求經濟效益的“小圈子”,踏上多重效益并舉的“大舞臺”,成為多個陶瓷產區探索和努力的方向。景德鎮瓷博會目前已超出了簡單節慶會展的范疇,二三十個系列活動貫穿全年,一個接著一個連軸轉,如同一場從年頭到年尾、一年接一年的會展風潮。而且,不僅僅是景德鎮,國內多個陶瓷產區都十分注重推動陶瓷會展,不斷掀起會展風潮,促進經濟、文化、品牌等多重效益的共振共贏。
缺少文化味的瓷器不過是觸指生寒的用具或擺設,又怎能擁有更為廣闊的生存和發展空間?陶瓷會展的定位和發展,道理如出一轍。福建省德化縣,一座群山環抱的縣城。德化陶瓷以“白”見長,素有“世界白瓷看中國,中國白瓷看德化”之稱。盡管小山城看來平靜安逸、頗為“內向”,而其開放型經濟卻起步很早。早在宋元時期,德化陶瓷就漂洋過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如今,德化陶瓷產業年產值上百億元,八成以上銷往歐美、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是我國最大的陶瓷工藝品生產和出口基地。如何在挑戰重重的國際國內市場中站穩腳跟?德化陶瓷深諳“僅做產品不如精做文化”之道。多年來,德化縣以提升“中國瓷都?德化”影響力為目標,除了到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城市辦展覽,還跨出國門,到洛杉磯等國際大都市舉辦德化名瓷展覽會。另外,舉辦了臺灣德化白瓷鑒賞展、中韓陶藝家作品交流展、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節德化瓷史瓷藝展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精品擔綱、文化為本、交流為媒,使德化“千年瓷都”的深厚底蘊和文化芬芳在一次次精品展示、一場場交流研討中自然流轉,沁人心脾,德化陶瓷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山東省淄博市也積極走出國門辦會展,樹立淄博陶瓷“當代國窯”的國際文化形象。2011年,由淄博市人民政府和英國薩里郡議會共同主辦的中國淄博陶瓷文化展覽會在世界陶瓷強國之一的英國開展,1000多件蘊含濃郁中國文化特色的陶瓷藝術精品讓英國觀眾大開眼界。觀展的英國肯特公爵表示,親身感受到了令人驚奇的中國陶瓷歷史和當今中國陶瓷生產的先進技術工藝,中國淄博陶瓷文化展覽會舉辦得非常好,為促進兩國間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肯特公爵還特意給承接淄博陶瓷展覽的英國薩里郡藍特寶展覽館發去了感謝信。
充分發掘陶瓷會展的潛能,成就經濟、文化、品牌等多重效益的疊加“共振”,需要在會展中整合文化、藝術、科技、交流、競爭、貿易、旅游等諸多元素。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便是典型之舉。這一陶瓷博覽會是我國目前唯一由商務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等部門共同參與主辦的陶瓷類國際化專業博覽會。自2004年首次舉辦以來,景德鎮瓷博會緊緊圍繞推動國際文化交流、促進世界陶瓷發展的主題,9年中吸引了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計3600多家參展企業前來展示和貿易,旅游觀光人員突破200萬人次,已逐步發展成為重要的世界陶瓷文化盛會、國際陶瓷貿易平臺。從千方百計邀請企業客商來參展,到主動參會的企業客商應接不暇,9年,是一個不斷豐富與成長的過程。從最初的參展采購、技藝交流,到逐步增加內容和亮點,包括高科技陶瓷成果展、宜家家居等知名采購商加入、世界陶瓷城市市長峰會、中國高嶺國際陶瓷藝術大賽展、國際藝術陶瓷拍賣會、千年窯火傳遞等等。其中,不少配套活動并不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更多的是陶瓷文化的“大展示”、景德鎮品牌的“快傳遞”,從而也促進了經濟效益的提升。2012瓷博會共策劃了五大類三十余項配套活動,信息流、人才流、資金流熱烈匯聚,參展企業達到712家,從湖北、浙江、上海等省市慕名而來、主動到會的采購商達10余萬人次,內貿、外貿訂貨額分別達90150萬元、15192萬美元。
在各個陶瓷產區聲勢浩大的會展風潮中,地方政府的主導作用突出。除了地方自辦會展之外,各地政府紛紛出臺扶持政策,以展位補貼等多種方式,鼓勵企業參加國內外的相關會展。福建省德化縣每年從縣財政撥出500萬元作為專項經費,為企業外出辦展參展承擔運輸費、展位費、宣傳廣告費,還派專車為企業免費運送參展樣品。政府還統一訂購廣交會展區,設立德化工藝館,幫助企業解決館位困難,統一打出德化品牌,形成規模效應。在德化政府的鼓勵下,該縣平均每年有100多家企業外出辦展參展。龍鵬集團是德化縣一家骨干陶瓷企業,80%以上的產品出口到歐美市場,年出口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曾海波深有感觸地說:“在政府的牽線搭橋下,這些年來我們相繼到法國、美國等歐美國家參加有關博覽展銷會,開拓了視野,搭準了脈搏,拓展了市場。” 讓會展“四重奏”交響磅礴
在第七屆中國宜興國際陶瓷文化藝術節舉辦前夕,行走在五大陶瓷產區之間,感受著他們對于陶瓷會展的熱情與追求,心中不免激情涌動。我們期待著,陶文化節上一件件光華閃耀的陶瓷藝術品,能夠成為一節節樂章,演奏出集品牌、產業、文化、精神于一體的氣勢磅礴的會展“四重奏”。
奏響會展“交響樂章”,需要將陶文化節作為一個品牌來精心打造,使陶文化節成為陶都宜興的城市會展品牌,朝著規模化、個性化、國際化、品質感、權威性的方向,逐步發展成宜興城市形象的代表之一;需要將陶文化節作為一個產業來努力經營,集中力量充分挖掘和發揮聯動磁場效應,給經貿、商業、文化、旅游、餐飲、交通等多個產業注入發展動力,不斷釋放會展產業“以一帶十”的效應;需要將陶文化節作為一種文化來悉心發展,充分展示其底氣十足、活力四射的非物質文化形態,不斷提升民眾的藝術情趣和審美水平;需要將陶文化節作為一種精神來傾力弘揚,集合多方的智慧和努力,激發和體現城市精神,讓這一曲會展交響更為振奮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