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國際清潔產業博覽會近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北京商報記者在現場觀察到,較往屆博覽會,本次博覽會場內的參展商與專業觀眾較前兩屆均有所減少,行業內部分龍頭企業甚至在本屆直接缺席了展覽。對于相對專業的展會來說,面對各種不利因素導致規模萎縮的窘境,主辦方或許面臨展會定位、營銷、管理等多方面的重新調整。
博覽會專業觀眾稀缺
據本屆博覽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張琦介紹,本次博覽會展出面積達1.5萬平方米,匯集了來自全球的100余家參展商,博覽會開放期間平均每天有1000多位專業觀眾。然而,北京商報記者在展覽會第三天現場發現,來此的現場觀眾并不多。“今天(8月3日)算是這三天里人多的了,周末附近的居民來這兒參觀。前兩天的人更少,博覽會幾乎快成"內部交流"了,只是各家參展商之間的交流。” 北京一輕日用化學(集團)有限公司一名負責人無奈地表示。
北京日光精細(集團)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則表示,之前的展會他們也有參加,相比較而言,本屆博覽會現場專業觀眾稀缺,這三天他們一筆訂單都沒有達成。問及是否會參加下屆博覽會時,他表示有猶豫。(000737,股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參加博覽會,展覽展示是一方面,招商是更重要的目的。然而,博覽會并沒有達到他們的期望。海特斯(北京)洗滌服務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本屆博覽會的觀眾不是他們對口的采購商,他們達成的交易項目只是他們業務的一小塊,交易額不足以抵償他們的參展費。作為博覽會戰略合作伙伴的Diversey在展覽會第三天更是已經全部撤展。此外,在現場也難覓如寶潔、雕牌這些清潔“行業大牌”的身影。
資料顯示,第三屆中國國際清潔產業博覽會是由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中國清潔產業可持續發展聯盟、貿促會輕工行業分會、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中國感光學會光催化專業委員會、中國衛生有害生物防制協會共同主辦,北京創制國際會展公司承辦的首個政府支持的高端清潔產業博覽會。
博覽會定位不清晰
針對博覽會現場專業觀眾稀缺的現象,組委會張琦表示,因為博覽會涉及的行業太多,他們每年會重點邀請某些領域的專業觀眾,因而可能會出現專業觀眾不全面的情況。
據了解,本屆博覽會的參展范圍包括了清潔機械與設備,洗滌、干洗機熨燙設備、清潔劑、清潔工具以及清潔產品零配件及原料、有害生物防治以及OEM(原始設備制造商)和ODM(原始設計制造商)。從個人和家庭的洗滌日化產品到工業和公共設施的清潔設備,以及生物防治產品、物業管理產品,本屆博覽會都有覆蓋。
張琦表示,博覽會的目的是要搭建一個大的平臺,共享清潔領域國內外先進的理念。對于博覽會的期待,張琦表示組委會希望這不僅僅是一個發展客戶達成交易的平臺,更是可以為參展企業提供開拓新市場的機會。
對此,北京綠傘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翟江認為,這種大而全的覆蓋面是博覽會定位不夠清晰的表現。在其看來,個人家庭的洗滌日化產品與公共設施的清潔設備雖然都屬于清潔這個大產業,但他們各自面向的專業觀眾是不同的。翟江表示,他們花費20萬-30萬元參加這個展覽會,主要是希望能夠進行品牌的宣傳推廣,而博覽會現場觀眾并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主辦方不應該為了辦展而辦展,在辦展之前應該有一個明確的定位”。
專業化才具生命力
來此的參展商普遍認為,主辦方在招展時,如果參展商涉及不同領域,那么其邀請的專業觀眾也應當各有涉及。但是,現實是這種大而全、面面俱到的展覽會是很難做到的。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儲祥銀表示,目前展覽會的能量被夸大,展覽會對于搭建一個產業平臺的作用是被高估的。他認為展覽會只有專業化才具生命力,在全與專兩者之間,展覽會應該更注重專。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會展專業負責人才表示,所有的展覽會都必須要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參展商會無所適從,觀眾也不知道該不該去參加這個展會。一個展覽會如果主題定位不清晰,是不能夠長期發展下去的。
王春才表示,主辦方若是希望展覽會定位為產業鏈,那么也應該選擇產業鏈的某一段,而非整個產業鏈。“一個展覽會不應該隨隨便便戴上產業鏈這個帽子,應該有明確清晰的定位。那么參展商、專業觀眾都能有一個明確的概念,權衡是否參加展會。”王春才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