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為亞洲第一會議目的地城市,成為眾多會議活動、展覽活動的理想舉辦地。與其他亞洲城市不同,新加坡以更富有包容性的平臺而著稱,每一場在獅城舉辦的展會或者會議,其對亞洲的每一個國家市場都有強大的吸引力。那么對于中國的旅游、會議客戶來說,新加坡究竟意味著什么?6月27日,亞洲最大的旅游商務活動——亞洲旅游節在北京舉行推廣活動,本刊記者專訪新加坡旅游局展覽與會議署署長潘政志先生,不僅介紹了本次亞洲旅游節的亮點,而且對中國發展會議、獎勵旅游業提出建議。
《會議》雜志:新加坡享有“最佳國際會議城市”和“亞洲最佳會議城市”的稱號,對于中國客戶來說,新加坡在舉辦會議、開展會獎旅游業務方面的獨特優勢是什么?
潘政志:首先,新加坡具有非常優越的地理位置,這種優越不僅僅是指交通方面,在經濟方面,新加坡對于中國來說可以說是走向世界的第一站,通過新加坡中國客戶可以尋找到更多國際商機。同時,新加坡也是歐美企業進入亞洲的一個平臺。其次,新加坡會展活動對于亞洲各個國家具有很強的輻射力。在新加坡有很多展會都是可以輻射到東南亞、東亞等地區,因為新加坡本身的市場并不大,所以新加坡的展會大都是以亞洲市場為主,市場輻射能力更強;第三,新加坡擁有一系列先進的會議、展覽設施,還有上百家酒店可供選擇。2010年還新增了兩處度假勝地,既有針對商務客戶的濱海灣金沙娛樂城,也有適合親子游的圣淘沙奇幻歡樂港,都是吸引中國客戶的開展會議、展覽或者獎勵旅游的絕佳場所。
此外,新加坡與中國的文化差異不大,簽證便捷,來越多的中國客戶會選擇新加坡作為開展會議或者獎勵旅游的目的地。
《會議》雜志:中國的出境旅游人數持續增加,尤其是在會獎旅游方面,那么中國客戶在新加坡舉行或參加會議、會獎旅游活動,新加坡旅游局將提供哪些幫助?
潘政志:確實,中國出境旅游客戶逐漸增加,在支持方面,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資金方面的支持,針對高質量的活動將提供一定數額的補貼,根據不同的項目來確定不同的獎勵政策;另一方面是非資金方面的支持,在網站推廣,戶外推廣等方面將提供更多幫助,比如最近來自中國的很多會獎旅游團隊對旅游項目要求比較精致、大氣一些,所以在這些方面旅游局也會提供一些幫助。
《會議》雜志:今年是第四屆亞洲旅游節,那么本次亞洲旅游節有哪些亮點?活動中將有哪些中國元素?
潘政志:第四屆TravelRave亞洲旅游節將于10月21-25日在新加坡舉辦。利用持續增長的亞洲休閑與商務旅游契機,本次亞洲旅游節將邀請旅游業界領袖和專家分享知識與見解,發現新的商業機會和深入挖掘亞洲旅游市場潛力。去年亞洲旅游節的與會人數創下新高,達10,700人次,同比2011年增長12%,其中超過90個國家代表參與,其中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印度、香港及中國為前五大與會國。2013 TravelRave亞洲旅游交易會(ITB Asia)、亞洲旅游業領袖峰會、亞太旅游目的地投資論壇等多項活動。
今年無錫市旅游局將作為參展方來參加本次旅游節,這也算是活動的一個亮點,除此之外,還會邀中國各地旅游類政府機構到亞洲旅游節參觀觀摩,以此提升亞洲旅游節在中國的知名度。通過這次系列的推廣活動,希望更多中國客戶關注亞洲旅游節,吸引整合旅游產業鏈上不同的企業來參加。
《會議》雜志:中國的會獎旅游、會議發展還處在比較薄弱的階段,您對此有什么建議?
潘政志:中國游客群體不斷壯大,消費能力迅速崛起,中國將持續引領亞洲旅游業的增長,為旅游業界提供充滿吸引力的市場,也促使中外旅游業者不斷加強對中國消費者的關注。新加坡也在繼續學習和改進,在亞洲來說,新加坡的MICE發展比較成熟,我認為中國未來的市場潛力非常大,一方面,在硬件設施方面,中國需要注意更新和創新,創造更加有利的硬件條件;另一方面就是整體軟實力需要提升,通過有效的方式來整合旅游產業鏈上的各個元素,使之形成默契的配合,規范發展。
后記: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報告指出,在未來五年,中國將有超過4億的游客出國旅游;到2020年,中國出境游市場預計組織1億次出行,相應創造近2350億美元的價值。這種強大的市場潛力需要更好地被消化,新加坡作為亞洲發展會議、會獎旅游最為先進的國家,的確有很多經驗值得借鑒,因此,如何在未來與之形成更有效的互動與合作,才是中國MICE產業真正需要關注的焦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