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530億美金、35萬平方米、2500家參展企業,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賣家和買家、觀眾8萬多人——這是2014年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家具展的規模。而在1993年展會剛起步時,中國國際家具展面積只有3000多平方米、觀眾上千人。
2014年,中國國際家具展走過了20年歷程。盤點這20年,從實實在在的數據,發現巨變非常驚人。是什么成就了上海國際家具展今日的地位?展會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展會的成功對中國家具行業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消費日報記者采訪了上海國家家具展的兩大主辦方——中國家具協會和上海博華展覽公司。在家具展會20年華誕之際,回眸并梳理出一個對中國家具行業具有思考、借鑒意義的20年歷程。
朱長嶺:中國展覽行業的一個典范
——答《消費日報•中國家居》記者問
朱長嶺——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作為中國家具業的行業首長,對媒體發布見解、回答問題,向來以謹慎著稱。但是,談起對20年發展起來的中國國際家具展覽會的評價,他卻一反常態,在接受《消費日報•中國家居》記者采訪時,一點也不吝嗇言語,高調對記者直言:中國國際家具展,是一個產業與展會成功合作的典范。
國際贊譽、國內追捧的展會
和其他很多家具展會不同,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家具展,是中國家具協會和上海博華展覽公司兩大主辦方傾力合作而成的,而兩大主辦方都是在各自領域的領軍者。中國家具協會,作為中國家具行業發展方向的引領者,20年來為中國國際家具展傾入了巨大的精力和心血,同時也通過展會有力地推動了中國家具行業的發展。用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的話說,中國家具協會和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合力辦展,以展覽為突破口發展行業,經過20年的磨礪,中國國際家具展已經成為行業的一個典范。
朱長嶺向《消費日報•中國家居》記者介紹,20年來,中國國際家具展對國內家具出口、訂貨、設計的提高,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帶來了企業訂貨量的增加,也推動了玉環、安吉等家具特色區域的發展。此外,中國家協和上海博華通過中國國際家具展為行業服務,為企業服務,因此受到企業的追捧,出現了參展商一位難求的局面。各地方政策為鼓勵企業參展也紛紛開會部署,對中小企業的參展,個別地方還有對企業的參展補貼。同時,展會通過對參展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更好地為行業、為社會服務。
中國國際家具展推動行業發展的另一個重點,是促進了家具上下游產業鏈的結合,比如在展會上做沙發布的企業就與沙發企業實現了上下游產業鏈的對接。同時,美國家具采購商把美國協會組織進口和出口的會議也移師上海召開,俄羅斯的客商也在展會上召開吸引投資的會議。
而參展企業在這一巨大的國際平臺上,也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發展動力。據了解,20年來,很多企業在展會上實現了銷售、出口的巨大增長,比如顧家工藝、敏華等家具企業,就曾創出在展會第一天定下200多個貨柜的銷售記錄。家具企業訂貨量的增加,說明在專業水平提升的同時,也獲得了經濟效益。
多層級、長遠性合作共贏
短短20年,中國國際家具展不僅趕上了國外具有半個世紀歷史的頂級家具展,也在國內占據了行業領軍者的地位,中國國際家具展成功的因素是什么?朱長嶺指出:精誠合作、團結辦展,是展會走向成功的精髓。他特別指出,這種合作是一種多層級,具有長遠目光的不斷加強、不斷創新的合作方式。
據朱長嶺介紹,20年來,中國家協和上海博華,一直在不斷探索合作方式、經營模式,審時度勢地調整中國國際家具展辦展方向,鼓勵企業和設計的創新,加強國際交流,向世界20多個媒體發布原創與設計。在辦展取得很大成績后,雙方致力于家具行業設計水平的提高,設計師的自身水平提高。從初期引進國外設計師的設計,到目前以中國設計師自己的設計為主。雖然目前與國外頂端家具設計還有差距,但新中式家具設計在逐步得到市場的認可。這些都是雙方合作為行業做出的有目共睹的貢獻。
未來展會發展方向
中國國際家具展未來發展將向何處去?將會面臨什么樣的挑戰?這是整個家具行業都在關心的問題。對此,朱長嶺提出電商是展會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中國國際家具展20年,經歷了一個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過程。網上登記參展的觀眾從1.5萬,增加到三四萬,針對一些地方展會拒絕電商參展的實際情況,中國國際家具展將順應市場的巨變,瞄準國際市場的發展,今年在展會上不僅要舉辦有居然之家等品牌企業參加的電子商務研討會,還邀請電商大客戶現場訂貨。
朱長嶺表示,目前,中國有7萬多家家具企業,其中就有1000多家參展。社會在發展、行業在發展,展會也在發展。目前,各個地方的家具展層次也逐步提高,中國需要環境友好企業,家具需要專業化分工,同時還要解決城市環境問題,傳統文化也通過設計元素體現在家具設計中。
•一個多層級合作共贏的成功展會 •一個以獨創設計引領行業升級的展會
•一個國內業界首肯的展會 •一個電商參與的展會
•一個在國際受到贊譽的展會 •一個扎實穩健、一步一個腳印的展會……
答《消費日報•中國家居》記者問——
王明亮:精誠合作做世界一流家具展
作為中國國際家具展覽會創始人之一,上海博華展覽公司董事總經理的王明亮爆料,他自己從事展覽業已經有35年歷史。王明亮在博華公司擔綱、成為掌舵人之前,在國外就已經是一個資深的辦展人。此后,他把國際知名的大型展覽公司引入了國內,新模式、新理念促進了國內展覽業的發展。
共同培育世界一流家具展
短短20年,中國國際家具展不僅趕上了國外具有半個世紀歷史的頂級家具展,也在國內占據了行業領軍者的地位,中國國際家具展成功的因素是什么?對此,博華展覽公司和中國家具協會一樣不約而同地提到了精誠合作、團結辦展的作用。
在接受《消費日報 中國家居》記者采訪時,王明亮表示:如果說蓬勃發展的中國家具產業造就了“中國國際家具展覽會”的輝煌,那么,家具行業協會與專業展覽公司的緊密合作是展會成長的基本保證。20年前,中國家具行業也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春天,一直以來,在中國家具協會領導的協作、關心下,充分發揮了行業協會的指導與協調功能,組織各省市家協聯合地方企業協同參展。而成立于1998年的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是國內展覽業首家中外合作企業,開創了中國展覽業的先河。
上海博華展覽憑借專業化運作能力和強大的海外招商影響力吸引了眾多境外參展商,當歐美地區一些設計新穎、質量上乘的家具產品敲開了中國家具市場的“大門”,紛紛呈現在國內普通百姓面前的時候,人們贊嘆不已,為之心動,從而形成了海內外展商共濟一堂,相得益彰的繁榮場面,其國際性交流的特質初露端倪。在今年慶祝中國國際家具展覽會20周年的展商寄語中,許多參展企業表示,中國家具行業從傳統中走來,是展會將他們從地方帶向了世界,從小作坊發展為大企業,家具出口連年翻番,功不可沒。
事實也是如此,中國國際家具展覽會的不斷成長促進了中國家具的出口猛增,2013年中國家具出口531億美元,而意大利家具自上世紀90 年代至今,出口額一直徘徊在100億美元上下。從階段性發展來看,從1996年的不足10億美元,到2000年的35.6億美元,再到2005年的137.6億美元,再到2010年的337.2388億美元,家具出口額呈百位數增長。其中受益于展會輻射效應的長江三角洲地區浙江等省市的家具企業更是受益匪淺,從浙江省家具行業和顧家工藝的發展壯大中可以窺見一斑——2000年浙江省家具全行業家具出口額為2.5億美元, 2005年達到22億美元,2012年是84.26億美元,呈直線型增長。
引領中國家具業健康持續發展
中國國際家具展對行業、企業發展明顯的推動作用,從企業對展會的追捧上能得到很好地證明。上海博華展覽公司董事總經理王明亮說,中國國際家具展覽會舉辦20年了,展覽會重要的價值是品牌,是歷史的沉淀。從20年過往看,企業對展會的選擇有幾個方面考慮:第一、是展會能不能帶來訂單,能不能帶來觀眾,能不能帶來效益。第二、是展臺的位置。第三、是得到好的服務。第四才是價格。
從參展商對展會的心理排序,可以看出展商的心理取向。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國際家具展得到了廣泛而深度的認可:2014年展會還沒開始,2015年的展位已經預定出了600家展位,其中85%交了訂金。從中不難看出企業對中國國際家具展的追捧和信心。
更重要的是,中國國際家具展還具有巨大的發展后勁和潛力,遠大于國外其他大型家具展。據統計,從2008年到2013年以來,國外很多知名展會在走下坡路,下降幅度在5%到10%左右。 2014年,意大利米蘭家具展已經進入第53個年頭,今年米蘭家具展的面積在50萬平方米左右,和這樣的國際家具大展相比,上海家具展剛剛20年就達到了35萬平方米,在規模上已經差距不大;而在訂貨程度上差距在縮小;展會活動也比米蘭展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