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負責人蔣某知錯不改大放厥詞“你能把我怎么樣?”
參展商痛斥:“會多展覽”行為惡劣
廣州會多展覽有限公司冒用新快報社及其它媒體的名義、商標進行招商事件又有新進展:廣州會多展覽有限公司對外宣稱展會的另一家主辦單位廣東電視臺汽車會展頻道,其有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從未授權會多展覽有限公司進行任何商業活動。對于這種冒用主流媒體名義及虛構的事實對外招商、對外宣傳及組織展會的行為,該頻道保留一切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的權利。
而在昨天展會現場,不少參展商發現新快報等媒體并非此次展會的主辦單位后,紛紛表示“被騙了”。但廣州會多展覽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蔣某卻依舊大放狠話:“說我詐騙?詐騙又怎樣?找公安局來抓人啊!”其甚至稱“我爛仔一個,你真要搞,我打死你們”。
請人旺場 逛了幾圈就走人
11月28日上午11時許,新快報記者再次來到展會現場,雖然不少參展單位的工作人員在賣力地介紹公司的項目和服務,但總體而言,到場的人并不算多,十余個較為靠后的展位都比較冷清。
其中一名參展商黃先生告訴記者,上午10時許,數十名年近花甲的“參觀者”來到展場內,讓原本十分冷清的展場看上去旺了不少。不過,這些人手里提著一個同樣的袋子,都是由兩名工作人員集中帶到展場,而且只在場內走來走去,完全沒有進去店里咨詢。“很多人都是幾十歲的老人家,有的穿著打扮都很普通,甚至有的還穿著拖鞋進場。”黃先生說,這些人與該展會宣稱的所謂海外置業、留學及高端房地產等主題格格不入。“我問了一下,其實他們就是收錢過來搞旺場子的,每人40元。”黃先生說,這群“參觀者”在轉了幾圈后便陸續離去。
某海外投資顧問公司的工作人員何小姐(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提及的參展商均為化名)表示,今年5月份,她們公司還參加過一個類似的展會,但并不是“會多展覽”舉辦的。“那次的人流量比現在要大很多,一天就能做成十單生意,相比之下,今天一個上午過去了,進來咨詢的人寥寥無幾。”何小姐還表示,主辦方的服務態度也很一般,“讓工作人員拿個插座都要等很久”。
貨不對板 參展商直言上當
據何小姐介紹,廣州會多展覽有限公司在發給她的招商簡介中,確實提到新快報社是主辦單位“他們的宣傳冊標明主辦單位里有‘新快報’和‘廣東電視臺’的名字與LOGO。”何小姐說,正是看到有媒體是此次展會的主辦單位,他們公司才考慮參加的。“現在可供選擇的展覽數量比較多,是否由媒體主辦的,是我們選擇的重要因素。”何小姐坦言,他們很看重媒體在宣傳方面的資源,“因為通過什么途徑去宣傳,會直接影響客流”。
而當黃先生得知廣州會多展覽有限公司冒用新快報的名義進行招商時,他直言自己是“被騙來的”,并稱該公司“這種行為太惡劣,膽子太大”。
另一參展商許先生說,他是28日上午看到新快報的報道后,才得知自己是被忽悠的。許先生說,去年他們公司曾參加過新快報社主辦的一個展覽,效果很好。這次一聽招商的工作人員介紹是新快報社主辦的,就花了近11萬元訂下一個6米×6米的展位。而且他們在與廣州會多展覽有限公司談合作的過程中,對方除了打著“新快報、廣東電視臺共同主辦”的旗號以外,還承諾會邀請多個房地產公司及3000名業主參加,讓許先生不需為客流問題擔心。
但28日開展后,滿懷期待的許先生卻大失所望。“當時承諾的三家大房地產公司,只來了一家。所謂的3000名業主,也不見蹤影。”許先生說,參加這樣貨不對板的展會,已讓自己很惱火,自己本想通過相關途徑討回公道,但因擔心現在展會還在繼續,如果搞大了,自己之前的投入就打了水漂。“所以我現在是即使知道被忽悠了,也只是有苦說不出,敢怒不敢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