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京津冀三地貿促會的首次聯手,并著手抱團搭建會展平臺,三地通過資源整合和產業對接,未來將會有一批新會展項目產生。在京津冀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北京會展業將在其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又將有哪些機遇?
機遇1 三地貿促會聯手搭建平臺
去年底,北京市貿促會、天津市貿促會、河北省貿促會在京共同簽署《京津冀貿易促進協同發展合作備忘錄》,意在通過打造國際性經貿交流活動和會議展覽協同發展。
“今年我們將聯合舉辦一系列新展會活動,通過會展平臺讓京津冀各領域發現商機、促成合作。”北京市貿促會新聞宣傳部副部長楊宇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京津冀三地會展一直在為所在地做服務貿易促進工作,整合資源進行實質性對接的合作不多。此次的京津冀貿促會合作對于北京貿促會來說,所做的便是把河北和天津的商機總結推薦出來,同時,促進會展項目等資源的流通,積極引導河北天津成為北京會展的大后方 。
相比于長三角、珠三角兩個區域會展城市硬件和管理優勢,京津冀地區一直處于發展趕超階段。長三角地區早在2006年以長三角城市會展聯盟開始搭建合作溝通平臺,而京津冀城市會展則一直是各自為營。
機遇2 津冀緩解北京會展短板
會展的舉辦需要硬件設施和城市配套政策來支撐,而展覽面積小、交通環境差一直是北京會展業的短板。“成本居高不下,辦展的硬件條件也不好,展覽面積小,這是讓主辦方很難受的。”雅森集團總裁謝宇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據了解,目前落戶天津武清的京津冀會展產業孵化基地項目已經與國內8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建成后將具備承辦國際、國內等各大型汽車展會的能力。天津國家會展中心及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等展館和項目的籌建都將緩解北京會展的硬件問題。
機遇3 北京會展業借勢轉型
隨著京津冀三地的貿促會逐漸清晰的定位并分工協作,北京會展業在這種新的形式下可以借勢更好地規劃發展。
楊宇表示,此次合作上,北京初步表達了的需求,北京的側重若往“高精尖”發展,天津、河北則可以著手匹配做出承接。“北京會展業需要跟城市定位緊密結合,選擇適合北京定位的展覽項目,逐漸向高端轉型。”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會長陳澤炎表示。也可以發揮北京會議上的優勢,增強北京的吸附性,把周邊具有規模的會議引進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