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6日,第二屆中國•銀川老年產業博覽會圓滿落幕,展會4天的時間里共吸引了4.5萬人次進場觀展。此次展會吸引力110家知名老年產業品牌入駐,展覽總面積8000平方米,規模比去年增加了4倍……由此可見,會展經濟是人氣經濟,更是開放型經濟。
近年來,我國展覽業快速發展,已經成為構建現代市場體系和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重要平臺,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推動作用逐漸增強。尤其是在經濟新常態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大力實施,將在很大程度上推進沿線城市的會展業發展。銀川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城市,今后要把與會展業發展相關行業“串”起來,與“一帶一路”沿線中心城市一同打造“會展聯盟”,充分發揮會展經濟在城市發展中的作用。
為適應經濟新常態,銀川市政府提出,不斷挖掘三產潛能,今年著重在電子商務、文化旅游、現代物流和發現培育新增長點四個方面集中用力,提高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發展水平。
在推動第三產業發展上,銀川把會展經濟培育成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銀川市為進一步扶持鼓勵會展業發展,通過設立第三產業發展專項引導資金,提出在銀川展覽規模以4000平方米(200個展位)為基數,給予20萬元獎勵;每增加4000平方米(200個展位)將翻倍獎勵,最高不超過50萬元。展覽規模以4000平方米(200個展位)為基數,給予10萬元宣傳費用補貼;每增加4000平方米(200個展位)的翻倍獎勵,最高不超過30萬元。申請獎勵的展覽會舉辦天數應達3天以上(含3天)。
一方面是政策的扶持鼓勵,另一方面銀川市也積極主動走出去,與其他省區市對接尋求合作。據銀川國際會展中心副主任范志剛介紹,目前,銀川市正加強與阿拉伯國家和地區以及大中城市和周邊區域內中心城市的合作,由政府牽頭,重點培育煤化工、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休閑旅游、農產品開發、機械裝備制造等具有本地特色的品牌展會,鼓勵創辦一些規模大、影響大綜合展會,逐步培育出一批具有寧夏特色的專業性會展,爭取創辦一些在國內甚至國際上能夠有影響力、有知名度的綜合性展會,從而促進銀川市會展經濟和地方優勢產業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