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全球最大規模的照明展——廣州照明展正式開幕。但在展會次日,某展臺就發生倒塌,展位旁邊的展會次道已經封鎖,直至下午1時左右,展位的修補工作才大致完成。
采訪倒塌展位周圍的參展商了解到,該展臺是在首日閉展后倒塌的,次日開展時才發現,所以沒造成人員傷亡。但由于封鎖了次道,對周遭參展商造成了較大的影響。據內部人士透露,本次展臺倒塌是由于展商對搭建商堅持壓價,只為節省兩千元用料與制作費用而造成的。
其實,展臺倒塌已經不是新鮮事。今年4月9日,深圳電子展搭建現場,一展臺發生倒塌殃及隔壁展位一起坍塌,現場混亂,所幸現場無人員傷亡,幾乎在同一天重慶網絡展又發生一起展臺倒塌事件。然而,在5月24日,即將開幕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模具技術和設備展覽會發生也展臺坍塌事故,展商設備受損嚴重,附近展臺受其影響也一同倒塌。那么,展臺經常發生倒塌,到底是誰之過呢?
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展臺倒塌的背后是搭建行業的無序惡劣競爭造成的。如今,展裝公司數量多,競爭也異常激烈。一些中小型的展裝公司就會承接一些參展預算成本很低的訂單,這也讓一些參展企業看到了一些議價的空間,于是向展裝公司再度壓縮預算成本,這讓展裝公司迫于無奈,還是硬著頭皮承接低價訂單。
然而,讓展裝公司更加郁悶的是,不少參展商在網上隨便找一家設計公司出一套效果圖,然后再找其他展裝公司進行報價。展裝公司為了做成生意,只好相互壓價,導致展臺設計方案報價過低,展臺的質量無法保證,就只好利用破舊、重復利用的材料進行搭建。某業內人士透露,不少客戶都跟他們強調,只要展臺不倒,用什么料子都可以。
展裝市場混亂,價格戰打得火熱,惡性競爭降低了整個展裝行業的水平,這就可想而知展臺倒塌是為何發生的了!
當然,這也與上層監管不力、任其泛濫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譬如中國第一大展廣交會,就因其主辦方監管得力、展館及主承建方審圖嚴格、搭建商違規成本高等原因,展臺倒塌事故鮮有發生。因此,展酷觀察員認為,一套科學合理的監管機制對于展裝市場來說是十分必須的,另一方面來說,如果場館方和主辦方招商規范,作為會展產業鏈末梢的展裝行業也會有良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