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展覽業發展如火如荼,成為構建現代市場體系的重要平臺,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今年三月份,國務院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展覽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為我國展覽業的規范發展提供了政策依據。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業務四處處長徐興鋒日前表示,全球展覽業發展向東亞轉移,品牌展會仍集中在歐美,而我國展覽業“領頭羊”也在悄然生變。
徐興鋒指出,我國展覽業發展趨勢呈現四大特點。首先是會展格局開始改變。隨著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的落成,一些大的品牌展覽轉移到上海。國內的會展“領頭羊”悄然生變,從前的“北上廣”走向 “上廣北”。
第二,展會的運營方式發生變化。巨大的中國市場吸引大量的世界展覽大鱷進入。資本進入展覽項目的同時,歐美又呈現不同的特點。德系講究合作,英系則是全盤收買。而全盤收掉又逼迫國內企業開始采取相應對策。
第三,民營辦展主體迅速擴張。中國有三類辦展主體,政府、商學協會和企業。在這三類主體中,政府辦展受到約束,商學協會因為體制問題是在維持。而民營辦展近幾年擴展非??臁?br />
第四,新形式的運用如火如荼,線下線上融合發展。曾有人提出網購會不會影響到實體展會,徐興鋒認為網購電子商務影響的只是交易類的一些展會。展覽承載的更多功能,絕不是電子商務能夠代替的。但新形式的運用,在展會運營的發展勢頭十分強勁。
此外,從國際上看,展覽業大體發展趨勢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向東亞轉移,二是品牌展會仍然集中在歐美。
為什么品牌展會留在歐美地區?徐興鋒分析有三點原因:第一,有大量的專業買家。第二,展覽的主辦方能為展商和買家提供優質中立性服務。第三,展覽的創新。為辦好展會,歐美主辦方會進行很多設計方面的創新。而以上這三點正是需要中國展覽主辦機構去認真學習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