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從傳說的軒轅黃帝在石城山鑄鼎開始,五金在永康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孕育了華夏五千年五金文明史。
這是一段傳奇的經歷:富有深厚稟賦的永康五金進行了一次次蝶變,在現代市場經濟發展中大放異彩,造就了一座享譽中外的中國科技五金城。
這是一座城市的印記:敢闖敢干的永康人用一場盛會的成長改變了一座城市的發展,將“永康五金”賣到全球各個角落,見證著永康的每一次發展。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繁榮到升級,從傳統到現代,回顧中國五金博覽會20年的成長,就像一個初長成的亭亭玉立少女,歷經風雨洗禮,愈發生機勃勃。
2014年,永康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51.4億元,比1996年增長約10倍;財政總收入69.2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8.8億元,分別比1996年增長31倍、36倍;連續多年入圍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今年躍升至第74位……
榮獲“中國五金名城”、“中國五金之都”、“中國門都”、“中國口杯之都”、“中國電動工具之都”、“中國休閑運動車之都”、“中國家居清潔用品之都”、“中國炊具之都”、“中國五金采購基地”、“中國門業采購基地”等諸多“國”字號榮譽稱號,而在1996年以前,永康還僅僅是一個小小的“五金之鄉”。
一串串數字,一項項榮譽,探究永康這20年發生深刻變化的背后,不但因為永康擁有一個五金產業,一座中國科技五金城,更是因為“中國五金博覽會”這張燙金的名片。20年的牽引發力,以及產業、市場、展會、電商平臺互促發展,成就了今天永康這座享譽五湖四海的城市。
今年9月26日,中國五金博覽會將迎來她20歲生日。20年的成功實踐,讓她當之無愧載入中國會展經濟發展史冊;而今繼續創新發展,更使她動力強勁,有力牽引永康“二次出發”,朝著建設“兩美”永康,打造國際化現代五金名城闊步邁進!
會展產業的“動車頭”
回顧中國五金博覽會的創辦歷程,不得不對現任浙江省省長、時任永康市委書記李強寫上一筆。在當時“辦與不辦”的爭議聲中,他在關鍵時刻果斷決策,力排眾議,最終拍板。終于,1996年10月6日至9日,永康舉辦了以“讓永康五金走向世界、讓世界五金匯集永康”為主題的’96中國五金新產品博覽會,從此拉開了中國五金博覽會在永康舉辦的序幕。
據當時組委會保衛組統計,’96中國五金新產品博覽會開幕式的參觀人數達到10萬,用“萬人空巷”來形容當時的永康一點也不為過。
與熱鬧的開幕式相比,商交成果更是讓該市上下歡欣鼓舞:總成交額達5.89億元,其中出口創匯1720萬美元,科技成果轉讓累計285個,發生金額1383萬美元,并取得四個意想不到的效果:自發參加開幕式的人那么多,匯集的五金新產品這么多,五金機械產品的交易這么熱鬧,科技成果交流如此“一拍即合”。
首屆博覽會“小試牛刀”,此后每年一屆,連續不斷,且一屆比一屆精彩。
2011年,隨著永康國際會展中心建成,為中國五金博覽會等大型展會的舉辦提供了硬件保障,也為永康會展產業的發展邁上新臺階提供了支撐。中國五金博覽會前15屆,舉辦地一直利用中國科技五金城創辦伊始建造的6萬多平方米的室內市場舉辦。而到2005年,第10屆中國五金博覽會舉辦時,因硬件設施落后以及海內外客商云集、展位快速增長,這個曾經被譽為具有超前意識的室內市場已顯露擁擠不堪的窘境。
2009年3月,中國科技五金城集團斥資10.8億元建造永康國際會展中心,2011年9月正式建成啟用,成為永康市有史以來投資最多、單體面積最大、檔次最高的會展建筑,總用地17.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6.2萬平方米,由10個展廳、序廳、辦證樓以及廣場組成,擁有室內標準展位3500個,室外展位1500個。
第16屆中國五金博覽會正式遷至新落成的永康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這里以現代化、高品質、大容量的雄姿,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賓客,使中國五金博覽會展出面積從原來的萬余平方米增至8萬平方米,將永康會展產業推向了更廣闊的舞臺。
今年將舉辦的第20屆中國五金博覽會繼續保持了火爆的招商招展態勢,展出規模持續擴大,到現在申報企業有2026家,比上屆增加30家。申報特裝展位面積2萬平方米;標準展位2710個,比上一屆增多122個。經過嚴格審核,已有1501家企業取得參展資格。其中,有1258家企業取得標準展位2021個,243家參展企業取得特裝展位面積1.6萬多平方米。
有人曾形象地把中國五金博覽會比喻為永康會展產業發展的“動車頭”,牽引著一組組動車快速奔馳。
在中國五金博覽會這一龍頭的帶動下,永康的會展產業蒸蒸日上,從“一枝獨秀”變成“百花齊放”:門博會、機械裝備展、農展會、建材家居展、汽車展、網貨節等等多個知名專業展會,近年來紛紛聚首永康,舉辦展會的頻率越來越高,成功實現從單一展會向多元化辦展、從低層次向高層次、從區域化向全國化甚至國際化方向轉變。2014年以來,永康國際會展中心已舉辦各類展會33次,展出規模50.6萬平方米,交易總額211.3億元,今年全年辦展將達到28次以上,不斷加速運轉的會展產業成為永康現代服務業發展一大亮點。
區域經濟的“推進器”
會展產業被經濟學家稱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和“發動機”。以中國五金博覽會為龍頭的會展產業在促進國內外貿易和投資往來的同時,對永康五金產業和市場發揮了巨大帶動和促進作用,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拉動作用,對高端產業要素集聚和形成具有強大推動作用。
中國五金博覽會舉辦的19年,正是永康五金培育、發展、壯大的19年,永康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最大五金生產基地和專業市場。同時依托永康這一中國重要的五金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以及中國科技五金城這個最大的五金產品集散中心,中國五金博覽會快速發展。
可以說,中國五金博覽會的壯大為企業提供了一個面向國內市場的最大平臺,這個平臺不斷成長壯大,給每一家身處其中的企業帶來了市場機遇,豐富了永康的產業集群,完善行業產業鏈,給永康經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天行集團前身是一家從事小五金制造的家庭作坊。從4000元資金、40平方米工廠、4名生產工人的小五金家庭作坊起步,成長為現在銷售收入、上繳國家稅收以每年近30%的幅度遞增的龍頭企業??梢哉f,天行集團能取得今日傲人的成績,五金博覽會功不可沒。
“五金博覽會剛開始舉辦我們就參展了,企業在歷屆五金博覽會上打響了品牌,尤其在銅產品出口方面一直呈上升趨勢?!碧煨屑瘓F辦公室呂主任說,是五金博覽會幫企業樹立了形象,現在合作多年的老客戶有不少是在五金博覽會上“結緣”的。
像天行集團一樣,中國五金博覽會不僅帶動了一大批本地企業成長壯大,創出品牌,走向國際,還有力地推動了永康五金產業升級發展。每一屆博覽會,都成為眾多國外商賈巨頭云集的盛會,俄羅斯、巴西、意大利、澳大利亞等100個國家的客商都在這里淘金。可以說,中國五金博覽會為永康走向世界提供了機會,也為世界了解永康、接觸永康提供了平臺。
不僅如此,五金博覽會對中國科技五金城市場的帶動作用更加明顯。每年五金博覽會開幕后,市場商品交易、企業產品銷售都高潮迭起,國內外訂單、加盟商接踵而來,對提升市場產品檔次,促進企業參與國際合作競爭、加快市場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促進了 中國科技五金城市場的繁榮。
據統計,1997年,永康全市自營出口總額只有6000萬美元,到2014年達49億美元,17年間增長約81倍。今年上半年,中國科技五金城實現實體市場成交額203億元,同比增長4.5%;網上市場交易額120億元,同比增長22%,相當于實體市場成交額的一半多。
城市發展的“大面包”
會展經濟有個非常通俗形象的定義:“城市面包”。據國際博覽會聯盟(UFI)估計,一次展會本身收入與所帶來的相關產業產值之比是1∶8,甚至是1∶10。也就是說,如果某次大型展會本身賺了1萬元,那么永康的餐飲、住宿、娛樂、旅游等相關產業至少要賺8萬元。
近年來,永康把現代服務業發展放在突出位置。早在2009年,永康就推出三產扶持政策,明確了市場、旅游、現代物流、會展、信息服務業等的扶持政策。
2012年,《永康市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出臺,著力構建以五金國際貿易、會展、科技金融、商務為重點的現代生產性服務業體系,不斷增強服務業對永康區域中心城市能級提升的貢獻率,以推進現代服務業又好又快發展。隨后,永康市還相繼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印發永康市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暫行管理辦法的通知》等,加大對會展獎勵力度,不斷為會展業保駕護航。
正是在政策推動下,以中國五金博覽會為龍頭的會展產業不僅自身發展強勁,在相關產業帶動和產業融合上也有了新突破,充分助推了市場升級和城市發展。
中國五金博覽會是中國科技五金城不斷成長的參與者與見證人。1992年,永康市委、市政府為了使五金產業發展步伐邁得更快些、更好些,建成一座占地500畝的中國科技五金城,這也就是后來聞名海內外的“中國科技五金城”,使永康會展產業有了最初的舞臺。
從此,中國科技五金城周邊相繼出現眾多高樓和市政設施,九鈴東路、望春路等道路兩邊的建筑、金都市場等陸續拔地而起。一個以中國科技五金城為中心的商業圈逐漸形成,使得永康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結構和功能也得到合理調整和配置。更為關鍵的是,隨著中國五金博覽會的不斷發展,為中國科技五金城創造直接經濟價值18億元,并形成超過10多億元的無形資產。
中國五金博覽會的發展和層次提升,不僅對外提升了永康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對內也有力地推動著永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促進了永康城市規模、功能和結構的調整與升級。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頭腦中的永康概念一直就是勝利街、解放街一帶的老城區。于是,很多城市功能的設置和市政建設都是圍繞這個老城區進行。
永康國際會展中心的建成,帶動了永康城市東部的開發建設。永康交通、通信、酒店和城市環境保護、市容美化等一大批現代化工程,無不借助每年中國五金博覽會舉辦之力加快推動,直接或間接拉動永康經濟的迅猛發展。
一批批城市改造、道路建設、公共交通、生態環境等重點工程的實施,加快城市發展步伐,并實現了大跨越:永康城市框架拉開,基礎設施完備,綠地面積大增,城市功能完善,高樓大廈林立,城市建成區面積迅速擴展至39平方公里,是1992年的13倍,城市整體功能全面提升,向城市現代化邁進了一大步。
以中國五金博覽會為龍頭的會展產業還給永康帶來巨大的綜合效益,負責展會工程、服務、運輸以及廣告的各類衍生公司隨之紛紛涌現,為中外廠商推廣品牌、交流協作、拓展市場提供了窗口,也為旅游、金融、交通、酒店、餐飲的興旺和市政設施建設提供了機會。
中國五金博覽會等展會所帶來的綜合效益正在不斷發力。據初步統計,2014年,永康國際會展中心直接收入(不包括企業訂單)將近1億元,相當于2000年至2011年13年的水平,拉動相關產業增加值8億多元。
“互聯網+展會”的“新時代”
其實,早在2003年第八屆中國五金博覽會開始,就首次開通了“網上五金博覽會”,除了在網上發布展會信息,還把展館、展區分布、參展商品等內容發布到網站上,方便采購商隨時查找感興趣的參展企業。
在2013年第18屆中國五金博覽會上,“中國?永康五金指數”發布,同時進入國家商務部“商務預報”欄目向全球發布。由此,“中國?永康五金指數”成為我國五金產業的權威指數,提升了五金產業定價話語權。
面對“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中國五金博覽會打造“智慧會展”,讓展會真正全面地擁抱互聯網。
2014年第19屆中國五金博覽會,同期舉辦首屆中國(永康)網貨節,以及首屆跨境電商高峰論壇,都與新技術新形勢進行了及時有效的對接,展會的互聯網因素初露鋒芒。
本次網貨節前期進行了一個月的招商,吸引了1500多家企業參加,展品種類多達10萬種,涵蓋了居家日用、廚房用品、小家電、健身器材、戶外用品、五金工具、電動工具、小五金、機械設備等九大類別。據統計,首屆網貨節訪問量達65.4萬人次,發生交易額1.59億元。
第20屆中國五金博覽會將繼續推出“智慧會展”APP手機軟件,讓客商真正感受智慧與科技帶來的便捷與高效。通過掃描“永康國際會展中心”微信公眾號進入軟件系統,就可以查詢展位位置、展示產品及參展企業等信息。
今年以來,五金城集團又打造了“智慧市場”及“尚五金”電商交易平臺,將線下的資源整合到線上,打通線上線下市場,力主建立全國最有影響力的五金產品網上交易平臺,呈現出強勁勢頭和良好前景,已吸引山東臨沂、遼寧營口、寧夏銀川等地五金實體市場紛紛加盟落戶,平臺注冊會員達6萬多個,今年5月20日試運行以來,平臺已實現總成交額6500多萬元。
此外,五金城集團還對中國五金博覽會的官方網站進行升級,新增了交易功能,可以讓無法實地參加展會的客商通過網上平臺瀏覽采購。網上五金博覽會實現了從單一觀展到參展、交易并舉的多元化轉變。
“互聯網+展會”是展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五金城集團公司總經理夏霆表示,今年第20屆中國五金博覽會上,將繼續推出“智慧會展”、第二屆中國(永康)網貨節、網上五金博覽會等活動,繼續引領“互聯網+展會”的新趨勢。
市場與展會互促共進,實體同電商融合發展。中國五金博覽會在20年的發展進程中,走出了一條“立足產業和市場發展會展經濟、依托重要展會做強產業和市場”的特色發展之路。
誠如永康一會展業內人士所言,沒有中國五金博覽會,就沒有永康的會展產業和永康及中國科技五金城現在的發展;而永康及中國科技五金城的發展,也一直支撐著中國五金博覽會的壯大,推動中國五金博覽會的不斷創新和提升。在未來的發展中,中國五金博覽會必將以嶄新的風貌,為永康這座美麗城市書寫出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