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展銷會、房交會、羊絨皮草服裝博覽會、名優農特產品展銷會、海鮮文化節……連日來,遼陽市各種各樣展會高潮迭起,一個接著一個,讓人目不暇接。會展經濟,為遼陽第三產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會展行業是一項新型朝陽服務產業,其涉及行業多,影響面廣,關聯度高,潛力巨大。按照國際通用的計算規則:會展本身每贏利1元,便可帶動相關行業贏利11元。因此,會展經濟,越來越被業界普遍看好。在我國,會展經濟正方興未艾。現在,以京廣滬為中心的會展業已呈現由東向西、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內陸中部區域轉移的態勢。對我們來說,大力發展會展經濟正當時。
但從目前來看,我們許多地區對會展經濟并沒有重視起來,大規模、上檔次的品牌會展偏少,亟須提升品質和規模。有的地方停留于“官辦”階段,靠政府來推動,市場化程度低;有的展會還屬于“馬路展銷”,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水平不到位,沒有形成品牌優勢。
經濟新常態下,大力發展會展經濟已成為突破瓶頸、轉型過坎的重要節點。積極適應新常態,會展經濟升級迫在眉睫。實現經濟穩增長,除了要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步伐外,還應重視會展業對經濟的推動作用,以展會活動為載體、招展引會為突破、政策引導為支撐、完善設施為基礎、強化服務為保證,立體化推動會展經濟實現新的跨越。舞活會展經濟龍頭,帶動整個經濟發展。
大力發展會展經濟,當前需要做的是以下四件事:
做“存量”文章。已有的品牌展會要更好地與地方優勢、市場經濟、群眾需求相契合,在差異化、精細化、專業化上下功夫,進一步做優、做精、做強,打響品牌。
做“增量”文章。要立足新興產業,尋找機會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新興展會。同時,要利用既有品牌展會,同步舉辦相關專業展覽,放大品牌效應。要加強與相關組織、協會的有效對接,再合作推出一批特色展會。
做服務文章。以優質服務提升“含金量”。要提升會展業的信息、文化、安全服務能力,提高展會的現代化、信息化、人性化水平,建立完善的安全預案,強化安全管理,提升安全設施,確保各項展會萬無一失。
做市場化文章。要積極引進市場機制辦會展,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發揮企業和市場主體作用,逐漸擺脫“官辦”色彩,進一步釋放市場主體活力,使會展經濟真正發揮出龍頭作用,帶動相關產業實現“1帶11”的蝶變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