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擁有產業和區域優勢”。日前,沈陽市副市長宋琦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強調說,沈陽舉辦的“制博會”和“韓國周”等,都是依托沈陽產業和區域優勢辦展的成功范例。
繼2006年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之后,沈陽再一次將目光投向國際性大型活動。近日,沈陽市申辦了2007中國沈陽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博覽會,將于6月9日至10月9日在沈陽世博園舉辦,沈陽是第一個舉辦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博覽會的城市,在此之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沒有在哪個國家舉辦同類展會活動。
沈陽市有關官員表示,舉辦世界遺產博覽會,可以利用世博園園藝景觀與世界遺產有機結合,而且將進一步增加城市文化內涵,加速沈陽向現代新型城市、生態城市轉型。
據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沈陽市在“十一五”期間,將依托產業、區域和市場優勢,全力打造品牌會展項目。到2010年,沈陽會展項目數量將達到225個,形成國際性、國家級、區域性、地方性等四個層次的展、會、節三大領域的會展品牌項目體系。
實施品牌化戰略
據有關人士透露,從2007年開始,沈陽將全力培育國際會展品牌4個,即中國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東北高新技術博覽會、中國沈陽韓國周和中歐經濟峰會。其次,將重點打造包括中國沈陽國際汽車工業博覽會、中國沈陽國際消費品交易會、中國沈陽國際農業博覽會、中國沈陽文化產業博覽會、東北亞中小企業博覽會等6個國家級會展品牌項目。
除上述已經舉辦的展覽項目外,今后還將開發8個東北地區會展品牌項目,創辦10個以上的地方文化旅游會展品牌項目。在各類展會中,專業性展會將達到85%以上,綜合性會展項目控制在15%左右。另外的一組數據顯示,2007年,沈陽會展項目數量將達到185個,會展經濟交易額將實現1280億元,會展業總收入有望達到5.3億元。
為發展會展產業,沈陽在場館布局上,將建設三足會展服務區結構。即王家莊會展服務區、五里河會展服務區和棋盤山會展服務區。以此改善沈陽申辦國際性、國家級會展活動硬件上的欠缺。
令業界關注的是,投資30億元正在建設中的沈陽新世界國際會展中心,除擁有超大型會展的承辦能力外,還包括酒店、大型商場、酒店式公寓等多個組成部分,建成后將成為世界級的會展舉辦場所。據其投資方香港新世界中國地產有限公司高層稱,建成后,將在環境與設施上超過香港國際會展中心。
服務和人才是轉折之痛
盡管沈陽有關方面稱,沈陽是繼北京、上海、廣州之后,第4大會展城市,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卻是,沈陽是外資公司最早涉足的會展二線城市,曾令沈陽會展業界緊張不已,然而,先后在沈陽設立辦事機構的新加坡環球萬通會展有限公司和德國杜塞爾多夫展覽公司,并沒有進入項目運作,只是進行了市場調研。
相關人士表示,國際會展業巨頭入駐這件事本就足以表明,沈陽將成為會展業在東北地區競爭的重要城市。沈陽會展業在擴大規模的同時,需要改進服務,需要加強交流、溝通信息、聯手合作,需要在品牌會展項目和優秀會展服務企業間搭建對接平臺。
和其他會展城市面臨的同樣的問題是——人才資源匱乏。專業人才的匱乏直接導致服務缺少規范,展會數量少和檔次低。盡管,沈陽以舉辦會展營銷培訓班來緩解人才短缺,但需求還遠遠無法得到滿足。
民營生力軍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沈陽市民營會展企業的增長率為30%,民營會展企業舉辦的各類展覽會在規模、效益上都有提高。有鑒于此,沈陽市政府正在逐步淡出辦展主體。與此同時,沈陽市會展業協會推出會展行業管理規范、品牌展會培育計劃、展覽人才培訓工程、展會評估工作體系等。專業人士認為,這些舉動表明沈陽會展業正由高速發展逐步走向成熟。
值得關注的是,由沈陽市政府承辦的“制博會”、“汽博會”、“沈交會”、“房交會”等展覽項目已移交給專業展覽公司承辦,沈陽的會展產業正在向市場化過渡。據悉,一些仍由沈陽市政府承辦的大型會展活動,如“韓國周”、“冰雪節”、“迎春燈會”等,也都加大了企業參與承辦的比重,逐漸向商業化、市場化發展。
據沈陽展覽業協會2006年的會展計劃顯示,要開展專題調研,結合沈陽市會展工作會議,要深入各企業開展調查研究,寫出有質量有針對性的調查報告,如行業協會如何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市場經濟條件下展覽會的規范與管理等,進一步強化行業自律,規范展覽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