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規模大、知名度高的展覽會能為舉辦城市帶來多達幾十萬的客流量和幾億元的收入,并帶動旅游、交通、運輸、餐飲、酒店、翻譯、廣告、裝潢等諸多服務行業的發展。
展覽業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是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它反映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狀況,揭示著有關行業的發展方向,對經濟社會發展發揮著積極的推動作用。2005年7月27日,聯合國國際經濟和社會分類專家小組在法國巴黎宣布:在所有經濟行為的國際標準產業分類中,會議和展覽業屬于獨特的一部分。這就明確了展覽業在國際范圍作為一個重要產業的地位。
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展覽活動空前活躍,在全球展覽業中異軍突起,展覽的總規模年均增長近20%。同時,無論是展覽會的數量還是質量都實現了質的變化,辦展主體不斷增多,展覽場館規模不斷擴大,為各相關行業特別是酒店、餐飲、旅游、物流、交通等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不少城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中央從多個層面肯定展覽會在推動經濟及文化交流、促進商品流通和產業發展等方面的重大作用。2005年,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在首屆中國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上發表演講時指出,中國展覽業要走法制化、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的發展道路,這為中國展覽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2006年,我國展覽業的行業立法不斷完善,一系列旨在扶持、促進和規范會展業發展的政策法規陸續出臺,其中知識產權方面的立法工作成為會展立法的熱點。中國展覽業的國際化進程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把進軍中國市場的重點轉向了與擁有優勢會展資源的國內會展企業的合作。同時,全國各城市之間掀起了新一輪區域合作高潮。合作領域逐步深入到組展、場館經營、教育培訓等多個領域。展覽業內活動異常活躍。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舉辦的業內交流活動大約有20次,同2005年相比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其中,第二屆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成功舉辦,國際展覽業協會第73屆年會在北京召開,兩項活動均吸引了全球同業的目光。
我國展覽業不僅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而且還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積極力量,能夠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事業中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一個規模大、知名度高的展覽會或交易會能為舉辦城市帶來多達幾十萬的客流量和幾億元的收入,并帶動旅游、交通、運輸、餐飲、住宿、酒店、翻譯、廣告、裝潢等諸多服務行業的發展。據業內有關機構調查,展覽活動的產業關聯效應高達1:10。同時,展覽作為大型展示交流活動,能夠集中公眾視點、凝聚各方力量、展現科技進步、培育城市精神、引導時尚潮流、鞏固經濟優勢、優化產業結構。好的展覽會甚至能發展成為一個城市的“名片”,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廣交會是中國目前歷史最長、層次最高、規模最大、商品種類最全、到會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綜合性國際貿易盛會,素有“中國第一展”的美譽。依托其影響力,廣州周邊地區出現了百展爭雄的格局。據不完全統計,廣州地區每年舉辦各種展覽會上百個,其中國際性展覽占1/3強。同時,廣州周邊地區的展會也蓬勃發展,區域性展會成為廣州展覽會的主流,既有國家級的會展,也有國外的來華專業展,還有民營展覽機構所辦的各類專業展。會展業的發展也提升了城市建設的水平,廣州市政府近年來投入巨資,在改善城市基礎設施、環境整治、市容美化、強化城市功能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
創建和諧展覽業是展覽業參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當前,我國展覽業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和諧因素,管理不完善、經營不規范、重復辦展現象嚴重、地區發展不協調等等,都是需要展覽業界著力研究、解決的問題。我們要按照依法治國的精神,健全展覽業法制建設,規范展覽市場秩序,加強對從業人員的法制教育,增強法制觀念,創造展覽業發展的良好環境。要發揚求真務實的精神,探尋展覽業發展規律,按市場規律辦事,從以行政導向為主轉向以市場導向為主,增強展覽業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能力,鼓勵會展主體走向更加廣闊的國際市場。要重視展覽業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進一步確立展覽業在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地位,成立全國性行業協會,完善展覽產業鏈,發展相關服務環節,健全展覽業服務體系。要從全球視角審視我國展覽業,主動融入國際展覽市場,積極尋求國際展覽合作,培育品牌展覽會,增強中國展覽業的國際競爭力。
展覽業的健康發展需要與展覽相關配套行業的全力支持。我國展覽業應借鑒發達國家支持展覽業的慣例,尋求必要的財政和稅收政策支持,根據全國展覽業發展規劃布局,完善產業政策,在交通、通訊、海關、商檢等方面,為有關地方發展展覽業提供便利。例如,在中部崛起和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進程中,中部地區展覽數量不斷增加,辦展質量逐步提高。以武漢、長沙、鄭州為代表的區域會展中心城市正在蓬勃發展,武漢的“國際機電產品博覽會”、鄭州的“全國商品交易會”、合肥的“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長沙的“國際農博會”等,都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中國地區會展業經過最近幾年的建設,已經具備了大發展的基礎。這令人矚目的發展得益于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中部地區會展業的硬件設施不斷完善,各地投資興建了一批規模大、設施全、智能化、人性化的現代會展中心。其次,中部地區會展業產業鏈不斷延伸,產業化進程正在加快。從事展臺設計與搭建、展品運輸與報關、會展咨詢等業務的專業會展服務公司大批涌現,會展業專業化程度顯著提高。再次,中部地區省市成立了會展行業協會或會展管理辦公室,在規范展覽市場發展、強化展覽行業自律、加強行業自身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我們相信,在全國展覽業管理者和從業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展覽業一定能夠繼續朝著法制化、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的方向快速健康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