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房博會、房交會相繼在海口會展中心隆重上演。
這場同城的房展會大戰,讓海南的房地產業界和不少公眾都感到有些意外。原本風平浪靜的海口房展業,突然掀起波瀾,也引來了頗多的揣測與質疑。有人拍手稱好,認為結束了壟斷,可以提升海口房展會的服務,給樓盤項目提供了另一種展示選擇;也有人擔憂,一年四次展會對于這個小市場明顯偏多,有可能造成資源重復浪費。
展會2次變4次
依托獨特的自然資源,海南房地產發展較快,成為推動海南經濟穩步前行的重要力量。如何搭建一個平臺,展示濱海城市建設成果,同時也為房地產項目宣傳促銷,為消費者購房提供方便?房展會在海口應運而生,歷經數年發展,已逐步成為海南本土較有特色的品牌會展,每年舉辦春秋兩屆。
由于這個目前還算是新興行業的房展業尚沒有規則,也基本上沒有裁判,房展跑道上惟一的參賽者———海南圣威爾會展有限公司顯得閑庭信步。據海口一些會展業的資深人士透露,會展進入門檻不高,成本低,“海口房交會”可能已經為它的承辦者帶來了不菲的收益。但是這個基本上沒有規則和沒有裁判的行業,也帶來了強有力的競爭者。
具有政府背景的海口旅游投資控股集團不僅擁有海口會展中心,還擁有旅行社等資源,它通過聚合海口房地產界的有關人士,強勢介入海口房展會,冠名為“2007中國春季(海南)旅游房地產博覽會”,提出“旅游+地產”概念。今年4月12日至15日,房博會在海口會展中心隆重舉辦。僅過了15天,房交會也在同一地點高調舉行。兩會的承辦者都宣稱,還將在今年的“十一”黃金周前后再舉行秋季房展會,這意味著小小的海南房地產市場,一年有了四屆房地產展會。
房展會猛然增加到四次,眾人對此褒貶不一。
有人認為,海口同時出現兩個房展會是好事,終結了壟斷。對房地產商而言,同一個時期有兩個房展會,多了一個選擇機會,也多了壓價的籌碼;對購房者來說,一個城市里同時舉辦兩個房展會,無疑是多了一個貨比三家的集中場所。
但也有人分析,海南房地產市場還太小,市場購買力有限,一年舉辦兩次房展會已經飽和了,現在再多兩次房展,且幾乎同時舉行,其負面效果會逐步顯現。
競爭催生新格局
在公開場合,兩個展會的承辦者似乎達成了默契,互相不拆臺。雙方在很多場合都表示:“兩個展會特點不一樣,不會有負面影響,雙方屬于良性競爭,這對消費者有利、對房地產商有利、對海南樓市有利!”但暗底里,業界人士還是能夠看出雙方都在暗自較勁。雙方都制定了優惠政策,提前大半年招商,業務人員一個樓盤一個樓盤跑,在接攬業務的過程中,人情有時能起到絕對性的作用。當然,并非所有房地產商都捧場,有的樓盤干脆兩邊都不參加。
盡管海口旅游投資控股集團是后來者,但其合作伙伴都是房地產營銷界的資深人士,又有強大的財力后盾,高調喊出了“我們不是商業化運作,不以盈利為目的,房博會以公益工程為主。”在房博會的開幕式上,海旅邀請來了北京、上海、山西、浙江等十個省市的知名電臺主持人,并與各媒介合作,向全國宣揚海南健康島的樓市。為了使“旅游+房產”的策劃落到實處,房博會承辦者在美蘭機場開設了“房博會看房巴士”,會展現場開設購房講座,請律師、銀行等專業人士為市民提供免費咨詢活動,甚至將商場的抽獎活動也帶入了房博會。
房博會的一系列創新動作對房交會形成了較大的壓力,房交會的承辦者對發展商和市民的服務意識也比以往有了較大提高,不得不跟進采取綜合便民、利民看房和購房措施,把會展內容搞得熱鬧些。
客觀地說,房博會吸引的多是大盤、名盤和新盤,如天津泰達的比華利山莊、魯能的海藍椰風、上海建橋的榮域等等,而房交會吸引的多是舊盤、小盤,現房居多。兩方在規模上相差不大,各具優勢,吸引人氣方面也沒有太大的差別。
海南九愚會展有限公司有關人士評析,從目前還看不出明顯的差異。但從長遠看,海旅集團由于擁有海口會展中心等明顯的資源優勢,會在以后的角逐中顯現越來越多的競爭力。
傳統房展應升級
繁華背后,需要的是對市場的冷靜思考。復蘇不久的海南的房地產市場容納不了太多的展會,而政府在這方面缺乏調控之手,房展會的競爭矛盾主要由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來解決。
一位姓陳的開發商告訴記者,房展會的價位之爭、檔期之爭的背后,是承辦公司之爭、房地產開發商之爭,總之,房地產行業的上游與下游統統卷入紛爭之中,概莫能免。市場資源的合理配置要經歷實踐的洗禮。他們公司只能參加一屆房展會,如果選擇錯了,效果不理想,不僅造成損失也會錯失銷售時機。
理性的購房選擇與開發商對品質的追求正成為樓市重要的發展脈絡。房展會具有樓盤扎堆多、可比性強、便捷、直觀性等優勢,可以省去購房者踩盤路途上的時間和費用,在海南房地產穩步發展的未來會有較大的市場空間。
開發商莊先生認為,目前海南房展會尚處于初級階段,深圳住交會的發展軌跡可以借鑒。而今,深圳住交會已發展成為住宅產業鏈條、業界信息總匯、行業新聞熱點、業界人士培訓課堂,其做大、做強、做實的功夫值得海南同行思索學習。
深圳的做法至少會給我們這樣一個啟示,未來的房展會將向兩極分化,一種形式類似購房超市,成為流通領域之中的企業,不再是臨時的一場“宴席”;另一種形式是在原有房展會的基礎上加大擴展力,使其更具包容性,類似一次“地產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