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會展補齊短板“變道換向”
發布時間:2017-01-19 更新時間:2017-01-19 作者: 點擊次數:4564
2015年,濟南市全年舉辦各類展會165場,這個數量僅僅與2013年的156場展會數量基本持平。與展會數量沒有大幅度增加伴隨的還有另一個尷尬,那就是濟南“展會規模不大、檔次不高”,至今沒有一個會展項目獲得國際展覽聯盟的UFI認證,在行業內有影響的展會更是鳳毛麟角,缺少拳頭展會支撐。
今年7月,隨著總建筑55萬平方米、展覽面積14萬平方米的西部新會展中心打下第一根樁,濟南會展業在展館上已經能夠在未來躋身全國一線會展城市標準。補齊展館“短板”的濟南,正在會展業專門管理機構、策展公司、扶持政策等會展業發展的軟件上向世界展覽業一線梯隊國家取經。
12月21日、22日,由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濟南市分會、濟南西城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16濟南會展經濟發展論壇”將在濟南舉行。屆時,國內會展業專家學者將匯聚一堂,圍繞會展助推城市經濟轉型升級、“四個中心”建設以及濟南會展業發展定位與未來崛起路徑等議題進行探討,爭取早日實現濟南會展業“變道換向”發展。
1 德國展覽委員會AUMA功不可沒
德國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會展業。36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有70座城市擁有自己的展館。室內270萬平方米的展出面積約占世界總展出面積的四分之一,世界頂級的專業博覽會有三分之二是在德國舉辦。
德國展覽委員會AUMA即德國貿易展覽業協會,是由參展商、購買者和博覽會組織者三方面力量組合而成的聯合體。在AUMA統一協調下,德國各博覽會的目標和主題非常明確,展會重復現象極少。這種強有力的行業協會對目前國內會展業存在嚴重的跟風現象、爭搶客流、相互壓價的低層次競爭無疑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市場之手”。
市場調控的有效離不開德國政府的參與。德國的展館均由政府投資,究其原因,除了展館投資大、回收慢、社會效益大大超過其本身經濟效益外,政府可以通過展館及展館經營來對展覽市場進行市場調控也是重要原因。
2 美國出臺折扣或獎勵吸引會展落戶
過去10年中,在美國參與會展活動的人數下降了三成以上。但強大的自我調節能力讓很多城市仍然花費巨資興建或擴大會展中心。眾多飯店、會展中心、會議中心和游客管理局為了使會展活動能在自己所在的城市舉行,會給會展策劃者提供誘人的折扣或獎勵。對那些商業經濟不太景氣的城市來說,會展業務的誘惑力更大,它被當地政府當成刺激當地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個手段。為了吸引會展生意,很多城市會加大在額外便利設施上的投資,如不少地方配建了由政府出資的會展飯店。
3 英國行業協會自律有約束力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擁有倫敦、伯明翰、格拉斯哥、愛丁堡等國際著名會展城市的英國便有意建立與金融服務、旅游業、創意產業、節日經濟、建筑業等產業的多層次平臺,將會展業打造成促進英國各主要產業發展的紐帶。目前英國所有行業協會下都建立了會展業的聯系單位,英國金融城、旅游局、創業園及各種節日經濟都把會展作為其重要的推介手段。
現在,英國會展業主要依靠行業協會來實現自律管理。英國的各類展覽服務單位,包括展覽組織、展覽場地和配套服務公司均有行規,由各自的協會組織制定,對會員起指導和約束作用。例如英國展覽服務商協會規定,任何會員施工單位不能因為和客戶發生糾紛而中途停止服務,從而影響用戶正常展出。而展覽組織者協會則規定會員單位發布的展覽會統計數字、展覽會介紹必須真實、準確,不能夸大貿易效果,不得誤導參展公司和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