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業處于最好的發展機遇期。”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袁再青日前在南京舉辦的2019年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年會暨中國會展經濟(南京)論壇(以下簡稱中國會展年會)上指出,會展業正在順應新經濟發展趨勢,通過跨界和資源整合實現自身的賦能。
以“新生態 新動能 高質量” 為主題的本次中國會展年會吸引了來自24個省市的會展管理機構、17個省市行業協會、273個會展相關企業、112所會展院校的700多位代表,創歷屆年會參會代表之最。可以看出,會展業界對新生態發展趨勢極為關注。
與會權威人士表示,中國會展業不僅整體向好,且在區域戰略布局、產業精準定位上出現了逐層發展的清晰化路徑。
會展業進入黃金時期
“我國會展業進入了穩定的發展黃金時期。”據袁再青介紹,根據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統計顯示,2018年中國展覽數量超過1萬場,同比增長5%。同比辦展數量持續增長,展會規模仍在增加,但均出現放緩趨勢。值得關注的是,會展活動的質量明顯上升。
袁再青認為,我國會展業新動能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從會展業的新定位中發掘新動能;二是從國家新戰略中獲得新動能。如“一帶一路”倡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經濟帶等重大機遇,都將為會展業帶來新動能;三是從新經濟中獲得新動能;四是從新科技中獲得新動能。
“‘中國軍團’成為國際知名展會的主要參展‘軍團’之一。”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明介紹說,近年來,企業對市場推廣意愿在增強,也倒逼展覽形式創新加快,展覽全球化進程加快。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經濟學院院長劉大可認為,過去十年,隨著物質消費的升級,服務消費正逐步興起。
區域會展產業升級
“會展業的發展對城市化水平具有重要的帶動作用。”南京市副市長胡洪在中國會展年會上表示,當前,南京正圍繞“創新名城、美麗古都”的發展愿景,積極促進會展業與“4+4+1”主導產業融合發展,按照“一主導產業、一知名會展”的思路優化布局,未來南京“一核三區”的城市會展業新布局將加速形成。同時,南京正在加快會展業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進程,健全服務體系,努力營造環境,打造具有特色的會展品牌,吸引更多的會展企業、更好的會展項目落戶南京,建設會展業高端平臺,促進行業間深度交流,引發業界更多的新思考。
據南京市貿促會黨組書記何小慶介紹,到2020年,南京將初步形成以河西新城國際博覽中心場館建設為核心,同步推進江北新區、南京綜合保稅區與祿口空港、南部新城等區域結合發展的“一核三區”會展城市新格局,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齊全、運轉更加有效,在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創新名城建設中起到有力的促進作用。
對此,國際展覽業協會(UFI)名譽主席、全國會展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陳先進表示,近年來,南京在推動會展業發展方面動作頻頻,令南京會展業躋身第一梯隊,獲得領先地位。
產地辦展優勢凸顯
“與傳統展會‘招展最難’不同,中國泵與電機展‘招展最易’,每屆展會前啟動24小時,展位全部被訂滿已成為常態。”浙江溫嶺國際會展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祥標坦言,與一些展會客戶流失率高達70%不同,中國泵與電機展的參展企業基本上都是10年以上的穩定客戶。
據陳祥標介紹,目前,浙江溫嶺的泵與電機生產企業已超過3000家,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在全國各地建有銷售網點1萬多個,在全國市場占有率達60%,年產值400多億元,占溫嶺規模經濟總量的25%。此外,溫嶺的泵與電機營銷網絡已覆蓋美國、歐洲、非洲等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泵與電機展在產生強大互動共贏效應、獲得優質資源、增加就業機會的同時,還直接推動了溫嶺產業轉型和經濟結構優化。”陳祥標表示,溫嶺的中國泵與電機展實現了“會展+產業”產業生態融合的發展路徑。據介紹,根據發展規劃,溫嶺將創建“泵業智造小鎮”,打造首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未來,溫嶺將延伸會展產業鏈條,加速創新業態集聚。
知情人士表示,于2007年創辦的中國泵與電機展,開幕時間是每年的農歷正月初七。不僅其舉辦檔期有因時特色,其以業興展、以展促業、 互為反哺的發展模式也為產業會展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借鑒。
據悉,中國泵與電機展連續三年被列入商務部引導支持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