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濟,在最艱難的時刻共同作為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儲祥銀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簡稱“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人們生活和工作產生了嚴重影響。與旅游業一樣,以人員流動與集結為主要特征的會展業首當其沖地成為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之一。
在這樣的時刻,我們有必要客觀、全面地分析疫情對我們會展業的實際影響。我認為,新冠疫情對會展行業的影響帶有階段性、結構性的特征,困難和影響是難免的,但卻是暫時的,中國會展業的發展前景仍然看好。
新冠疫情對會展業的近期影響客觀存在,顯而易見;中期,恢復性增長可以預期,疫情防御取得勝利,四月底世衛組織評估解禁,5月以后,直至年底,中國境內展將會出現反彈,實現恢復性增長,部分彌補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而遭受的損失。
長期來看,會展業發展的前提是宏觀經濟、產業和市場總體發展態勢。中國經濟穩步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化,產業結構優化不斷取得新進展,市場規模和吸引力日漸提升,為會展業發展提供了豐厚的物質載體和經濟基礎,中國會展業長期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態勢可以期待。
會展業是一個有機的聯合體。行業主管部門、中介組織、產業鏈各環節企事業單位、會展企事業單位團體與員工,同乘一條船,同一個目標,共同為中國會展事業發展而努力奮斗。困難面前,我們會展人需要同舟共濟,齊心協力、心往一起想,勁往一起使,主動出擊,積極行動,共克時艱。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政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會展政府主管部門、行業中介組織、企業市場主體主動出擊,積極投身抗擊新冠疫情戰斗,為會展業戰勝疫情、恢復發展而想方設法、創造條件,努力奪取抗擊新冠疫情的勝利,盡早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工作秩序。
一. 政府主管部門在部署
政府會展主管部門應當將會展行業疫情應對納入自己的議事日程,主動關注、關心會展行業,深入了解行業、企業發展的難點和重點問題,積極想方設法,精準施策,幫助企業切實解決難題,幫助行業提振士氣、堅定信心,讓企業感到溫暖,讓行業看到希望;深入研究和制定疫后恢復發展的多種預案,為災后重建、恢復發展奠定基礎。
黨中央、國務院,各級政府部門紛紛采取行動,至今已出臺了不少應對疫情的重大舉措,為戰勝疫情、振奮精神、應對困難、緩解企業損失發揮了重要作用。2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安排部署了疫情防控工作,明確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建立企業應對疫情專項幫扶機制,紓解企業特別是民營、小微企業困難。通過減免國有物業房租、下調貸款利率、延期還本付息、完善稅收減免政策等,實施臨時性支持措施。
國家金融、財政、稅收主管部門出臺了應對疫情的優惠財政、金融、稅收政策,商務部、貿促會推出了一些應對疫情的具體措施;商務部組織六大商會全力做好出具不可抗力證明、法律咨詢、參展協調、供需對接等相關服務。
商務部服貿司加強疫情對會展、服務貿易影響的調查研究,積極研究探討穩定、扶助會展業發展的政策舉措;上海、北京、天津等眾多省、市和城市地方政府已出臺了一系列應對疫情的政策措施,更多政府主管部門的政策舉措即將出臺。
商務部辦公廳在2月11日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優化涉外經濟技術展行政服務事項的通知》(點擊閱讀https://mp.weixin.qq.com/s/pDpcC34YZA8HKfUg0Mu1Vg),通知明確涉外經濟技術展行政許可事項全面推行“不見面”無紙化審批,通知特別要求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加強與展覽業重點聯系企業的聯系溝通,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及時掌握并妥善處置企業反饋的困難和有關問題,重大問題要及時上報。要積極協調地方公安、市場監管、衛生健康、財政等有關部門,結合地方疫情防控和展覽業工作實際研究出臺政策舉措,給予展覽企業特殊時期的政策支持和服務,指導幫扶企業降低損失、渡過難關。
北京市2月3日、2月6日連續出臺應對新冠疫情的政策措施,而且都將會展業列入重點扶助領域。北京市《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促進中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從以下三大方面支持中小企業,共渡疫情難關。
1.減輕中小微企業負擔——停征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中小微企業房租、為經營困難企業辦理延期納稅、補貼小微企業研發成本、緩解疫情造成的突出影響;
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進一步增加信貸投放、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拓寬直接融資渠道、提高融資便捷性、優化融資擔保服務、加強創新型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
3.保障企業正常生產運營——實施援企穩崗政策、促進就業困難群體就業、保障企業正常安全生產需求、加大政府采購和中小微企業購買產品服務支持力度、精心做好企業服務。
北京市的這些舉措較為切合實際,針對性較強,較為到位和有效。據北京市財政局測算,這些措施出臺,涉及資金70億元人民幣,會展企業可以從中獲益。
二. 會展行業組織在協調
會展行業組織要積極配合政府、團結企業,下情上達、上情下達,聯系、溝通、協調、自律是行業組織的基本職責和功能。困難時期,行業組織更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行業組織需要加強調查研究,了解企業心聲,了解企業面臨的困難,反映企業訴求;了解行業動態、趨勢、發展難點、重點,幫助政府出謀劃策,提出政策建議;
另一方面,需要組織業內企業嚴格執行政府法令,積極參與抗擊疫情戰斗,開展有效方式和途徑,振奮行業精神,增強企業信心,謀劃新發展。
主動配合政府主管部門,會展行業組織已經積極行動起來。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中國展覽館協會分別發出了積極應對疫情的倡議,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協助商務部服貿司進行了全國會展疫情影響與應對的調查研究;中國展覽館協會組織對會員企業的調查,編制了調查報告。
上海、杭州等一批城市會展行業協會先后發出了倡議,廣州、深圳、成都、蘇州、鄭州等很多城市行業中介組織發起了疫情會展影響調查,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杭州、西安、長沙組織了線上交流、互動,贏得了業界的普遍關注和好評,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廣東組展企業協會推出“學習強業”系列講座,浙江省國際會議展覽業協會會同浙大城市學院會展與品牌傳播研究所聯合推出“專家大咖齊謀劃,望聞問切渡難關”專題活動,在業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類似的精彩活動還有更多。
三. 會展市場主體在行動
由于疫情肆虐和抗擊疫情所采取的各項舉措,所有人員流動受到限制,各類集聚活動遭到禁止,一切會展活動全部停辦或推遲舉辦,會展企業運營陷于停滯,收入減少,甚至斷流,租金、水電、人員工資等費用支出依舊,入不敷出,資金流斷線成為業界企業普遍擔憂的問題。企業面臨的壓力巨大,困難重重。然而,我們會展企業應當服從和顧全大局,克服困難,響應國家號召,按照中央、地方政府統一指令,積極投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去。
產業鏈各環節主辦、場館、服務企業要精誠合作,擱置紛爭,共度難關;企業內各部門需恪盡職守,加強協作,補臺擔當;非常時期,企業與員工要同心協力,企業盡量不裁員、少裁員,員工體諒企業困難,協商解決好假期延長、業務停滯期間的薪酬待遇問題,共度難關。
企業要盡可能利用現代技術,加強線上交流合作,維護客戶關系,進行業務推廣、蓄勢以待;加強學習,建立學習型團隊,提高整體素質和水平,發揮業務專長,為社會和行業做出積極貢獻。
會展市場主體在行動。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4日發布《關于疫情防控期間做好進口博覽會相關籌備工作的通告》(點擊閱讀https://mp.weixin.qq.com/s/YKhV4CKs24z2X3IHoJCnCQ),將通過電話、視頻通訊、郵件等非接觸方式積極展開第三屆進口博覽會的籌備,同時,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將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進行封閉管理。
會展上市公司米奧蘭特積極研究開發純在線數字展覽,讓中國企業不出國門參加國際展會;西安遠華研發推出“疫情采集匯總系統”,天津商業大學、上海外經貿大學、浙大城市學院等學校推出線上微課程,供會展學生、社會各界上網學習。
不少會展企業積極參與抗擊疫情戰斗,發動捐款、捐物,更多企業利用非常時機,謀劃戰略轉型,策劃新的發展。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在當前的嚴峻形勢下,我們需要堅定信念,增強信心;客觀分析,積極應對;化危為機,謀取更長遠的發展。會展人,精誠團結,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會展人,作艱苦的準備,做更多的謀劃,抓住機遇,蓄勢待發,全面迎接會展業復蘇與恢復性增長。
信息來源:明說生態會展 202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