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上線的三個層次
因爆發(fā)新冠肺炎疫,全球展會從今年2月至今基本停擺。
為復工復產和活躍貿易,在創(chuàng)新號召下,線上展覽成為國內業(yè)者的熱門話題。上周,本人以《線上展覽 為何做不出來》為題發(fā)表看法,引起了一些關注。然此文并未說明本人對于經貿展覽如何上線的認識,現作文再談。
中國展覽上線領先全球
線即互聯網。人們所說的上線,就是把信息放到互聯網上。
由于彎道超車的功效,中國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技術在國際上呈現后來居上的態(tài)勢。在此背景下,中國經貿展覽的上線水平一直在國際上領先。這一點,展覽大國的老外都是承認的。而且,中國會展業(yè)者探索上線的種種努力,在國際上無出其右者。
廣義而言,近二十年來,中國的經貿展覽沒有不上線的,只是上線水平不能一概而論。
展覽上線的三個層次
以我觀察,中國經貿展覽的上線狀況大體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
利用互聯網搜集客商信息。
利用網絡媒體發(fā)布展會信息,招攬客戶,如百度排名搜索。
在互聯網上創(chuàng)建自媒體,包括官方網站、博客、微博、微信公眾號(甚至抖音),用以發(fā)布展會信息。
利用及時通訊工具如手機短信、QQ、微信,聯系客戶。
第二層次
生產新聞內容,通過自媒體(主要是官方微信公眾號、網站)傳播行業(yè)及展會信息,借以增強獲客能力和客戶粘度。
采用定制軟件管理展會項目的客商數據和經營數據。
采用網絡智能技術,在展會現場用于觀眾登記及相關服務。
第三層次
挖掘客商數據價值,為展會+會議+活動+媒體+協(xié)會的融合發(fā)展提供信息支撐。
在互聯網上創(chuàng)建與展會主題相關聯的商貿平臺,為展會客商乃至行業(yè)客商提供包括產品展示、企業(yè)路演、貿易洽談和貨品交易的線上服務。
以上三個層次,有人稱之為1.0版、2.0版和3.0版。這種稱謂符合互聯網思維。
鑒于每個層次之間的技術配置有所交叉,又有1.5版、2.5版之說。
展覽上線水平的分析
總的看,國內經貿展覽上線的層次有高低,融入互聯網的程度有深淺。
大量的小微型展覽(展覽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下)處于第一層次(1.0版)。
中大型展覽(展覽面積3-5萬平方米為中型,5萬平方米以上為大型,10萬平方米及其以上為超大型)處于第二層次(2.0版)。國內外具有品牌影響力的專業(yè)展在其中發(fā)揮典范作用。
而處于第三層次的展覽不多,能夠在互聯網上創(chuàng)建商貿平臺的就更少(據我所知,能夠長期維護運營的不到10個)。
展覽上線的基本看法
對于展覽上線,本人有如下觀點,請同仁指教。
1、國內經貿展覽均已觸網上線,但水平不一。在國內外具有品牌影響力的中大型專業(yè)展(其數量在500-800個),是中國經貿展覽上線水平的主流代表。
2、線下展覽是展覽業(yè)的基礎,沒有線下展覽則行業(yè)無存。根據人類社交的需求和經貿展覽的商業(yè)模式,線上展覽不可能替代線下展覽。
3、展覽上線旨在服務于線下展覽,其功能集中于市場營銷、信息集成、業(yè)務溝通和便利服務四方面。
4、線下展覽與互聯網的融合必將日益深化。但以線下展覽的功能與商業(yè)模式為對照,線上展覽尚無成功案例。新冠肺炎疫情促使線上展覽進入新一輪的探索期。今年6月舉辦的網上廣交會,將是洞察此輪探索成效的一大看點。
5、提高展覽上線的層次,即向2.5版或3.0版迭代,重點是挖掘客商數據價值,為展會+會議+活動+媒體+協(xié)會的融合發(fā)展提供信息支撐。
6、探索展覽上線,需要人才、資金、技術三方面的密集投入。而在互聯網上創(chuàng)建與展會主題相關的商貿平臺,投入巨大,國內失敗案例不少。缺乏經濟實力和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的主辦方,不可輕率嘗試。
信息來源:張凡的會展洞察 202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