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據說話!看“線下展會”的堅守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最近會展圈展開了一場關于“線上展會”的世紀大討論,各種關于“線上展會”的好壞褒貶、開啟方式、發展前景等話題更是層出不窮。
今日,不談“線上展會”!讓我們一起回歸會展經濟的本質——“線下展會”!
問起近期的“線下展會”如何?絕大多數會展人都會四個字應答:“延期舉辦”,真的都是這樣嗎?讓我們一起看看“線下展會”都是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吧。
ExpoSCM通過網絡公開渠道,共采集近1000條國內外“線下展會”的相關信息(截止2020年4月27日),根據已獲知展會信息,分析分享一下當下“線下展會”的“三特征”。
不言放棄:延期舉辦占絕對多數,僅不到一成明確取消
86%的展會在疫情之下選擇了延期舉辦,同時受困于展會所屬行業疫情影響,舉辦規模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9%的展會明確取消;還有5%的展會選擇線上、如期、分拆、合并等其他方式。
言出必行:明確時間占絕對多數,極少數出現多次改期
明確延期舉辦的展會中,75%的展會已明確延期時間,19%的展會尚未明確舉辦時間,6%的展會由于前期公布時間較早,對疫情結束期預判失誤等因素導致頻繁更改舉辦時間。
馬太效應:明確取消的展會,美國數量最多、其次是德國和中國
37%的明確取消展會舉辦地為美國,20%為德國、18%為中國,10%為日本,15%為其他國家及地區。明確取消展會的數量與舉辦地會展行業發達程度和受疫情影響程度成正比,例如:明確取消展會數量較多,美國、德國和中國既是國際公認會展行業發達的國家,同時也是本次疫情影響較重的國家。
據歐洲展覽業聯盟(EEIA)發布的調查顯示,歐洲取消或推遲的展覽數量已超過220個,包括西班牙電信展、漢諾威工業展、日內瓦表展、日內瓦車展等知名展會。日內瓦車展主辦公司說,瑞士政府將第90屆日內瓦車展直接取消,是一次重大打擊。然而共性之外,條條大路通羅馬。不言棄的中國會展人,用自己的行動,因城施策、因地制宜,將一條條坎坷蹊徑辟為康莊大道!
蹊徑一:不變應萬變
展會案例:2020湖南汽車展覽會暨長沙市首屆汽車消費節
無需贅言,會展人都知道。不受外力影響,如期舉辦的本屆展會除了吸引眾多熱情的長沙市民,更已成為全會展行業所期待的“先行展”,已有多地會業內人士組團到現場觀摩!
蹊徑二:合并穩規模
為了將疫情影響降低,確保既有展會規模穩中有升,組展人也是各出奇招。
(一)一年兩屆或多屆舉辦的中大型展會,則選擇與下半年既定展會合并。
展會案例:第83屆全國藥品交易會、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2020·春)
(二)選擇跨區域與新開下半年展會合并舉辦的情況。
展會案例: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春季)與首屆大灣區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
(三)一年一屆的各行業年度盛會,也出現了部分將2020年展會延期與2021年展會合并舉辦的情況。
展會案例:2020年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農用化學品及植保展覽會
蹊徑三:分拆更精準
展會案例:第二十九屆上海國際酒店及餐飲業博覽會
也有一些展會選擇了分拆延期舉辦的方式,將原有超大規模展會,分拆為若干個更精準受眾的中小型展會獨立舉辦。
蹊徑四:求同共發展
合作案例:四川德納展覽有限公司與成都華展眾志展覽展示有限公司
西南區域廣告標識行業極具影響力的兩家專業主辦機構,在競爭中產生合作,在危難時強強聯手。未來,雙方將優勢互補、資源對接,繼續深耕廣告產業,努力促進廣告產業展會快速發展。
綜合上述“線下展會”的“三特征”和“六蹊徑”,結合會展經濟本質來看,在此提出以下兩點拙見,為各位同仁拋磚。
觀點一:對于大型規模以上展會,從常態化疫情防控和觀眾觀展體驗角度,分拆舉辦無疑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可根據展會自有特性和發展需要,按照區域、行業或時間等多重維度進行合理化分拆,在保有原展會總體規模的情況下,“化綜為專、化大為小”,從而大大降低展會疫情防控風險、提升觀眾觀展舒適度、提高展會自身專業程度。
觀點二:借用十九世紀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一句名話:“We have no eternal allies, and we have no perpetual enemies. Our interests are eternal and perpetual, and those interests it is our duty to follow(沒有永遠的朋友,僅有永遠的利益)”。國家之間亦如此,更何況當今的同一行業;越是危急時刻,越需要抱團活著!
信息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20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