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展業重啟到了很好的時機
當前全球會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都處于暫停狀態,國內的復展形勢、復展速度要比國外來的更快,會展業重啟到了很好的機會。這是UFI名譽主席、全國會展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上海市會展協會黨委書記陳先進在日前中國經濟網主辦的“創新展會服務,驅動產業重啟”的中經網會上指出的。
陳先進說,疫情發生以來,展覽業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被動的接受。疫情加上中國春節假期,會展業按下了暫停鍵;第二個階段是無奈的等待;從四月底開始,國內會展業進入了第三個階段,在開始有為的工作。業界看到了重啟的希望。
分析國內外會展形勢,國內復展速度正在逐步恢復
陳先進指出,從全球展覽形勢來看,全球的會展幾乎全部停了下來,最近有幾家大的展覽上市公司向社會公布了一些公司的情況,特別是第一大展覽組展公司英富曼專門向股東發表了報告,講了新冠病毒對整個公司的影響,具體分析了它在美國、歐洲、亞洲等地碰到了很大的困難,從目前來看,全球會展的形勢現在還是很不樂觀,幾乎沒有看到希望。
“英富曼的報告中對中國的展覽業還是表示了信心,沒有一個國家和地區像我們在舉辦大型展覽或中小型的展覽活動。”陳先進說,特別是全國兩會時間已經確定,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號,并且是非常好的信號,從這個消息來看,國內的展覽業復展形勢在向好轉變,復展的速度要比全球來的更快。而且“2020湖南汽車展覽會暨長沙市首屆汽車消費節”于4月30日-5月5日舉辦,這對實體展的復展是一個很好的帶動。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嚴格防控下,我國下半年會展業應該可以逐步恢復了,對整個形勢的判斷來說,國內的復展形勢、復展速度要比全球來的好,來的更快。
會展業重啟到了很好的機會
“現在會展業重啟,到一個很好的機會。”陳先進強調,展覽公司、服務公司的重啟要腳踏實地做籌備和考慮。因為只有能夠提出讓政府領導感到放心、感到滿意,讓他們知道面對的防控問題及困難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政府才能夠更好支持,幫助復展。針對會展業重啟,各地會展辦、行業協會在防控的基礎上正在展開。
全國各地會展辦、會展局等在做實體會展重啟的工作中,除了關注防疫措施的具體手段外,從商務部《通知》提到的創新,創新不能僅用觀眾人數越多,展覽規模越大的標準來衡量,從未來的發展趨勢來看,特別是B2B展覽會恢復,展會更注重專業觀眾的質量、參展商和專業進行交流洽談整體效果,這是值得行業去思考并研究的方向。
疫情期間,讓會展界更多的去思考線上展會、云展會應該怎么做?長期以來,會展業特別是展覽業,一直被認為創新驅動力不夠強。“我也經常說,100多年來的展會還是個攤位,還是規定地點,創新不夠。”陳先進說,現在,大家已經有很多形式,創新的想法也很多,這對行業來說是好事。現在需要考慮的是,線上與線下展會在相輔相成的同時也要思考線上展會怎樣形成商業模式。如何確保線上展會可持續的發展。是以市場為導向,還是要靠市場來進行資源的配置?這一點,可能是未來要思考的重大問題。
思考會展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疫情確實給會展業上了一課,讓會展界客觀去看會展業及其所服務的產業。陳先進說,會展業并不是作為一個獨立于服務產業而存在的,只有服務的產業發展,會展業才能夠有發展的基礎,才能成為有源頭的活水。回歸會展業,會展業的本質是一個平臺,是為產業服務的。
從各地復工復產的政策來看,發布的政策更多是與會展業相關的,比如旅游業、餐飲業,而針對會展業的關注還是比較少。旅游業、餐飲業對整個經濟的帶動作用與會展業是有差別的。陳先進強調,如果沒有其他這些產業合作、協作,會展業單打獨斗的話,力量是有限的,所以,要強調一下會展業的本質是一個平臺,是為產業服務的。會展界應該認識到行業的地位,行業的影響。
信息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20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