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議會展公司跨界轉行,但伍方會議這么做
除了死扛、轉行(哪怕臨時的轉行),沒別的了?
一場疫情引發的思與變。
杭州伍方會議服務有限公司,一家有代表性的傳統會展服務商,對疫情、企業運營和將來的一些真實想法。
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給很多行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相信同樣身為會展行業從業者的你與筆者感受一樣,都是在聽到大年二十九的武漢封城的新聞后不寒而栗,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這樣一場對于會展行業生存的大考,任何一家公司都會覺得“如臨大敵”,卻又無可奈何。
同樣的境遇,同樣的問題,這張考卷無可避免地發給了筆者的公司——伍方會議。
杭州是伍方會議發展的基點。杭州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的中心腹地,歷來以民營經濟作為經濟支柱,也讓伍方在過往發展中享受到了經濟活躍帶來的紅利。疫情到來,民營經濟受挫嚴重,優勢并沒有成為加分項,反倒讓伍方有了一個更難的“起點”。伍方會議面對與全國各地同行一樣的困境,重壓之下,如何破局,我們一直在思考、探索。
疫情帶給我們的有煎熬、有焦慮,在預測疫情帶來的變化之前,不得不捫心自問幾個問題。
筆者結合自身的思考與外界變化,分享給同行們,希望一起探討
活下去!活下去!
疫情影響之下企業能堅持多久?
任何一家公司走到今天,都是通過不斷的努力與積累,負重前行到今天,所以每個人都是經歷過“苦日子”的,而挺過這段艱辛的時期,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家還有多少米可以下鍋,才能合理分配未來一段時間的資源。
企業的資金是否安全,現金流是否充沛,是企業能在疫情期間堅持下去的頭等大事,當然也成為了會展企業需要找到自身突破口的“倒計時”。
會展行業短期之內無法快速復蘇,這個行業多以小微企業居多,如果不能繼續“造血”,那賬上現金很可能就快要用完了。現有現金流能讓這個企業維持多長時間的“生存”,是不能回避的問題
不管開源還是節流,都需要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所以當你對自己的企業發問時,盤點企業資金、減少不必要開支、在保障生存的前提下發一份“合理”的工資等等,都將成為你節流的必要手段,因為只有堅持更長的時間,就是對自己公司小伙伴及行業上下游其他企業的負責。所以找到突破的優先事項是能保證企業資金的持續供給。
不建議“跨界”,但伍方選擇這么做
疫情帶來了什么機會與影響?
丘吉爾曾說過的“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被很多人在疫情期間多次引用。雖然當初丘吉爾說這句話的社會環境跟今天大相徑庭,但是仍然適用于當下的會展行業。
“永遠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丘吉爾
疫情對于文化、旅游、商業服務等第三產業都造成很大的打擊,很多同業都轉行做了副業以求生存, “云會議”、視頻會議、會議直播成為了熱門,難道傳統的會展業真的要停擺了嗎?
當然不是。
并非是疫情沒有留給行業機會,而是你愿不愿意真正地去思考其中的機會點以及解決方案。
筆者并不推薦會展企業在此時“跨界”到其他領域,用自己的劣勢去爭取已經被該領域強勢企業占據的市場,反倒要利用原有的優勢、現有團隊和積累起來的資源,開展與主營會展業務演化出來的相關業務,這可能更為合適,且更加穩妥,風險更小,再投入成本也會很低,同時可以利用行業多年渠道及人脈積累進行扶持。
基于這些思考,除了原有的主營業務以外,伍方選擇了進入會展行業教育板塊,面向社會開展會展執行能力提升培訓,同時內部利用這次疫情帶來的難得的機會,對ERP系統、CRM系統以及內部管理制度等方面進行自我升級,未雨綢繆,蓄力未來。
面對疫情對自己企業帶來的影響,需要正確認識和分析,不能過分悲觀的“放棄治療”,同時也不能盲目樂觀的“坐吃山空”, 這時耳邊應該響起毛主席的那句經典語錄,“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把影響排序,并一一找出方法應對和解決。
長期主義過時了嗎
疫情當下,為什么要堅持?
我們進入這個行業時,都是抱著要做一番事業的心態投身于會展這個行業,而在這時你面臨的最大考驗也源于此。
在這場沒有“終場時間”的疫情侵襲之下,如果你的“初心”已經動搖,那么你可能會馬上停止資金支出,關門大吉,從而放棄這個行業以求自保。
當然這也是一種選擇。
但是筆者仍然與很多同行一樣,還是心存希望,在等待未來會展行業盡快回暖。在截稿時,國家已經發布了相關政策,逐步開放了會展行業,但是解封之后行業的恢復還是漫長的,所以選擇堅持就需要有“長期主義”的決心,作為企業堅持下去的源動力。
顧名思義,長期主義就是一種持續地、長期地守住目標的行為模式。在疫情出現之前,長期主義這個詞開始進入到商業領域,無法說這是不是一個專業詞匯,但是以美團王興為代表,的確有很多企業家在踐行著這個主義。
在這個時候,如果你仍然不想放棄,那么請你再次確認這就是你自己和團隊要長期堅持的。
強化自身的“拳頭”產品
行業大洗牌之下如何立足?
會展業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生意可以忽略不計,大家都寄希望于第四季度,但是很多同行仍然無法繼續堅持已經是在所難免,而且這并不只出現于會展行業,受到疫情嚴重沖擊的其他行業,如旅游、餐飲、線下娛樂,都普遍存在企業關門的情況。
那么在已經來臨的大洗牌之際,找到屬于會展企業的行業立足點就尤為重要。
筆者認為,想要不被行業淘汰,就必須有自身優勢業務。疫情沒有到來之前,很多人都忙于應對業務,無法對自身優勢進行梳理,而這時正是一個好的時機。未來的社會分工會越來越精細化,會展行業亦是如此,所以更應該明確自身的“拳頭”產品,并在此時加以強化,成為疫情當下的立足點。
比如重新梳理公司定位、明確服務對象的需求及體驗者的用戶畫像等方式。伍方也是借助疫情的窗口期,以“專注參會者體驗”作為企業定位,立足于現場執行,著力提升參會者更好的體驗和滿意度。
在好光景下,當討論這些問題時,得到的都是積極且正面的回復,甚至行業討論很少涉及這些問題。但疫情之下,能清晰客觀正面的回答這些問題的企業,相信都已經開始打一場有準備的戰役。
這場由疫情引發的思考與變革已經在悄悄地改變著會展行業。
期待疫情盡快結束,行業盡快復蘇,希望我們仍然能繼續同行。
信息來源:會展BEN 20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