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步伐逐漸加快,作為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西安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十一五”期間西安展會規模穩步擴張,品牌展會不斷涌現。那么,在“十二五”期間,西安會展業發展有哪些重點規劃,發展的目標又是什么?近日,西安市會展業發展辦公室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汪濤接受了中國經濟網記者的專訪。
中國經濟網:“十一五”剛剛過去,請您介紹在這一期間西安會展業的發展情況。
汪濤:“十一五”期間,西安會展業發展迅速,展會數量和規模穩步擴大,行業地位初步確立,呈現出專業化、國際化和品牌化的發展趨勢。西安市連續5年獲得“優秀會展城市”、“最佳會展城市”等殊榮,業已成為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會展城市。
在這一時期,隨著市場的日臻成熟和政府的大力推動,展會規模逐漸從地方性小型展銷會發展到全國性大型展會,從土特產、工業品、服裝等發展到旅游、高新技術、裝備制造等50多個領域,累計舉辦規模以上展會664個,會展業年均增長20%以上,新增就業崗位15.11萬個,創造社會綜合經濟效益375.18億元。
“十一五”期間西安會展產業地位已初步確立,實現了展會規模穩步擴張。
品牌展會不斷壯大涌現,辦展主體日趨專業。2005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三屆的歐亞經濟論壇,極大地提升了西安作為會展目的地城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中國民營企業科技產品博覽會等一批全國性知名展會永久落戶西安,西部裝備制造業博覽會、西安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等一批自主品牌展會迅速成長,不僅使西安會展產業總量不斷擴大,也增強了會展產業發展后勁。目前,西安擁有專業展覽公司和經營范圍包含展覽業務的公司1363家,其中長年開展會展業務的大型展覽公司40多家,會展企業的不斷涌現,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得益于會展活動逐步引入市場化競爭機制,企業正逐步成為市場主體。
政策體系逐步建立、不斷完善,會展發展環境日益優化。西安相繼出臺了《西安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會展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西安市會展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制定了會展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在優化會展環境、培育品牌展會、完善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營造了更加寬松的會展環境。
中國經濟網:西安會展業發展相較其他會展城市有哪些優勢?如今在轉變發展方式上面又面臨哪些困難?
汪濤:西安發展會展業有著諸多的比較優勢:首先,西安地處中國的地理中心,區位優勢得天獨厚,貫通南北,東聯西進,是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
其次,西安是歷史文化名城和國際旅游城市,兵馬俑、大明宮遺址公園等為代表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對參展參會客商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使得西安擁有了具有舉辦各類大型國際性會議、展覽的獨特優勢,不可復制,不可替代。
再次,不斷發展的西安,城市配套設施和服務功能也在不斷完善中,這都為西安建設區域性國際會展中心提供了有力的基礎條件。西安交通便捷,通信發達,作為聯接東西部的重要交通樞紐,西安已形成了以航空、鐵路、公路、地鐵為主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特別是國際港務區的建立,使西安向區域性商貿、物流基地的目標進一步邁進,大大提升了舉辦大型國際會展活動的承載能力。
還有一點尤為重要,國務院頒布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提出建設以西安為中心的會展經濟為西安會展業的發展帶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同時,中央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后印發的中發11號文件將歐亞經濟論壇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這都為西安會展業的發展方位的確立以及空間布局繪就了藍圖,指明了方向,使西安會展業發展有了更大的依托平臺。
伴隨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步伐的加快,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對外開放度不斷擴大,歷史文化資源的挖掘與保護,城市戰略地位、城市影響力及城市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為會展業發展構建更為廣闊的空間。
當然我們認識和把握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困難,需要我們深入分析、冷靜思考,沉著應對。一是西安會展業發展的主要方式仍是數量擴張,專業化水平還不高,有競爭力的會展企業發育不足,會展業的專業人才培養尚欠缺,會展秩序仍待規范。二是會展在經營方式上仍為粗放型,會展業結構不盡合理,行業創新能力總體不足。因此,“十二五”期間,我們將以推進會展業的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從數量擴張向數量與質量共同提高轉變,大力培育精品會展項目,提升會展產業整體水平,增強會展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會展業的可持續式發展。
中國經濟網:兩年一屆的歐亞經濟論壇今年將在西安召開,目前,這項活動的準備情況如何?都做了哪些工作?今年世園會在西安召開,您如何看待世園會對西安會展業發展的推動作用?
汪濤:去年7月初,中央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后下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中發〔2010〕11號)中明確提出“辦好歐亞經濟論壇,促進中西部地區互動合作和對外開放,實現互利共贏”。歐亞經濟論壇在服務于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已成為中西部地區加快向西開放進程、擴大對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和有效渠道。
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2011歐亞經濟論壇,市政府召開了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籌備工作,各籌備工作緊張有序開展。4月中旬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岳華峰、副市長黃海清率隊專程赴京拜訪有關部委和國際組織,協調推進2011歐亞經濟論壇籌備工作,各相關方面均表示將全力支持協助論壇工作。
2011歐亞經濟論壇擬定于今年9月中下旬舉辦,論壇主題經征求多方意見確定為“創新歐亞合作,共享轉型機遇”,著重探討在世界經濟格局加速變革、各國經濟加快轉型的關鍵時刻,歐亞各國政府、企業如何搶抓經濟轉型、發展方式轉變的契機,創新合作領域、合作理念、合作模式及合作載體,分享轉型機遇,實現以創新促合作、以合作促轉型、以轉型促發展的目標,共同開創歐亞地區的美好未來。論壇擬設開幕式暨全體大會和金融、能源、海關、教育、旅游、文化六個平行分會,以及上海合作組織成就展、生態安全主題研討會、世園會―歐亞經濟論壇周等系列主題活動。
西安世園會已盛大開園,這是一次世界性的花卉、園藝、建筑特色博覽盛事。西安世園會作為建國以來西安所舉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一次世界性、國際級盛會,它對會展業的發展當然起到不言而喻的推動作用。具體表現在:首先提升了國際性會展活動的申辦和承辦能力。世園會的規模之大,難度之高,加之在西安第一次舉辦,都可謂西安會展業發展歷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將為西安市在申辦、組織、承辦國際性會展活動方面積累很多寶貴的經驗。其次對于西安市發展會展業的環境起到一定的促進。召開世園會對城市基礎設施的完善,城市整體風貌的改善,公眾個人素質的提升等等,都可以說為西安市的會展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再次西安世園會的舉辦,必將使西安區域性國際會展中心的地位進一步突出,使“華夏故都、山水之城”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內容進一步豐富,有力地拉動西安乃至西部地區會展、旅游、創意等產業的發展,為宣傳生態文明、提升國家形象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經濟網:如今會展業界十分看好西安會展業的發展,那么西安市政府對本地會展業發展有哪些政策、資金上的扶持?
汪濤:西安市政府在09年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會展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配套制定了《西安會展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通過這些政策的制定與貫徹執行,會展業投資發展的軟環境得到很大的改善,激發了會展企業辦展的積極性。吸引了社會資金、人才等要素向會展產業流動。
今年,會展業發展專項資金的獎勵工作已經進入申報階段了,我們將在總結2010年度會展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經驗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宏觀導向和激勵作用,進一步做優展會、做強企業、做大產業,大力提升會展業綜合競爭力,充分發揮專項資金在西安市會展業向市場化、聚集化、國際化發展過程中的關鍵作用,以及在擴張會展產業規模、提升會展產業水平過程中的杠桿作用,從而充分發揮會展業的強輻射和帶動作用,為西安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經濟網:作為會展人,您是如何理解會展與城市營銷?如何看待主流網絡媒體對城市品牌和城市會展品牌的宣傳作用?
汪濤:會展業的產業特點使其本身就具有“強大的產業聯動、經濟輻射、城市營銷的功能”。城市營銷就是通過樹立城市獨特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全面發揮城市整體功能,從而滿足政府、企業和公眾的需求的一個過程,會展恰好是通過它對城市的三個獨特的效應來實現這個過程的,聚集效應、名片效應、宣傳效應,會展業通過對人氣、效益的聚集,通過搭建宣傳城市形象的有效載體,對城市進行更好的宣傳來實現城市營銷的功能。
而且這種促進作用是相互的,城市的發展也在促進著會展業的發展與提升,例如,深厚的城市文化、良好的基礎設施都能為會展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環境,會展業再通過產業的發展把當地的文化特色、旅游資源、科技水平、經濟發展等展示于世人面前,使城市得到有效地宣傳。會展與城市共同促進、共同發展,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生活品質和城市整體形象,提高了主辦城市的知名度,強化了城市品牌的塑造,這就是很好的城市營銷。
我們也非常重視通過媒體對城市形象以及西安會展業的宣傳,相信通過這種良性互動,城市知名度、會展業競爭力等都會有新的發展。
中國經濟網: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請您談談西安會展業在“十二五”期間有哪些重點的規劃?西安會展業的發展目標是什么?
汪濤:西安市“十二五”時期發展會展業的總體思路是:以構建區域性國際性會展中心為目標,以“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品牌化”為導向,全面實施規劃先導、產業聚集、園區支撐、品牌引領戰略,通過整合資源、分類指導、市場運作、多元發,調整優化會展布局,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健全會展產業體系,大力提升會展產業綜合競爭力。
具體來講就是,在空間布局上一是要完善以曲江國際會展中心為核心的曲江國際會展產業園區、以綠地筆克國際會展中心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產業展覽展示區、以陜西國際會展中心為核心的消費類商品展覽展銷區、以大唐西市為核心的文化類產品展覽展銷區和西咸國際專業會展區等五大會展聚集區。二是要規劃建設國際會議園區、歐亞經濟論壇綜合園區兩大國際會議園區。三是各區縣依托自身區位、資源、產業優勢,發展特色節會活動,形成一區縣一節會的節會板塊。
在產業布局上,要依托五區一港兩基地和五大主導產業,培育各類專業性展會,形成“一區縣一節會、一產業一品牌、一園區一平臺”的大會展產業發展格局。按照西安城市“九宮格局”、“一城多心”架構和城市功能分區,挖掘城市資源,大力發展歷史文化類、文物古跡類、民俗風情類、戶外運動類、文教科研類、體育賽事類、汽車、醫藥類、軍工產品類特色展會。
我們的總體目標是,到2015年,西安每年舉辦規模以上會展活動將達到150個以上,展會成交額年均增長25%以上,社會綜合經濟效益年均增長20%。將會展產業打造成為極富增長性和極具競爭性的現代服務業先導產業,初步建成立足大關中、帶動大西北、輻射大歐亞的區域性國際會展中心,以西安為中心的會展經濟圈初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