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從此中國改革開放又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1)在全國會展經濟熱潮中各級政府辦展會積極性大增
從2002年開始,各級政府辦展會積極性大增,又陸續涌現出一批大型的由政府主導的展會項目。
2002年由國家計委、外經貿部、中國貿促會、遼寧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遼寧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遼寧省科學技術廳、遼寧省外事辦公室協辦的“中國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簡稱“制博會”)在沈陽開辦。這是薄熙來從大連市委書記升任遼寧省省長以后立即啟動籌備的政府展會項目,并獲得了成功。
同年,原有的義烏小商品博覽會升格為由外經貿部、中國貿促會、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商業聯合會共同主辦的國家級的“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簡稱“義博會”)。此外,得到外經貿部、中國貿促會支持,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國際日用消費品博覽會”(簡稱“消博會”)在2002年在寧波開辦。由外經貿部和青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青島家電產品博覽會”也開始創辦。
2003年由農業部主辦的“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簡稱“農博會”)在北京舉辦。農業部表示,這是要打造像廣交會那樣的農產品專業性交易會。
同年,由山東省人民政府主辦,得到外經貿部、中國商業聯合會支持的“中國食品博覽會”在青島開始舉辦。以后,全國各地政府主辦的食品博覽會項目逐漸多起來。
同年,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西部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也簡稱“西部制博會”)。在西安開始舉辦(春季)。
2004年廣州市人民政府和商務部對外貿易中心聯合舉辦了“廣州博覽會”。這是對“廣交會”的重要補充,兼有內外貿的功能。同年,經國務院批準,“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簡稱“小博會”)開始在廣州舉辦。它是由信息產業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中國銀監會、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此外,廣東省順德市政府也開始主辦“國際家電展覽會”。
2005年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又開始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在成都的“中國西部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也簡稱“西部制博會”,但在秋季)。
2006年由商務部和中部六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簡稱“中博會”)開始在湖南長沙開始舉辦。以后就在中部六省省會城市輪流舉辦。
2007年適逢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為此,自治區政府主辦了盛大的成就展覽會并配套組織了一批專業性的展覽會。
2008年又適逢寧夏自治區成立50周年。為此,自治區政府也主辦了盛大的成就展覽會和一批專業性展覽會。
(2)配合國家外交戰略陸續舉辦兩個重要政府展會項目
其一是,2004年開始舉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簡稱“東博會”)。它是由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倡議,由中國和東盟10國經貿主管部門及東盟秘書處共同主辦,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承辦的國家級、國際性經貿交流盛會,每年在廣西南寧舉辦。博覽會以“促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共享合作與發展機遇”為宗旨,涵蓋商品貿易、投資合作和服務貿易三大內容,是中國與東盟擴大商貿合作的新平臺。
其二是,2005年開始舉辦的“中國吉林-東北亞投資貿易博覽會”(簡稱“東北亞博覽會”)。它是由商務部、發改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東北亞博覽會秘書處(吉林省博覽事務局)、吉林省商務廳、吉林省經濟技術合作局、吉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吉林省外事辦公室、長春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國家級展會項目。
(3)文化產業的興起帶動了與文化產業的相關政府型展會
隨著黨的了十六大正式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入黨章,先進文化和文化生產力、文化產業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為此,一批文化產業的相關政府型展會相繼誕生。
“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簡稱“文博會”)是由文化部、商務部、國家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中國貿促會、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由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深圳出版發行集團公司、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有限公司承辦的國家級文化產業博覽交易盛會;自2005年開始舉辦,每年5月在深圳舉行。
“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博覽會”(簡稱“義烏文博會”)由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傳媒機構管理司、新聞出版總署出版產業發展司、浙江省文化廳、浙江省新聞出版局、浙江省廣播電視局、浙江省文化產業促進會聯合主辦,商務部服務貿易司支持,中共義烏市委、義烏市人民政府承辦。“義烏文博會”創辦于2006年,是目前國內文體行業唯一的外貿主導型展會。
“中國西部(西安)文化產業博覽會”(簡稱“西部文博會”)由國家文化部、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陜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重慶、甘肅、廣西、貴州、青海、四川、西藏、云南、新疆、內蒙古、寧夏11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協辦;從2005年起先后在成都、呼和浩特舉辦,后定點在西安。
“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簡稱“北京文博會”)是經國務院批準,由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辦,北京市委宣傳部等26個委辦局協辦,北京市貿促會承辦的大型國際文化創意產業盛會;于2006年開始在北京舉辦。
此外,全國各地還有若干由省級政府主辦的文化產業博覽會。譬如:遼寧省人民政府主辦的“東北地區文化產業博覽會”(簡稱“東北文博會”),山東省人民政府主辦的“山東省文化產業博覽會” (簡稱“山東文博會”)等。
(4)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政府型展會發揮重要作用
基建投資、出口貿易和內需消費是拉動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可是多年來,三駕馬車的前兩駕跑得很快,而作為內需消費的這駕馬車卻有些跟不上去。于是,積極拉動內需消費就成為近年來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重點。而2008年下半年開始顯現的國際金融危機既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困難,也給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帶來契機。
經貿類展覽會一向被人們稱為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和晴雨表。事實上,上述的“三駕馬車”往往也對應著三類不同類型的展覽會。基建投資需要大量國內外的材料設備和新技術新投資,于是就有各種專業性國際來華展覽會或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出口貿易需要眾多的進口客商與會洽談,于是在國內舉辦出口交易會或出國參加展覽會就成為促進出口的重要手段;而各級政府在這方面正在發揮出重要的組織和領導作用。
2008年12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搞活流通擴大消費20項具體措施》。因為其中就包括了“大力促進節假日和會展消費”這樣的內容。該文件還明確指出,2009年元旦、春節期間,在全國大中城市組織零售和服務業企業開展“佳節購物季”等活動。
接著,我們要積極落實商務部2009年2月4日發出的《商務部關于抓好2009年商貿會展促進消費有關工作的意見》。該文件提出了“引導支持品牌展會,帶動相關行業消費;豐富節慶展銷活動,擴大商品消費;開展特色餐飲等活動,促進服務消費;密切供需,強化促進效應;完善服務,強化消費帶動效應;創新手段,強化消費擴展效應;規范秩序,優化會展消費環境;轉變職能,做好會展引導與服務工作”等八項措施。在該文件附件中還列舉出商務部2009年在內貿領域引導支持的26個品牌展會的名單。這具有很強的示范性。
2009年5月日商務部辦公廳又下發通知,確定于2009年5月1日至11月30日在全國范圍內舉辦“擴大消費、創新生活”為主題的促消費系列活動。包括:利用節假日大力開展購物節、旅游節、文化節、嘉年華等活動;擴大會展消費,引導支持重點展會,促進品牌和老字號產品走向全國等。
此外,商務部還為在2009年第105屆廣交會期間做好國內采購商的邀請工作,并由相關部領導出面邀請國內各大型百貨公司、連鎖超市、商業集團到會。這也是具有一定指導意義的。
此外,連續四年舉辦的中國中部投資貿易洽談會也加強了對國內的展銷活動。廣東省等沿海省份政府代表團都帶來大量國內市場需求的商品,大大豐富了“中博會”的展出內容。以上這資額在當前經濟形勢下無疑竇具有標志性的意義。
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中國產品出口受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由此造成大量出口貨物積壓。這些貨物中有相當大比例是輕工日用品,可以直接面對國內銷售。由此,南京、大連等一些城市政府已經開始積極組織外貿商品的出口轉內銷專門展覽會,以促成國內的批發與零售。商務部流通促進中心也積極舉辦中國外貿商品、臺港資企業商品內銷展覽會,并將在全國幾個城市中巡展。此外,首屆廣東外商投資企業產品內銷展覽會(外博會)也于6月18日在東莞舉行。
另外,大連的展會3天吸引6萬人,銷售達1000萬元,簽訂128項銷售合同;東莞“外博會”更是在會上達成500多億元的成交。商務部兩個副部長和廣東省委書記、省長都到場視察。為此,廣東省為“外博會”特別撥付了幾千萬元的資助。
(5)政府主導型展會項目改革呼聲漸起遂開始改革探索
隨著全國政府主導型展會項目數量日漸增加,影響日漸擴大,政府主導型展會的一些問題也日漸暴露。為此,政府主導型展會項目改革呼聲漸起遂開始改革探索。目前,改革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一些案例:
北京科博會——論壇壇組織工作實行外包;
沈陽制博會——進行中外合資和國內股份公司的探索;
深圳高交會——分出兩個專業性展覽會;
中國工博會——與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進行合作;
深圳文博會——成立專業化的項目公司;
廈門臺交會——從綜合展轉為專業展……
目前,已經提出的政府主導型展會改革目標是:“四化”、“三效”,即:實現“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信息化”和提高“效率、效果、效益”。
其可采取的發展路徑就是,通過政府發包購買服務的方式向具體承辦展會的市場主體支付費用,監督使用,使其具體操辦具體政府主導型展會項目。